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君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69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包括主体和固定框架,固定框架包括外壳、两个托板和两个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套管,两个套管间设有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从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缓冲块、第一驱动轴和固定块,从动单元包括移动块、连杆和支撑块,主体内设有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轮、拉线、导向轮、第一弹簧、限位环和滑杆,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通过控制按键控制各固定单元的运行,方便滑杆伸入或脱离套管,从而实现主体和固定框架的连接或分离,不仅如此,通过升降单元使紧贴的外壳远离手腕皮肤,方便用户排汗的同时也有利于该处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该智能手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
技术介绍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电脑、ipad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现有的智能手环在使用时,通常会将主体固定在与之外形匹配的框架内,这些框架通常的材质通常为橡胶,利用橡胶的弹性使主体固定在框架内,这种方式在安装时通常需要通过将主体挤压在框架内部,十分费力,在将主体分离框架时也需要通过挤压主体,对橡胶造成破坏,不仅如此,在使用过程中,为了实现精确测量,手环通常紧固在手腕上,紧贴手腕皮肤,使该处的皮肤处于一个封闭受压迫的环境,长期佩戴会对手腕处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而且在炎热的天气,封闭的环境更不利于用户手腕处的排汗,从而造成智能手环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包括主体、固定框架、第一表带、第二表带和固定扣,所述主体设置在固定框架内,所述第一表带和固定扣均设置在固定框架的一侧,所述固定扣通过第一表带与固定框架连接,所述第一表带上设有两个紧固单元,所述第二表带设置在固定框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表带上依次均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框架包括外壳、两个托板和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托板分别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套管,所述套管固定在外壳上且与外壳内连通,两个套管间设有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从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从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缓冲块、第一驱动轴和固定块,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缓冲块和固定块均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第一驱动轴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和缓冲块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两个从动单元包括移动块、连杆和支撑块,所述移动块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上,所述移动块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移动块内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驱动轴上的第一外螺纹相匹配,两个所述移动块内的第一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移动块通过连杆与支撑块铰接,所述固定块与连杆的中端铰接;所述主体上设有显示屏,所述主体内设有固定板和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的数量与套管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轮、拉线、导向轮、第一弹簧、限位环和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固定板在且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设置在第一弹簧和第二驱动电机之间,所述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滑杆上,所述拉线的另一端通导向轮设置在驱动轮上,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滑杆上且固定在主体上。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手环的紧固佩戴和拆除,所述紧固单元包括紧固杆和紧固球,所述紧固球上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第二弹簧和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通过第二弹簧与凹口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紧固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表带上,所述紧固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凹口内,所述紧固杆的外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凹口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凹口内的第二内螺纹与紧固杆上的第二外螺纹相匹配。作为优选,为了增加两个紧固单元的紧固范围从而提高手环的紧固效果,所述两个紧固单元的距离等于相邻两个通孔距离的两倍。作为优选,利用碳素线耐磨的特点,为了保证拉线的使用寿命,所述拉线为碳素线。作为优选,利用硅胶对人体皮肤的亲和特性,为了防止支撑块与人体皮肤接触时造成部分用户皮肤过敏,所述支撑块为硅胶块。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支撑块由尖锐处刺伤用户皮肤,所述支撑块的形状为圆柱形。作为优选,为了方便观察并控制手环,所述主体上还设有指示灯和控制按键。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测量用户手腕处的皮肤湿度,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湿度计。作为优选,为了方便确定主体的放置位置,所述托板上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形状与主体的形状相匹配。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滑杆进入套管内部,所述滑杆靠近套管的一侧的形状为半球形。用户在使用该手环时,为了方便主体与固定框架的固定连接和拆卸操作,当需要将主体固定在固定框架内时,首先将主体放置于两个限位板之间,其后按动主体上的控制按键,使主体内部的各个固定单元开始运行,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驱动轮转动,使原本紧绷的拉线变松,此时受压缩的第一弹簧为恢复形变,对滑杆产生向固定板偏离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滑杆深入固定框架上的套管内部,滑杆的头部采用了半球形的设计,方便滑杆进入套管。当需要将主体从固定框架上拆除时,再次按动控制按键,使第二驱动电机反向转动,从而使拉线收缩,使滑杆向固定杆靠近并脱离套管内部,从而方便用户从而固定框架内取出主体。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通过控制按键控制各固定单元的运行,方便滑杆伸入或脱离套管,从而实现主体和固定框架的连接或分离。固定框架的底部设有湿度计,用以检测用户手腕处的排汗状况,当湿度计检测到用户皮肤的湿度较大时,通过两侧的升降单元,使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轴沿其中心轴线转动,使第一驱动轴上的两个移动块发生移动,由于两个移动块内的第一内螺纹的方向相反,从而使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移动块在第一驱动轴上移动时,由于连杆的中端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位置不变,从而使连杆发生转动,当两个移动块相互靠近时,下方的两个支撑块相互靠近并向下移动,接触用户皮肤后,使固定框架上的外壳脱离皮肤,方便用户手腕处排汗,由于外壳不再紧贴用户皮肤,从而也有利于该处皮肤的血液循环。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通过升降单元使紧贴的外壳远离手腕皮肤,方便用户排汗的同时也有利于该处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该智能手环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通过控制按键控制各固定单元的运行,方便滑杆伸入或脱离套管,从而实现主体和固定框架的连接或分离,不仅如此,通过升降单元使紧贴的外壳远离手腕皮肤,方便用户排汗的同时也有利于该处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该智能手环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主体的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的紧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固定框架,3.第一表带,4.第二表带,5.紧固单元,6.固定扣,7.通孔,8.外壳,9.套管,10.升降单元,11.托板,12.限位板,13.第一驱动电机,14.缓冲块,15.移动块,16.连杆,17.固定块,18.支撑块,19.显示屏,20.控制按键,21.滑杆,22.固定板,23.第二驱动电机,24.驱动轮,25.拉线,26.导向轮,27.第一弹簧,28.限位环,29.紧固杆,30.紧固球,31.缓冲板,32.第二弹簧,33.凹口,34.湿度计,35.指示灯,36.第一驱动轴。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固定框架(2)、第一表带(3)、第二表带(4)和固定扣(6),所述主体(1)设置在固定框架(2)内,所述第一表带(3)和固定扣(6)均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一侧,所述固定扣(6)通过第一表带(3)与固定框架(2)连接,所述第一表带(3)上设有两个紧固单元(5),所述第二表带(4)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表带(4)上依次均匀设有若干通孔(7);所述固定框架(2)包括外壳(8)、两个托板(11)和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托板(11)分别固定在外壳(8)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外壳(8)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套管(9),所述套管(9)固定在外壳(8)上且与外壳(8)内连通,两个套管(9)间设有升降单元(10);所述升降单元(10)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从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从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3)、缓冲块(14)、第一驱动轴(36)和固定块(1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缓冲块(14)和固定块(17)均固定在外壳(8)上,所述第一驱动轴(36)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13)和缓冲块(14)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与第一驱动轴(3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36)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两个从动单元包括移动块(15)、连杆(16)和支撑块(18),所述移动块(15)套设在第一驱动轴(36)上,所述移动块(15)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移动块(15)内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驱动轴(36)上的第一外螺纹相匹配,两个所述移动块(15)内的第一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移动块(15)通过连杆(16)与支撑块(18)铰接,所述固定块(17)与连杆(16)的中端铰接;所述主体(1)上设有显示屏(19),所述主体(1)内设有固定板(22)和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固定板(22)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的数量与套管(9)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23)、驱动轮(24)、拉线(25)、导向轮(26)、第一弹簧(27)、限位环(28)和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一端设置在套管(9)内,所述滑杆(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弹簧(27)与固定板(2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3)固定在固定板(22)在且与驱动轮(24)传动连接,所述导向轮(26)设置在第一弹簧(27)和第二驱动电机(23)之间,所述拉线(25)的一端固定在滑杆(21)上,所述拉线(25)的另一端通过导向轮(26)设置在驱动轮(24)上,所述限位环(28)套设在滑杆(21)上且固定在主体(1)上;所述紧固单元(5)包括紧固杆(29)和紧固球(30),所述紧固球(30)上设有凹口(33),所述凹口(33)内设有第二弹簧(32)和缓冲板(31),所述缓冲板(31)通过第二弹簧(32)与凹口(33)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紧固杆(2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表带(3)上,所述紧固杆(29)的另一端设置在凹口(33)内,所述紧固杆(29)的外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凹口(33)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凹口(33)内的第二内螺纹与紧固杆(29)上的第二外螺纹相匹配;所述拉线(25)为碳素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固定框架(2)、第一表带(3)、第二表带(4)和固定扣(6),所述主体(1)设置在固定框架(2)内,所述第一表带(3)和固定扣(6)均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一侧,所述固定扣(6)通过第一表带(3)与固定框架(2)连接,所述第一表带(3)上设有两个紧固单元(5),所述第二表带(4)设置在固定框架(2)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表带(4)上依次均匀设有若干通孔(7);所述固定框架(2)包括外壳(8)、两个托板(11)和两个固定组件,两个所述托板(11)分别固定在外壳(8)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外壳(8)的两侧,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套管(9),所述套管(9)固定在外壳(8)上且与外壳(8)内连通,两个套管(9)间设有升降单元(10);所述升降单元(10)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从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从动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3)、缓冲块(14)、第一驱动轴(36)和固定块(17),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缓冲块(14)和固定块(17)均固定在外壳(8)上,所述第一驱动轴(36)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13)和缓冲块(14)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与第一驱动轴(3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36)的外周上设有第一外螺纹;两个从动单元包括移动块(15)、连杆(16)和支撑块(18),所述移动块(15)套设在第一驱动轴(36)上,所述移动块(15)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移动块(15)内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驱动轴(36)上的第一外螺纹相匹配,两个所述移动块(15)内的第一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移动块(15)通过连杆(16)与支撑块(18)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葛君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