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374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本体,所述搅拌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脚,搅拌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搅拌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套设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搅拌机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上表面放置有电机,固定座的一侧红设有第二支撑柱,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柱的外表面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柱的外部。该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具有进料效率高和送料履带进料时不会造成堵塞的优点,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
,具体为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按照表观密度的大小可分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轻质混凝土,这三种混凝土不同之处就是骨料的不同。在对混凝土加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机是必不可少的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但是目前的混凝土搅拌机进料效率低,进料时容易造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它具有进料效率高和进料时不会造成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混凝土搅拌机进料效率低,进料时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本体,所述搅拌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脚,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搅拌机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本体(1),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脚(2),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的内圈套设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7),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上表面放置有电机(9),所述固定座(8)的一侧红设有第二支撑柱(10),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1),所述第二转动杆(11)远离电机(9)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式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机本体(1),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脚(2),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进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5),所述第一轴承(5)的内圈套设有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一转动杆(6)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一齿轮(7),所述搅拌机本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的上表面放置有电机(9),所述固定座(8)的一侧红设有第二支撑柱(10),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1),所述第二转动杆(11)远离电机(9)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柱(10)的外表面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柱(10)的外部,所述第二转动杆(11)的外表面与第二支撑柱(10)相接触处套设有第二轴承(12),所述第二转动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的外表面套设有送料履带(14),所述送料履带(1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盛料斗(15),所述送料履带(14)远离第二齿轮(13)的一端套设在第一齿轮(7)的外表面,所述第二支撑柱(10)靠近搅拌机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三支撑柱(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聪
申请(专利权)人:泗洪县庄联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