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70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由尾气破坏系统(1)、密封盖板(2)、除沫系统(3)、出水堰(4)、装置壁(5)、穿孔整流板I(6)、穿孔整流板II(7)、穿孔整流板III(8)、臭氧曝气系统(9)、H2O2投加系统(10)、过硫酸钠投加系统(11)、进水管(12)、罩板(13)、隔板I(14)、隔板II(15)、隔板III(16)、隔板IV(17)、出水管(18)组成,所述尾气破坏系统(1)、密封盖板(2)、除沫系统(3)位于装置顶部;穿孔整流板位于装置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色度、COD 和毒性,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最终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处理方法简单,成本低且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水色度深、COD高、毒性大,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应对困境,近年来,持续严格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相继颁布实施,这给企业造成极大环保压力,因此对工业废水的色度、COD和毒性进行深度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公知的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存在污泥产量大、运行费用高、运行稳定性差、二次污染风险高、操作复杂,难以获得普遍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去除工业废水中毒性、COD和色度的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该装置由尾气破坏系统、密封盖板、除沫系统、出水堰、装置壁、穿孔整流板I、穿孔整流板II、穿孔整流板III、臭氧曝气系统、H2O2投加系统、过硫酸钠投加系统、进水管、罩板、隔板I、隔板II、隔板III、隔板IV、出水管组成,所述尾气破坏系统、密封盖板、除沫系统位于装置顶部;穿孔整流板I、穿孔整流板II、穿孔整流板III位于装置中部;其下部的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尾气破坏系统(1)、密封盖板(2)、除沫系统(3)、出水堰(4)、装置壁(5)、穿孔整流板I(6)、穿孔整流板II(7)、穿孔整流板III(8)、臭氧曝气系统(9)、H2O2投加系统(10)、过硫酸钠投加系统(11)、进水管(12)、罩板(13)、隔板I(14)、隔板II(15)、隔板III(16)、隔板IV(17)、出水管(18)组成,所述尾气破坏系统(1)、密封盖板(2)、除沫系统(3)位于装置顶部;穿孔整流板I(6)、穿孔整流板II(7)、穿孔整流板III(8)位于装置中部;其下部的罩板(13)和隔板I(14)所围成的区域为快速反应区;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尾气破坏系统(1)、密封盖板(2)、除沫系统(3)、出水堰(4)、装置壁(5)、穿孔整流板I(6)、穿孔整流板II(7)、穿孔整流板III(8)、臭氧曝气系统(9)、H2O2投加系统(10)、过硫酸钠投加系统(11)、进水管(12)、罩板(13)、隔板I(14)、隔板II(15)、隔板III(16)、隔板IV(17)、出水管(18)组成,所述尾气破坏系统(1)、密封盖板(2)、除沫系统(3)位于装置顶部;穿孔整流板I(6)、穿孔整流板II(7)、穿孔整流板III(8)位于装置中部;其下部的罩板(13)和隔板I(14)所围成的区域为快速反应区;所述罩板(13)、隔板I(14)、装置壁(5)和出水堰(4)所围成的区域为慢速反应区,所述快速反应区与慢速反应区相连通;所述进水管(12)设置在装置的最底部,过硫酸钠投加系统(11)放置于进水管(12)的上方,H2O2投加系统(10)放置于过硫酸钠投加系统(11)的上方,臭氧曝气系统(9)放置于H2O2投加系统(1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反应区内设有隔板II(15)、隔板III(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民魏玉江王双曹雪周舒昕王得楷李卓然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