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965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包括抽滤瓶,隔离瓶,旋片式真空泵,布氏漏斗和废液收集桶;布氏漏斗的上端进口铺设有多层润湿定量滤纸,布氏漏斗的下端出口外壁套接有瓶塞,并通过瓶塞与抽滤瓶的瓶口密封连接;抽滤瓶的侧壁上端设有气孔,下端设有排放口;气孔通过第一硅胶管与隔离瓶连通;排放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废液收集桶连通;隔离瓶通过第三硅胶管与旋片式真空泵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金刚线切割废弃硅粉浆料的快速回收利用的难题,实现了高效回收硅粉的目的,节约了时间成本;通过隔离瓶和排放口克服了抽滤过程中的冒液倒吸问题,实现连续高效抽滤废液排放,实现抽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升实验整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伏产业金刚线切割硅片过程中,约有40%的硅材料被切割液带走以微粉浆料的形式浪费掉,这些硅粉的内部纯度很高,但由于在金刚线切割过程中硅粉表面的污染,造成回收利用的困难。如何将光伏产业中金刚线切割的高品质废料回收利用,是硅片行业亟需解决的一个行业难题。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对金刚线切割废弃硅料回收利用的方法,一种利用金刚线切割废弃浆料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具体方案是对原料采用多级高速离心分离处理,得到粒径小于100纳米的硅粉颗粒,但是该工艺使用多级离心处理获得纳米硅粉,对设备要求较高,采用的回收成本较高且产量较低;一种从金刚线切割晶硅产生的废料中回收硅料的方法,具体方案是先采用离心机离心和沉降得到硅料沉淀物,进行纯水环境下的固相漂洗,但是这种离心和自然沉降硅粉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因此急需用一种能够高效的固液分离方法或者装置。抽滤是指利用抽气泵使得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能快速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方法,常规的抽滤模式为过滤器+抽滤瓶+抽气泵,一种实验室抽滤装置,使用标有刻度的透明玻璃材质的布氏漏斗,可以直接读取滤饼的厚度,提高实验室过滤实验的效率,但是该实验装置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抽滤瓶容积较小,当用溶剂反复抽滤清洗固体粉末时,需要频繁的倒空抽滤瓶,否则会发生溶液冒出瓶口的现象,并且当滤液超过抽气口时被抽入抽气泵的抽气系统中,缩短真空泵使用寿命;一种实验室扩容缓冲罐的抽滤装置,该扩容缓冲罐的体积大大超过抽滤瓶的容积,可以容纳一次甚至多次抽滤实验产生的液体,但是该专利技术装置会占用太大的实验空间,不便于倾倒液体的后期操作。另外在光伏产业金刚线切割的废料预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添加一些反应试剂和控制反应温度来去除硅粉中的杂质元素和有机物粘污,为了高效去除包覆在微米硅粉表面的杂质元素,亟待研发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回收金刚线切割硅片产生的废料粉末抽滤的高效实验装置,克服抽滤过程中的冒液倒吸问题,实现连续高效抽滤废液排放,实现抽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升实验整体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包括抽滤瓶,隔离瓶,旋片式真空泵,布氏漏斗和废液收集桶;所述布氏漏斗的上端进口铺设有多层润湿定量滤纸,所述布氏漏斗的下端出口外壁套接有瓶塞,并通过所述瓶塞与所述抽滤瓶的瓶口密封连接,即所述布氏漏斗的下端穿过所述瓶塞进入所述抽滤瓶中;所述抽滤瓶的侧壁上端设有气孔,下端设有排放口;所述气孔通过第一硅胶管与所述隔离瓶连通;所述排放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所述废液收集桶连通;所述隔离瓶通过第三硅胶管与所述旋片式真空泵连通,所述隔离瓶起到隔离保护所述旋片式真空泵的作用。所述第一硅胶管,所述第二硅胶管和所述第三硅胶管上均设有旋塞。所述抽滤瓶为具有容积刻度线的透明玻璃抽滤瓶。所述第一硅胶管位于所述隔离瓶内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三硅胶管位于所述隔离瓶内的一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金刚线切割废弃硅粉浆料的快速回收利用的难题,实现了高效回收硅粉的目的,节约了时间成本;通过隔离瓶和排放口克服了抽滤过程中的冒液倒吸问题,实现连续高效抽滤废液排放,实现抽滤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升实验整体效率。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抽滤装置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包括抽滤瓶1,隔离瓶2,旋片式真空泵3,布氏漏斗4和废液收集桶5;所述布氏漏斗4的上端进口铺设有多层润湿定量滤纸,所述布氏漏斗4的下端出口外壁套接有瓶塞,并通过所述瓶塞与所述抽滤瓶1的瓶口密封连接;所述抽滤瓶1的侧壁上端设有气孔6,下端设有排放口7;所述气孔6通过第一硅胶管8与所述隔离瓶2连通;所述排放口7通过第二硅胶管9与所述废液收集桶5连通;所述隔离瓶2通过第三硅胶管10与所述旋片式真空泵3连通。所述第一硅胶管8,所述第二硅胶管9和所述第三硅胶管10上均设有旋塞11。所述抽滤瓶1为具有容积刻度线的透明玻璃抽滤瓶。所述第一硅胶管8位于所述隔离瓶2内的一端低于所述第三硅胶管10位于所述隔离瓶2内的一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滤瓶,隔离瓶,旋片式真空泵,布氏漏斗和废液收集桶;所述布氏漏斗的上端进口铺设有多层润湿定量滤纸,所述布氏漏斗的下端出口外壁套接有瓶塞,并通过所述瓶塞与所述抽滤瓶的瓶口密封连接;所述抽滤瓶的侧壁上端设有气孔,下端设有排放口;所述气孔通过第一硅胶管与所述隔离瓶连通;所述排放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所述废液收集桶连通;所述隔离瓶通过第三硅胶管与所述旋片式真空泵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抽滤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滤瓶,隔离瓶,旋片式真空泵,布氏漏斗和废液收集桶;所述布氏漏斗的上端进口铺设有多层润湿定量滤纸,所述布氏漏斗的下端出口外壁套接有瓶塞,并通过所述瓶塞与所述抽滤瓶的瓶口密封连接;所述抽滤瓶的侧壁上端设有气孔,下端设有排放口;所述气孔通过第一硅胶管与所述隔离瓶连通;所述排放口通过第二硅胶管与所述废液收集桶连通;所述隔离瓶通过第三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毅王凯薛冰李清琳孙健铭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