充电桩、停车库以及充电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15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停车库以及充电控制装置。其中,该充电桩包括: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能的电能转换装置;驱动充电桩移动的行走部件;驱动行走部件行走的行走电机,以及为行走电机供能的供能模块;其中,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数量有限的充电桩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停车库以及充电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桩、停车库以及充电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与日俱增的汽车数量与有限的停车位之间的矛盾日益深化。针对此问题,立体停车设备被认为是解决各大城市停车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进入大众生活,而电动汽车充电难题也一直困扰其发展。并且,在相关技术中,随着电动汽车充电数量的快速增长,而且充电桩的成本较高,因此,数量有限的充电桩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的需求。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停车库以及充电控制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数量有限的充电桩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的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能的电能转换装置;驱动所述充电桩移动的行走部件;驱动所述行走部件行走的行走电机,以及为所述行走电机供能的供能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可选地,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弹性插头,其中,所述弹性插头在所述充电桩移动到需要充电的所述电动汽车所处位置时,从所述充电桩上用于存放所述弹性插头位置弹出。可选地,所述行走部件与所述充电桩移动的轨道配套,所述行走部件与所述充电桩移动的轨道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或者滚动摩擦。可选地,所述充电桩的形状为圆柱形。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停车库,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与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停车库所包括的停车位充电的移动轨迹对应的停车位充电线路,为所述电动汽车提供停车位置的停车位,将所述电动汽车停到停车位的停车板,所述停车板上有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口,所述停车位充电线路与所述停车位对应的位置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桩通过与充电接头和所述充电口的连接,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可选地,所述停车库为立体停车库。可选地,所述立体停车库为圆塔型立体车库。可选地,所述圆塔型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停车楼层,所述圆塔型立体车库的中间是升降井道,所述停车位围绕所述升降井道放置。可选地,所述至少两层停车楼层划分为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楼层和不提供充电的普通停车楼层,所述圆塔型立体车库的底层设置有至少两个车辆出入口。可选地,所述圆塔型立体车库的充电楼层安装有用于所述充电桩移动的环形滑轨。可选地,所述环形滑轨采用凹槽结构,其中,所述凹槽结构的内外分别布置所述停车位充电线路和为所述停车库系统供电的系统供电线。可选地,所述停车库的外表面安装有吸收太阳能的光伏玻璃,其中,所述光伏玻璃通过吸收太阳能,并将所述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为所述停车库供能。根据本技术的还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为存入停车库的电动汽车分配充电桩的充电指令,其中,所述停车库设置的所述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充电指令,向分配的充电桩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分配的所述充电桩移动到所述电动汽车的停车位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方式,通过充电桩的移动,达到了小量充电桩为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节省成本,提高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数量有限的充电桩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桩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充电控制装置的发送模块34的优选结构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充电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36的优选结构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充电控制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一;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充电控制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二;图8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停车库平面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结合移动充电桩系统的圆塔型立体车库结构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停车充电系统的结构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充电系统运行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桩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充电桩包括: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能的电能转换装置11;驱动充电桩移动的行走部件12;驱动行走部件行走的行走电机13,以及为行走电机供能的供能模块14;其中,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通过上述充电桩,采用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方式,通过充电桩的移动,达到了小量充电桩为大量电动汽车充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节省成本,提高充电效率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数量有限的充电桩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的技术问题。通过把原来固定的充电桩设置成可移动式的结构,在充电桩内部集成一套包含电能转换装置(AC/DC)11,行走电机13和为行走电机供能的小功率蓄电池(即上述供能模块14)的综合系统,通过充电桩自身运动,满足多个充电车位的充电需求,不必为每个停车位单独配备充电桩,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大大减少充电桩投入成本。可选地,在充电桩上可以设置有弹性插头,其中,该弹性插头在充电桩移动到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所处位置时,从充电桩上用于存放弹性插头位置弹出。通过该弹性插头的设计,有效地实现了连接的自动性。可选地,该行走部件的设计可以多种多样,为实现充电桩移动的方便快捷,可以设计行走部件使得行走部件行走时的摩擦尽量小,例如,可以设计成行走部件与充电桩移动的轨道配套,其中,行走部件与充电桩移动的轨道配套为行走部件与充电桩移动的轨道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能的电能转换装置;驱动所述充电桩移动的行走部件;驱动所述行走部件行走的行走电机,以及为所述行走电机供能的供能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能的电能转换装置;驱动所述充电桩移动的行走部件;驱动所述行走部件行走的行走电机,以及为所述行走电机供能的供能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桩通过自身运动的方式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弹性插头,其中,所述弹性插头在所述充电桩移动到需要充电的所述电动汽车所处位置时,从所述充电桩上用于存放所述弹性插头位置弹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件与所述充电桩移动的轨道配套,所述行走部件与所述充电桩移动的轨道之间的摩擦为滑动摩擦或者滚动摩擦。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的形状为圆柱形。5.一种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桩,与所述充电桩为所述停车库所包括的停车位充电的移动轨迹对应的停车位充电线路,为所述电动汽车提供停车位置的停车位,将所述电动汽车停到停车位的停车板,所述停车板上有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口,所述停车位充电线路与所述停车位对应的位置设有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桩通过与充电接头和所述充电口的连接,为所述电动汽车充电。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库为立体停车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维雄宋泽琳雷龙刘晋鸿余朝湖徐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