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247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包括:床身水平布置,铣车工作台在床身上前后运动为Z轴运动。立柱安装在床身后部,滑鞍在立柱上左右运动实现X轴运动。摆头带动主轴在滑鞍上下运动实现Y轴运动。摆头绕X轴运动为A轴运动。铣车工作台绕Y轴运动实现B轴运动。X轴、Y轴、Z轴、A轴与B轴联动可实现面向航发类零件的高效切削加工,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外圆内孔及端面的车、铣、钻孔等特征的加工。床身左侧布置有刀库及换刀机械手,实现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提高生产效率。床身为中间后排屑结构。此结构适合对铝合金航发类零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有利于上下料的实现及大切削的排屑,满足对铝合金航发类零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卧式五轴加工中心为两个旋转轴都在主轴端的双摆头结构或主轴端和工作台端各布置一个旋转轴的单摆头配回转工作台结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零件的曲面加工,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的效率。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铣车B轴带动工作台实现车削功能,主轴绕X轴实现A轴运动,整机结构比较简单,主轴刚性非常好,特别适合铝合金航发类零件、圆柱件的高效、高精度加工。满足国内航空航天行业对铝合金件高效、高精度加工设备的需求。目前,卧式加工中心在转台驱动上采取一根滚珠丝杠单独驱动,使驱动力不能准确地作用在运动部件的重心,因而在高速切屑时易产生扭转趋势,引起机床的振动,使机床大件发生弯曲和变形,同时对转台的精度以及寿命都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包括:床身、立柱、Z轴导轨、铣车转台支撑座、摆头、Z轴滑块,丝母座,X轴导轨、X轴丝杠、X轴滑块、滑鞍、Y轴导轨、主轴箱、工作台、刀库、换刀机械手以及中间排屑口,所述X轴导轨包括:第一X轴导轨、第二X轴导轨、第三X轴导轨、所述X轴丝杠包括:第一X轴丝杠、第二X轴丝杠;所述床身水平设置,所述床身中间设置所述中间排屑口,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后端,且与所述床身垂直,所述Z轴导轨对称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X轴导轨、第二X轴导轨以及第三X轴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立柱的正立面,所述第一X轴丝杠设置于立柱顶端,所述第二X轴丝杠设置于所述第一X轴导轨和所述第二X轴导轨之间,所述X轴滑块设置于所述X轴导轨上,所述X轴滑块上设置所述滑鞍,所述滑鞍上设置所述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上设置所述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主轴,所述主轴绕X轴旋转实现A轴运动,所述摆头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摆头通过两个Y轴驱动电机完成Y轴运动,所述铣车转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Z轴导轨的Z轴滑块上,所述丝母座安装于Z轴丝杠的丝母上,所述铣车转台安装于所述铣车支撑座上,所述铣车转台通过力矩电机驱动绕Y轴方向运动完成B轴转动,所述床身一侧设置所述刀库和所述换刀机械手。进一步地,所述A轴驱动、所述B轴驱动均为力矩电机直驱。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为L型结构。进一步地,还包括:后排屑口,所述后排屑口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后端。本技术采用直接驱动的铣车B轴工作台,配合A轴摆头实现对工件的高效、高精、稳定的加工。铣车B轴采用力矩电机直接驱动,实现零间隙传动,高动态响应,运行平稳可靠,配合A轴及其他三直线轴运动,使航发类零件领域的典型零件加工更加高效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铣车B轴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摆头A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立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床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可以包括:床身2、立柱5、Z轴导轨10、铣车转台支撑座13、摆头箱体18、Z轴滑块14,X轴导轨、X轴丝杠、X轴滑块16、滑鞍15、Y轴导轨11、主轴箱体29、铣车工作台8、刀库34、换刀机械手29以及中间排屑口,所述X轴导轨包括:第一X轴导轨3、第二X轴导轨35、第三X轴导轨36、所述X轴丝杠包括:第一X轴丝杠7、第二X轴丝杠37;所述床身水平设置,所述床身中间设置所述中间排屑口,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后端,且与所述床身垂直,所述Z轴导轨对称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X轴导轨、第二X轴导轨以及第三X轴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立柱的正立面,所述第一X轴丝杠设置于立柱顶端,所述第二X轴丝杠设置于所述第一X轴导轨和所述第二X轴导轨之间,所述X轴滑块设置于所述X轴导轨上,所述X轴滑块上设置所述滑鞍,所述滑鞍上设置所述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上设置所述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主轴,所述主轴绕X轴旋转实现A轴运动,所述摆头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摆头通过两个Y轴驱动电机完成Y轴运动,所述铣车转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Z轴导轨的Z轴滑块上,所述丝母座安装于Z轴丝杠的丝母上,所述铣车转台安装于所述铣车支撑座上,所述铣车转台通过左侧驱动和右侧驱动同时驱动绕X轴方向运动完成B轴摆动,所述摇篮工作台绕Y轴旋转完成B轴运动,所述床身一侧设置所述刀库34和所述换刀机械手20。具体而言,水平设置的床身2及与其垂直设置的立柱5。床身2上左右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Z轴导轨10,铣车B轴21安装于Z轴导轨10的滑块上,铣车B轴21在Z轴两个伺服电机6的驱动下,沿着Z轴导轨10前后运动。立柱5布置在床身2后端部上侧,X轴导轨平行布置于立柱5的正立面,X轴丝杠分别设置在第一X轴导轨3、第二X轴导轨35以及第三X轴导轨36之间与立柱5的顶面,滑鞍15通过X轴滑块安装在X轴导轨上,丝母座与第一X轴丝杠7和第二X轴丝杠37的丝母分别连接,滑鞍15在X轴两个伺服电机4、9的驱动下,沿着X轴导轨左右运动。摆头18经过安装于滑鞍15上的Y轴导轨11,摆头箱体18在两个Y轴伺服电机12的驱动下,沿着Y轴导轨11上下运动,主轴19安装在摆头箱体18中,绕X轴旋转实现A轴运动。铣车B轴21绕Y轴运动实现B轴的转动,工作台8安装于铣车B轴21顶部,床身2左侧布置有刀库34及换刀机械手20部分,实现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立柱5为L型结构,抗弯抗扭。床身2中间排屑,便于切屑集中排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生产效率。床身2为中间后排屑结构,立柱5固定在床身2上,整体为L型结构,滑鞍15与主轴19等运动部件重心始终在立柱5之内,提高整体刚性。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铣车工作台部分Z轴滑座25通过下面4组滑块27与Z轴导轨高刚性相连,在双驱丝杠带动下实现进给运动。Z轴滑座25前面装有伸缩式拉罩防护22;后端装有钢板防护24;铣车工作台8通过安装在Z轴滑座25里的力矩电机驱动旋转。铣车工作台8通过调整垫26与Z轴滑座25相连,在圆周方向共有4组。调整相关几何精度后,用螺栓紧固。平衡块23保持转台转动过程的平稳性。本专利的铣车B轴工作台由Z轴的两个伺服电机驱动沿着Z轴前后运动,能够保证Z轴方向进行高速运动时不产生振动与扭曲,重心不变,运行平稳。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驱动、所述右侧驱动以及Y轴驱动为力矩电机。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A轴摆头部分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立柱、Z轴导轨、铣车转台支撑座、摆头箱体、Z轴滑块,丝母座,X轴导轨、X轴丝杠、X轴滑块、滑鞍、Y轴导轨、主轴箱、工作台、刀库、换刀机械手以及中间排屑口,所述X轴导轨包括:第一X轴导轨、第二X轴导轨、第三X轴导轨、所述X轴丝杠包括:第一X轴丝杠、第二X轴丝杠;所述床身水平设置,所述床身中间设置所述中间排屑口,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后端,且与所述床身垂直,所述Z轴导轨对称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X轴导轨、第二X轴导轨以及第三X轴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立柱的正立面,所述第一X轴丝杠设置于立柱顶端,所述第二X轴丝杠设置于所述第一X轴导轨和所述第二X轴导轨之间,所述X轴滑块设置于所述X轴导轨上,所述X轴滑块上设置所述滑鞍,所述滑鞍上设置所述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上设置所述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主轴,所述主轴绕X轴旋转实现A轴运动,所述摆头与所述主轴连接,所述摆头通过两个Y轴驱动电机双驱完成Y轴运动,所述铣车转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Z轴导轨的Z轴滑块上,所述丝母座安装于Z轴丝杠的丝母上,通过两个Z轴驱动电机双驱完成Z轴运动,所述铣车转台安装于所述铣车支撑座上,所述铣车转台通过力矩电机驱动绕Y轴方向运动完成B轴转动,所述床身一侧设置所述刀库和所述换刀机械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立柱、Z轴导轨、铣车转台支撑座、摆头箱体、Z轴滑块,丝母座,X轴导轨、X轴丝杠、X轴滑块、滑鞍、Y轴导轨、主轴箱、工作台、刀库、换刀机械手以及中间排屑口,所述X轴导轨包括:第一X轴导轨、第二X轴导轨、第三X轴导轨、所述X轴丝杠包括:第一X轴丝杠、第二X轴丝杠;所述床身水平设置,所述床身中间设置所述中间排屑口,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后端,且与所述床身垂直,所述Z轴导轨对称设置于所述床身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X轴导轨、第二X轴导轨以及第三X轴导轨平行设置于所述立柱的正立面,所述第一X轴丝杠设置于立柱顶端,所述第二X轴丝杠设置于所述第一X轴导轨和所述第二X轴导轨之间,所述X轴滑块设置于所述X轴导轨上,所述X轴滑块上设置所述滑鞍,所述滑鞍上设置所述Y轴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虎范春宏侯延星蔡春刚张传思韦志鸿李亚鹏林阳段慧强李秀敏孙永杰李荣东
申请(专利权)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