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君华专利>正文

交通站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713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站牌,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交通站牌。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的多功能交通站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多功能交通站牌,包括有底板、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交通站牌、箱体、风扇、第一齿条、第一导杆、电动推杆、第一摆动杆、第一遮板等;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顶部均连接有交通站牌,交通站牌顶部连接有箱体,箱体左壁和右壁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第三通孔的右下方,箱体顶壁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功能多样的效果,本装置利用风扇、第一遮板和第二遮板,丰富了本装置的遮阳挡雨功能,利用照明灯,丰富了本装置的照明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站牌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通站牌,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交通站牌。
技术介绍
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交通站牌是树立在站台附近,为路人提供交通路线信息的站牌。现如今的交通站牌只是单纯的为路人提供交通信息,功能单一,设计单调。例如,夏天天气炎热时,现有的公交站牌处没有降温设施,使等车行人很容易夏天中暑。丰富交通站牌的功能能够为路人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有的交通站牌存在功能单一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功能多样的多功能交通站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交通站牌功能单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的多功能交通站牌。(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多功能交通站牌,包括有底板、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交通站牌、箱体、风扇、第一齿条、第一导杆、电动推杆、第一摆动杆、第一遮板、第二导杆、第二导套、第二遮板、第二摆动杆、升降杆、弹簧、接触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站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交通站牌(4)、箱体(5)、风扇(6)、第一齿条(8)、第一导杆(9)、电动推杆(10)、第一摆动杆(11)、第一遮板(12)、第二导杆(13)、第二导套(14)、第二遮板(16)、第二摆动杆(17)、升降杆(18)、弹簧(19)、接触滚轮(20)、固定块(21)、楔形块(22)、第二齿条(24)、滑块(25)、滑轨(26)、支架(27)、齿轮(28)和第一导套(29);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顶部均连接有交通站牌(4),交通站牌(4)顶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站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底座(2)、第二底座(3)、交通站牌(4)、箱体(5)、风扇(6)、第一齿条(8)、第一导杆(9)、电动推杆(10)、第一摆动杆(11)、第一遮板(12)、第二导杆(13)、第二导套(14)、第二遮板(16)、第二摆动杆(17)、升降杆(18)、弹簧(19)、接触滚轮(20)、固定块(21)、楔形块(22)、第二齿条(24)、滑块(25)、滑轨(26)、支架(27)、齿轮(28)和第一导套(29);底板(1)顶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第一底座(2)和第二底座(3)顶部均连接有交通站牌(4),交通站牌(4)顶部连接有箱体(5),箱体(5)左壁和右壁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23)和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位于第三通孔(23)的右下方,箱体(5)顶壁中间设置有第二通孔(15),箱体(5)内底部设置有滑轨(26),滑轨(26)上设置有滑块(25),滑块(25)顶部设置有第二齿条(24),第二齿条(24)位于第一通孔(7)的左方,箱体(5)内中部设置有第一导杆(9),第一导杆(9)位于第三通孔(23)的上方,第一导杆(9)上设置有第一导套(29),第一导套(29)底部设置有第一齿条(8),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24)之间转动式设置有齿轮(28),齿轮(28)固定设置在箱体(5)内后壁上,齿轮(28)与第一齿条(8)和第二齿条(24)啮合,第一导套(29)顶部设置有楔形块(22),箱体(5)内右壁上设置有电动推杆(10),电动推杆(10)位于第一导杆(9)上方,电动推杆(10)的左端与楔形块(22)右侧连接,楔形块(22)顶部设置有接触滚轮(20),接触滚轮(20)上设置有升降杆(18),升降杆(18)下部设置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顶部与箱体(5)内顶部之间连接有弹簧(19),升降杆(18)穿过弹簧(19),升降杆(18)穿过第二通孔(15),箱体(5)顶部设置有第二导杆(13),第二导杆(13)位于第二通孔(15)的后方,第二导杆(13)上设置有第二导套(14),第二导套(14)底部与升降杆(18)顶端连接,第二导套(14)左右两侧分别铰接连接有第二摆动杆(17)和第一摆动杆(11),第二导杆(13)顶端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葛君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