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5743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水杯和水杯盖,所述水杯由内胆和外壳组成,所述水杯底部外壳和内胆之间安设有加热器,所述内胆底部设有PH传感器,所述水杯中部外壳与内胆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杯盖里面设有紫外线杀菌灯。该水杯能将PH检测,温度检测,紫外线杀菌,加热功能完美的融合一起,同时解决了饮水的安全和水温的自由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水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21世纪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由于各种原因的环境污染,我们的水质也在变化,据现在的新闻报道,饮用不纯净的水导致犯病的频率也在上升,目前我们说用的水杯都不具备自动消毒、自动加热,以及对水杯中的水进行实时检测的能力,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所饮用的水到底符不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在每次使用水杯中的水后,也不能保证水杯中的水温和水质能是我们使用前的状况,或者放置在水杯中一段时间的水,因为温度不合适而倒掉,重新取水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例如专利号为CN206584206的一种低功耗智能水杯,只能对水杯中水的温度进行检测。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本领域人员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水杯不具备自动消毒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包括水杯和水杯盖,所述水杯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水杯还包括主控制芯片、水流传感器、紫外线杀菌灯、电池,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设在水杯盖内,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于水杯的出水口,所述水流传感器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电池连接主控制芯片。作为优选,所述水杯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所述外壳的中部与内胆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加热器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和内胆之间,所述加热器由电热丝和发热驱动电路组成,所述发热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热丝,发热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合电路,所述光耦合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作为优选,所述水杯包括PH传感器、蜂鸣器,所述PH传感器设置在内胆的里面,所述PH传感器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蜂鸣器连接主控制芯片。作为优选,所述水杯包括实时时钟、OLED液晶显示屏,所述OLED液晶显示屏设在水杯盖的顶部,所述实时时钟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OLED液晶显示屏连接主控制芯片。作为优选,所述水杯包括一个电量检测电路,所述电量检测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作为优选,所述水杯包括一个充电芯片,所述充电芯片连接电池。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杯系统的控制方法,当检测到水杯中有水流出的时候,对水杯中的水进行杀菌处理;当检测到水杯中没有水流出的时候,停止对水杯中的水进行杀菌处理。作为优选,当检测到水杯中的水温低于30℃的时候,对水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当检测到水杯中的水温高于50℃的时候,停止对水杯中的水进行加热。作为优选,当检测到水杯中的水的PH值不在6.5至9.5之间的时候进行报警提示。作为优选,水温、PH值、实时时间均显示在水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水杯内的水进行自动加热、杀菌,以及PH值检测、温度的检测,水杯中水的各方面情况都反映到OLED液晶显示屏上,并且当水杯中的谁PH值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时候蜂鸣器会报警提示,使我们日常饮水更加放心和安全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杯盖正面图;图3是水杯盖里面图;图4是高速晶振电路图;图5是低速晶振电路图;图6是复位电路图;图7是主控制芯片电路图;图8是JTAG调试电路图;图9是BOOT电路图;图10是OLED液晶显示屏电路图;图11是实时时钟晶振电路图;图12是实时时钟电路图;图13是实时时钟纽扣电池电路图;图14是温度传感器电路图;图15是PH传感器电路图;图16是紫外线杀菌电路图;图17是水流传感器电路图;图18是加热器电路图;图19是电源电路图;图20是充电器USB转换电路图;图21是充电芯片电路图;图22是电量检测电路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胆,2-外壳,3-加热器,4-PH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6-水流传感器,7-紫外线杀菌灯,8-OLED液晶显示屏,9-电热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9、图16、图17、图19所示,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水杯和水杯盖,所述水杯包括内胆和外壳2,水杯还包括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水流传感器6、紫外线杀菌灯7、电池,紫外线杀菌灯7设在水杯盖内,紫外线杀菌灯连接驱动电路,采用飞利浦紫外线杀菌灯,驱动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驱动电路采用达林顿的集成驱动电路,水流传感器6设置于水杯的出水口,水流传感器6由两个金属片构成,水流传感器6连接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电池连接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STM32F103RE给ULN2003(1-4脚)一个高电平,飞利浦紫外线杀菌灯亮起,开始杀菌;STM32F103RE给ULN2003(1-4脚)一个低电平,飞利浦紫外线杀菌灯熄灭,停止杀菌。杀菌的时间由STM32F103RE控制,当有水倒出时水流开关闭合,STM32F103RE得到一个低电平,判断水杯杯内与外界空气结合,是否开启杀菌灯,在刚倒入水的时候杀菌灯开启时间是10分钟,在倒出水时,因为会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接触,那么水杯里面就会有微生物,此时杀菌灯就会开发,维持两分钟时间,在没有识别到水流进和流出,杀菌灯开启1分钟,关闭1小时。本实施例中,通过主控制芯片和水流传感器来控制水杯自动对杯内的水消毒,是日常饮水更加安全。实施例二如图1至图9、图14、图16至图19所示,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水杯和水杯盖,所述水杯包括内胆和外壳2,水杯还包括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水流传感器6、紫外线杀菌灯7、电池,紫外线杀菌灯7设在水杯盖内,紫外线杀菌灯连接驱动电路,采用飞利浦紫外线杀菌灯,驱动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驱动电路采用达林顿的集成驱动电路,水流传感器6设置于水杯的出水口,水流传感器6由两个金属片构成,水流传感器6连接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电池连接主控制芯片STM32F103RE,STM32F103RE给ULN2003(1-4脚)一个高电平,飞利浦紫外线杀菌灯亮起,开始杀菌;STM32F103RE给ULN2003(1-4脚)一个低电平,飞利浦紫外线杀菌灯熄灭,停止杀菌。杀菌的时间由STM32F103RE控制,当有水倒出时水流开关闭合,STM32F103RE得到一个低电平,判断水杯杯内与外界空气结合,是否开启杀菌灯,在倒出水时,因为会与外界的空气进行接触,那么水杯里面就会有微生物,此时杀菌灯就会开发,维持两分钟时间,在没有识别到水流进和流出,杀菌灯开启1分钟,关闭1小时,水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外壳的中部与内胆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主控制芯片,加热器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和内胆之间,加热器由电热丝和发热驱动电路组成,发热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热丝,发热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合电路,光耦合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当水温低到30℃加热器开始对水进行加热,水温达到50℃以上加热器停止加热。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能够识别水杯中水的温度,根据水温自动控制加热器加热或者停止加热,避免了喝冷水或者倒掉冷水而浪费水,也避免了水太烫倒出的时候烫伤。实施例三如图1至图9、图14至图19所示,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水杯和水杯盖,所述水杯包括内胆和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杯和水杯盖,所述水杯包括内胆(1)和外壳(2),所述水杯还包括主控制芯片、水流传感器(6)、紫外线杀菌灯(7)、电池,所述紫外线杀菌灯(7)设在水杯盖内,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水流传感器(6)设置于水杯的出水口,所述水流传感器(6)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电池连接主控制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杯和水杯盖,所述水杯包括内胆(1)和外壳(2),所述水杯还包括主控制芯片、水流传感器(6)、紫外线杀菌灯(7)、电池,所述紫外线杀菌灯(7)设在水杯盖内,所述紫外线杀菌灯连接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水流传感器(6)设置于水杯的出水口,所述水流传感器(6)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电池连接主控制芯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包括温度传感器、加热器(3),所述外壳(2)的中部与内胆(1)之间设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加热器(3)设置在外壳(2)的底部和内胆(1)之间,所述加热器(3)由电热丝(9)和发热驱动电路组成,所述发热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热丝(9),发热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合电路,所述光耦合电路连接主控制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包括PH传感器(4)、蜂鸣器,所述PH传感器(4)设置在内胆(1)的里面,所述PH传感器(4)连接主控制芯片,所述蜂鸣器连接主控制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水杯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竹君张良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