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拱桥节段式生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拱桥节段式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基础建设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多,尤其是桥梁项目,而桥梁建设的技术大多采用实现搭好支架,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这一方式对于人力和物力产生极大的浪费,根据儿童积木的方式,我们采用节段式拼接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节段式的拼接有利于后期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拱桥节段式生产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拱桥节段式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机身,所述固定机身内设置有一搅拌空间,所述搅拌空间内部转动设置有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轴体上侧固定设置有一搅拌叶片,且所述搅拌轴轴体下侧固定设置有一螺纹叶片,所述搅拌空间的上端壁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搅拌空间的上端壁和第一锥齿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一切换空间,所述切换空间内部设置有一左右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拱桥节段式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机身,所述固定机身内设置有一搅拌空间,所述搅拌空间内部转动设置有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轴体上侧固定设置有一搅拌叶片,且所述搅拌轴轴体下侧固定设置有一螺纹叶片,所述搅拌空间的上端壁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搅拌空间的上端壁和第一锥齿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一切换空间,所述切换空间内部设置有一左右对称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固定套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后端面和切换空间的前后端壁转动式连接,且所述转动轮彼此转动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拱桥节段式生产装置,包括固定机身,所述固定机身内设置有一搅拌空间,所述搅拌空间内部转动设置有一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轴体上侧固定设置有一搅拌叶片,且所述搅拌轴轴体下侧固定设置有一螺纹叶片,所述搅拌空间的上端壁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过搅拌空间的上端壁和第一锥齿轮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一切换空间,所述切换空间内部设置有一左右对称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固定套接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后端面和切换空间的前后端壁转动式连接,且所述转动轮彼此转动连接有一摩擦带,所述摩擦带上侧设置有一挤压装置,所述切换空间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一驱动空间,所述驱动空间的后端壁固定设置有一驱动电机,左侧所述驱动轴的后端穿过切换空间的后端壁和驱动电机的前端动力连接,且左侧所述驱动轴的前端穿过切换空间的前端壁和第二锥齿轮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空间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一物料空间,所述物料空间内部设置有一隔断板,所述物料空间的上端壁连通设置有一左右对称的下料管道,所述下料管道内部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物料空间前端壁的下侧位置连通设置有一左右对称的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远离物料空间的一端和搅拌空间的后端壁连通设置,所述第一齿轮腔的右端壁内部设置有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二齿轮腔内部右侧设置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后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右侧所述驱动轴的前端穿过切换空间的前端壁和第四锥齿轮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腔的右端壁内部设置有一滑动空间,所述滑动空间的右端壁转动式连接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左端穿过滑动空间的左端壁和第三锥齿轮的右端面固定连接,且所述转动轴的轴体上螺纹套接有一滑动块,所述滑动空间的下端壁左侧位置连通设置有一升降空间,所述滑动块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位于升降空间内,所述固定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动力空间,所述动力空间的下端壁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下的升降滑槽,所述动力空间的上端壁固定设置有一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下端动力连接有一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下端穿过动力空间的下端壁套接有一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位于升降滑槽内,且所述升降套筒的上端左右侧对称设置有一限位块,所述升降滑槽的柱形壁和限位块对应设置有一限位滑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滑槽内,所述升降套筒的下端穿过开口固定连接有一夹持装置,所述升降空间的下端壁内部设置有一输送空间,所述输送空间和升降空间相连通,且所述输送空间内部设置有一左右对称的第一滚动筒,所述第一滚动筒彼此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一输送带,且所述第一滚动筒固定套接有一回转轴,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端面摩擦设置有一成型箱,所述成型箱的内部设置有一开口向上的成型空间,右侧所述回转轴的前后端面和输送空间的前后端壁转动式连接,左侧所述回转轴的前端和输送空间的前端壁转动式连接,所述输送空间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第三齿轮腔,所述第三齿轮腔内部设置有一前后对称的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有第六锥齿轮,左侧所述回转轴的后端穿过输送空间的后端壁和前侧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腔的后端壁内部设置有一马达空间,所述马达空间的后端壁固定设置有一马达,所述马达的前端动力连接有一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前端穿过马达空间的前端壁和后侧所述第五锥齿轮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马达空间的右端壁内部设置有一传送空间,所述传送空间和输送空间相连通,所述传送空间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滚动筒,所述第二滚动筒固定套接有一从动轴,且所述第二固定筒彼此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输送带,前侧所述从动轴的左端穿过传送空间的左端壁和第六锥齿轮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所述传送空间的右端壁内部设置有一能源室,所述能源室的左端壁固定设置有一能源机,所述能源室的右端壁内部设置有一传动空间,所述传动空间内部设置有一前后对称的第三滚动筒,所述第三滚动筒固定套接有一输出轴,且所述第三滚动筒彼此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三输送带,后侧所述输出轴的左端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婷,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企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