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锁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门锁
,具体为一种门锁定机构。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人们对安全越来越重视,所以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扰,刚刚出门的时候门反锁了吗,好像没锁诶,再回去看看!等回到家发现门早已锁好,白白浪费了一些时间,这里设计了一种具备关门自动反锁功能的新型门锁定机构,能够消除人们离开家时还在纠结家中的门是否反锁的困扰,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兼具短时间离家不自锁功能,满足人们生活中对门锁的各种需求,因此本专利技术一种门锁定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实用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定机构,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门锁定机构,包括装置主体,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门锁装置,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开锁装置,所述门锁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内固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轴心处固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工作腔前后侧内壁内固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扭力弹簧,所述装置主体前后端上对称设置有门锁块,所述第一转轴前后端延伸穿过所述装置主体和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门锁装置,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开锁装置,所述门锁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内固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轴心处固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工作腔前后侧内壁内固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扭力弹簧,所述装置主体前后端上对称设置有门锁块,所述第一转轴前后端延伸穿过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门锁块固设有门把手,所述第一直齿轮下端啮合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轴心处固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工作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工作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门锁装置,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开锁装置,所述门锁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腔内固设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轴心处固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工作腔前后侧内壁内固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扭力弹簧,所述装置主体前后端上对称设置有门锁块,所述第一转轴前后端延伸穿过所述装置主体和所述门锁块固设有门把手,所述第一直齿轮下端啮合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轴心处固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工作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二工作腔,所述第二工作腔下侧内壁上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块上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二直齿轮下端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二工作腔右侧内壁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块右端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工作腔上下侧内壁偏左侧位置处固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工作块左端固设有可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滑动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工作块左端内固设有第三工作腔,所述第三工作腔内固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工作腔右侧内壁上固设有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右端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块左端固设有延伸穿过所述装置主体至外界的第一金属锁头,所述第三工作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一开口向左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固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三凹槽上下侧内壁内固设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凹槽,所述第一连杆上固设有可在所述第四凹槽内左右滑动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四凹槽右侧内壁上固设有另一端所述第三限位块右端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工作腔下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四工作腔,所述第一工作块下端固设有可在所述第四工作腔内左右滑动的第二工作块,所述第三凹槽下侧内壁内内偏右侧位置处连通设置有一上下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杆配对且可上下滑动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通孔左右侧内壁内固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二连杆上固设有可在所述第五凹槽内上下滑动的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五凹槽下侧内壁上固设有上端与所述第四限位块下端固定连接的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工作腔下侧内壁内偏左侧位置处连通设置有第五工作腔,所述第五工作腔右侧内壁上最下侧位置处固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杆下侧位置处固设有与所述第五工作腔右侧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五工作腔内固设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三工作块,所述第三工作块右端最下侧位置处固设有与所述第五工作腔下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婷,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企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