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98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包括油雾收集座、封板、排液管、对接排液管以及第二电机,油雾收集座的表面设置有油雾进入口,油雾进入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网格板,且油雾收集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封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式叶轮,且封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油雾上升孔,油雾上升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体碰撞滑流筒,液体碰撞滑流筒的内部设置有弯折攀升通道;在封板与过滤筒之间设置液体碰撞滑流筒,液体碰撞滑流筒内部空间狭小,内部的油雾结合受到的离心力在液体碰撞滑流筒内部进一步压缩呈液态,实现对油雾的气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雾回收器
,具体为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
技术介绍
金属加工指人类对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加工与运用关系十分密切,在六千多年前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能够制造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开始用陨铁制造兵器,中国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金属加工装置需借助润滑剂进行润滑处理,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工作过程决定了其油雾产生形式包含了机械、物理和物理一化学方式同时存在,为了有效地润滑、冷却和清洗,金属加工润滑剂在使用中要经历泵循环、喷雾、射流与高速旋转的刀具激烈撞击和高温蒸发等过程,长时间工作在金属加工润滑剂环境下可导致良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肺炎等)、过敏性皮肤病和恶性肿瘤,所以需借助油雾回收器进行过滤处理,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传统的油雾回收器机构简单,无法快速实现油雾的气液分离,导致过滤棉网含水量较大,影响其过滤效率,且减小其使用寿命;2.传统的油雾回收器的过滤装置为静止的,靠油雾自身的上升进行过滤,导致油雾过滤效率较低;3.传统的油雾回收器缺少有效的液体收集装置和排出结构,导致大量液态油雾聚集在油雾回收器内而影响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包括油雾收集座、封板、排液管、对接排液管以及第二电机,所述油雾收集座的表面设置有油雾进入口,所述油雾进入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网格板,且油雾收集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式叶轮,且封板的板面上设置有油雾上升孔,所述油雾上升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体碰撞滑流筒,所述液体碰撞滑流筒的内部设置有弯折攀升通道,所述弯折攀升通道与油雾上升孔相贯通,且液体碰撞滑流筒的外壁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弯折攀升通道相贯通,且封板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集液件,所述集液件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贯穿封板的板面插接在油雾收集座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对接排液管中,所述液体碰撞滑流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筒的底端,所述过滤筒设置有两个,过滤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棉网和第二过滤棉网,上侧的散气孔的外壁上设置有散气孔,上侧的过滤筒的上部设置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的下侧板面上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承载板的板面上,所述限位承载板固定连接在油雾收集座的外壁上,且搭接板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贯穿搭接板固定连接在上侧的过滤筒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油雾收集座呈圆形框体结构,油雾收集座表面的油雾进入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油雾进入口呈“十”字形排列在油雾收集座的外壁上,油雾进入口内部的阻挡网格板呈圆弧形板状结构。优选的,所述油雾上升孔呈圆孔形结构,油雾上升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油雾上升孔关于集液件对称分布,油雾上升孔上部的液体碰撞滑流筒呈两端为倾斜面的圆形柱体结构,液体碰撞滑流筒两端的倾斜面分别固定连接在封板和对接排液管的板面上。优选的,所述弯折攀升通道呈“W”形圆形柱体结构,弯折攀升通道的两端口尺寸大于弯折攀升通道的通道截面尺寸,且排液管设置在弯折攀升通道的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部分,排液管突出液体碰撞滑流筒的外壁设置。优选的,所述集液件的圆台框体结构,集液件的内侧底面呈圆弧形曲面结构,圆弧形曲面结构的中心高度大于边缘高度,集液件外壁的输液管呈“L”形圆管结构,对接排液管的管径大于输液管的管径,且对接排液管贯穿油雾收集座的外壁设置。优选的,所述过滤筒呈圆形框体结构,下侧的过滤筒直径大于上侧的过滤筒直径,第一过滤棉网和第二过滤棉网均呈圆形框体结构,第一过滤棉网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棉网的直径,上侧的过滤筒内部的第一过滤棉网和第二过滤棉网的直径小于下侧的过滤筒的内部第一过滤棉网和第二过滤棉网的直径,上侧的过滤筒插接在下侧的过滤筒中。优选的,所述立柱呈圆形柱体结构,立柱设置有多个,多个立柱等距离等大小排列在搭接板和限位承载板之间,立柱的高度等于油雾收集座、油雾上升孔以及过滤筒的高度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1.在封板与过滤筒之间设置液体碰撞滑流筒,液体碰撞滑流筒内部空间狭小,内部的油雾结合受到的离心力在液体碰撞滑流筒内部进一步压缩呈液态,实现对油雾的气液分离;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油雾回收器设置两组过滤筒、第一过滤棉网和第二过滤棉网,两组过滤筒、第一过滤棉网和第二过滤棉网错位插接,一组过滤筒、第一过滤棉网和第二过滤棉网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加速气态油雾的过滤效率;3.在封板上设置集液件,集液件外壁的输液管配合对接排液管将集液件内部的液态油雾向外排放至收集容器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油雾收集座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滤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液体碰撞滑流筒结构示意图。图中:油雾收集座1、油雾进入口2、阻挡网格板3、封板4、第一电机5、离心式叶轮6、油雾上升孔7、液体碰撞滑流筒8、排液管9、集液件10、输液管11、对接排液管12、过滤筒13、第一过滤棉网14、第二过滤棉网15、散气孔16、搭接板17、立柱18、限位承载板19、弯折攀升通道20、第二电机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包括油雾收集座1、封板4、排液管9、对接排液管12以及第二电机21,油雾收集座1的表面设置有油雾进入口2,油雾进入口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网格板3,且油雾收集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4,封板4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式叶轮6,且封板4的板面上设置有油雾上升孔7,油雾上升孔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体碰撞滑流筒8,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内部设置有弯折攀升通道20,弯折攀升通道20与油雾上升孔7相贯通,且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外壁设置有排液管9,排液管9与弯折攀升通道20相贯通,且封板4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集液件10,集液件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液管11,输液管11贯穿封板4的板面插接在油雾收集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对接排液管12中,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筒13的底端,过滤筒13设置有两个,过滤筒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棉网14和第二过滤棉网15,上侧的散气孔16的外壁上设置有散气孔16,上侧的过滤筒13的上部设置有搭接板17,搭接板17的下侧板面上固定连接有立柱18,立柱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承载板19的板面上,限位承载板19固定连接在油雾收集座1的外壁上,且搭接板1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包括油雾收集座(1)、封板(4)、排液管(9)、对接排液管(12)以及第二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收集座(1)的表面设置有油雾进入口(2),所述油雾进入口(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网格板(3),且油雾收集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4),所述封板(4)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式叶轮(6),且封板(4)的板面上设置有油雾上升孔(7),所述油雾上升孔(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体碰撞滑流筒(8),所述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内部设置有弯折攀升通道(20),所述弯折攀升通道(20)与油雾上升孔(7)相贯通,且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外壁设置有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与弯折攀升通道(20)相贯通,且封板(4)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集液件(10),所述集液件(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液管(11),所述输液管(11)贯穿封板(4)的板面插接在油雾收集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对接排液管(12)中,所述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筒(13)的底端,所述过滤筒(13)设置有两个,过滤筒(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棉网(14)和第二过滤棉网(15),上侧的散气孔(16)的外壁上设置有散气孔(16),上侧的过滤筒(13)的上部设置有搭接板(17),所述搭接板(17)的下侧板面上固定连接有立柱(18),所述立柱(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承载板(19)的板面上,所述限位承载板(19)固定连接在油雾收集座(1)的外壁上,且搭接板(1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转轴贯穿搭接板(17)固定连接在上侧的过滤筒(13)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包括油雾收集座(1)、封板(4)、排液管(9)、对接排液管(12)以及第二电机(2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收集座(1)的表面设置有油雾进入口(2),所述油雾进入口(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阻挡网格板(3),且油雾收集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封板(4),所述封板(4)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离心式叶轮(6),且封板(4)的板面上设置有油雾上升孔(7),所述油雾上升孔(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液体碰撞滑流筒(8),所述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内部设置有弯折攀升通道(20),所述弯折攀升通道(20)与油雾上升孔(7)相贯通,且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外壁设置有排液管(9),所述排液管(9)与弯折攀升通道(20)相贯通,且封板(4)的板面上固定连接有集液件(10),所述集液件(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液管(11),所述输液管(11)贯穿封板(4)的板面插接在油雾收集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对接排液管(12)中,所述液体碰撞滑流筒(8)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过滤筒(13)的底端,所述过滤筒(13)设置有两个,过滤筒(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棉网(14)和第二过滤棉网(15),上侧的散气孔(16)的外壁上设置有散气孔(16),上侧的过滤筒(13)的上部设置有搭接板(17),所述搭接板(17)的下侧板面上固定连接有立柱(18),所述立柱(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承载板(19)的板面上,所述限位承载板(19)固定连接在油雾收集座(1)的外壁上,且搭接板(17)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转轴贯穿搭接板(17)固定连接在上侧的过滤筒(13)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车间用环保型油雾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收集座(1)呈圆形框体结构,油雾收集座(1)表面的油雾进入口(2)设置有多个,多个油雾进入口(2)呈“十”字形排列在油雾收集座(1)的外壁上,油雾进入口(2)内部的阻挡网格板(3)呈圆弧形板状结构。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浩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