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棚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53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工具,具体涉及农业大棚灌溉装置。包括自动灌溉车和灌溉通道,所述自动灌溉车包括四个车轮,一个封闭的车厢,所述车厢内部设置有自动变速器、水泵和发动机,车厢前端设置前碰撞开关,后端设置后碰撞开关,前碰撞开关、后碰撞开关均与自动变速器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还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灌溉通道包括两侧的轨道和中间的水渠,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水渠连通,水泵的出水管与车顶的灌溉喷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行进中进行灌溉,能够均匀覆盖两侧的土地,采用移动灌溉的方式,减少了灌溉点的设置,让耕作更加方便,自动灌溉车减少了灌溉过程的人工干预,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大棚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工具,具体涉及农业大棚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棚,灌溉大多采用定点灌溉,通过合理分布灌溉点以达到均匀灌溉的目的,而就实际效果而言,所设置的灌溉点是有限的,难以达到均匀的效果,并且设置过多的灌溉点会影响土地的耕作同时增加成本,而通过移动灌溉的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才能保证灌溉效果。因此急需找到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移动灌溉装置,减少人力和灌溉点设置的同时能够实现均匀灌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农业大棚灌溉装置,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固定点灌溉设置灌溉点过多影响土地耕作,而一些移动灌溉装置过多依靠人力的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农业大棚灌溉装置,包括自动灌溉车和灌溉通道,所述自动灌溉车包括四个车轮,一个封闭的车厢,所述车厢内部设置有自动变速器、水泵和发动机,车厢前端设置前碰撞开关,后端设置后碰撞开关,前碰撞开关、后碰撞开关均与自动变速器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还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灌溉通道包括两侧的轨道和中间的水渠,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水渠连通,水泵的出水管与车顶的灌溉喷头连接。进一步的,在水渠的两端设置弹性防撞装置,所述弹性防撞装置的高度与自动灌溉车的前碰撞开关、后碰撞开关的高度一致。进一步的,轨道两端设置成由低到高的坡状。进一步的,在水渠的进水口设置球形控水阀。进一步的,灌溉喷头为T形喷头,中间为进水管,两侧为出水喷头。进一步的,所述车厢内还设置有一个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发电机和水泵均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自动灌溉车能在轨道上来回行进,在行进中进行灌溉,能够均匀覆盖两侧的土地;采用移动灌溉的方式,减少了灌溉点的设置,让耕作更加方便;自动灌溉车不需要人工干预就能完成灌溉全过程,降低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灌溉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图1-2示出了本技术农业大棚灌溉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自动灌溉车1和灌溉通道2,所述自动灌溉车1包括四个车轮15,一个封闭的车厢18,所述车厢18内部设置有自动变速器12、水泵13和发动机19,车厢18前端设置前碰撞开关11,后端设置后碰撞开关16,前碰撞开关11、后碰撞开关16均与自动变速器12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12还与发动机19连接,所述灌溉通道2包括两侧的轨道23和中间的水渠22,所述水泵13的进水管17与水渠22连通,水泵13的出水管与车顶的灌溉喷头14连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自动灌溉车1在轨道23上来回行进,当走到前端头时前碰撞开关11将信号传递至自动变速器12,自动变速器12进行换挡,使得自动灌溉车1反向行驶,同样的,当自动灌溉车1行驶到后端时,后碰撞开关16将信号传递至自动变速器12,自动变速器12进行换挡,自动灌溉车1反向向前行驶,如此循环往复,水泵13的进水管17与水渠22连通,水泵13的出水管与车顶的灌溉喷头14连接,从而将水渠22中的水导入灌溉喷头14进行灌溉,当自动灌溉车1完成往返时,之前的水已被完全吸收,不会产生长时间浇灌导致的水流失。实施例2:为了防止自动灌溉车1在两端发生碰撞触发碰撞开关时对车厢18造成损坏,专利技术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水渠22的两端设置弹性防撞装置21,所述弹性防撞装置21的高度与自动灌溉车1的前碰撞开关11、后碰撞开关16的高度一致,从而让每次碰撞都有个弹性的缓冲,降低碰撞对车厢18的损坏。实施例3:为了进一步降低碰撞的损伤,专利技术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轨道23两端设置成由低到高的坡状,由此自动灌溉车1行进到两端都是上坡的过程,降低了其行进速度,从而也减低了碰撞的损伤。实施例4:为了让水渠22保持一定的水量,保证自动灌溉车1的正常工作,同时又不会让水渠22一直进水造成水的漫延流失等,专利技术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水渠22的进水口设置球形控水阀24,当水超过一定高度时,水的浮力带动球形阀上浮,使球形控水阀24关闭,水位下落到一定程度时,球形阀的下落又会导致球形控水阀24打开,使水渠22补水,最终实现水渠22水量一定范围的恒定。实施例5:为了扩大灌溉装置的灌溉面,专利技术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灌溉喷头14为T形喷头,中间为进水管,两侧为出水喷头,这样就能同时浇灌两侧的土地,扩大了浇灌面,节约了一半的装置。实施例6:为了让灌溉过程更加简便,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专利技术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车厢18内还设置有一个计时器10,所述计时器10与发动机19和水泵13均电连接,操作人员只要对计时器10。设置好浇灌时间,自动浇灌车1就能完全完成灌溉的全过程,当到达设置时间时,定时器向发动机19和水泵13发送信号,关闭发动机19和水泵13,自动浇灌车1停止行进和灌溉。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业大棚灌溉装置,包括自动灌溉车(1)和灌溉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灌溉车(1)包括四个车轮(15),一个封闭的车厢(18),所述车厢(18)内部设置有自动变速器(12)、水泵(13)和发动机(19),车厢(18)前端设置前碰撞开关(11),后端设置后碰撞开关(16),前碰撞开关(11)、后碰撞开关(16)均与自动变速器(12)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12)还与发动机(19)连接,所述灌溉通道(2)包括两侧的轨道(23)和中间的水渠(22),所述水泵(13)的进水管(17)与水渠(22)连通,水泵(13)的出水管与车顶的灌溉喷头(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业大棚灌溉装置,包括自动灌溉车(1)和灌溉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灌溉车(1)包括四个车轮(15),一个封闭的车厢(18),所述车厢(18)内部设置有自动变速器(12)、水泵(13)和发动机(19),车厢(18)前端设置前碰撞开关(11),后端设置后碰撞开关(16),前碰撞开关(11)、后碰撞开关(16)均与自动变速器(12)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12)还与发动机(19)连接,所述灌溉通道(2)包括两侧的轨道(23)和中间的水渠(22),所述水泵(13)的进水管(17)与水渠(22)连通,水泵(13)的出水管与车顶的灌溉喷头(1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大棚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帅胡文杰赖世奎杨可涵向刚裴艳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