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45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包括上盖板、支撑柱和贴合板,所述上盖板顶部设有若干个塞孔,且所述塞孔部分嵌入设置在上盖板中,且所述上盖板与贴合板通过支撑柱连接,所述贴合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垫块,且所述垫块与贴合板焊接,该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设置有塞孔可通过相应的底座进行塞孔作业,支撑柱可插入到套孔内部链接加固,工作人员可通过提拉套换用不同的上盖板,限位板可以控制间槽的多少使得受力分散,放置槽和嵌入槽可放入线路板提高使用效率,导料区内部的料可通过过度口和缓料口,衔接板加固整体的牢固性,整体的孔底座的占用面积比较少,比较节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
本技术涉及孔底座
,具体为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
技术介绍
线路板在进行树脂塞孔时需要借助于相应的底座进行塞孔作业,而底座在使用前都需要根据线路板上的孔排布,进行对应的钻孔作业,钻出与线路板上孔的位置相对应的孔,防止塞孔时孔内冒出的树脂沾于底座上,或者与板面相贴树脂无法冒出,影响线路板的塞孔品质,行业中,在钻底座孔时,一般按照底座孔的直径比线路板上孔的直径大6mil的方式钻孔。目前很多线路板的板边一周上,有间距为6-8mil的密集孔需要塞孔,如果依照常规方式,即整体加大6mil的方式制作,钻孔完成后,底座在对应于线路板一周的位置就会完全被钻成相连的,最终底座的中间部分就脱落下来,致使底座最终无法使用,为此,行业中在碰到这种线路板的塞孔时,基本上采用跳钻的方式制作,具体做法是,钻两个底座来进行塞孔作业;塞孔时先利用其中一个底座,将线路板上相隔的孔(如1、3、5、7、9...)先塞树脂,再将余下相隔的孔(即2、4、6、8、10...)塞树脂,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完成线路板上密集孔的塞孔作业,但却需要制作两件底座,既浪费制作成本,也浪费人力;而且塞孔作业也需要进行两次,很浪费时间和人力,在线路板表面绿油制作时,通常都需要先进行导通孔油墨的塞孔制作,而在油墨塞孔时,需要使用到与线路板上的孔的大小及排布,相匹配的塞孔底座进行生产,一般做法是,在酚醛底座上钻出与线路板上的孔排布相同的孔型,因为每个料号上的孔排布都不尽相同。需要针对每个料号进行塞孔底座的制作,这样就需要专用的钻机来完成此部分的底座的制作,大大的浪费了时间、钻机的产能及运营的成本,目前,行业中也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的万用底座,即在酚醛底座上铣出直径较大的圆。但是这种设计不能适用于每个料号的孔排布,部分板子上的孔会散布在底座上圆与圆间未铣掉的部分,造成油墨反沾到线路板上,或者造成塞孔不良等异常,钻孔工序断针或碎屑塞孔或者电镀工序镀铜异常产生塞孔或者绿油工序的喷漆造成的塞孔。但现有的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拼接效果不好,使用多次底座容易变形,清洗不容易,而且底座的占用面积比较大,既浪费制作成本,又浪费人力,使用时,针对不同的底座只能使用同一种型号,大大缩减了使用效率,增加了整体的成本消耗,不可以大批量的使用,留下的杂物也不容清洗。所以,如何设计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包括上盖板、支撑柱和贴合板,所述上盖板顶部设有若干个塞孔,且所述塞孔部分嵌入设置在上盖板中,且所述上盖板与贴合板通过支撑柱连接,所述贴合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垫块,且所述垫块与贴合板焊接,所述贴合板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嵌入设置在贴合板顶部,所述放置槽一侧设有连接孔,且所述相邻放置槽之间通过连接孔连接,所述贴合板顶部设有导料区,且所述导料区嵌入设置在贴合板中,所述贴合板一侧设有若干个插入孔,且所述插入孔嵌入设置在贴合板中,所述贴合板一侧设有间槽,且所述相邻贴合板之间形成间槽,所述导料区一侧设有对称的连接头,且所述导料区与连接头连通,所述导料区内部设有过度口和缓料口,且所述过度口、缓料口和导料区之间连通,所述贴合板顶部设有锁紧圈和套孔,且所述锁紧圈和套孔均嵌入设置在贴合板顶部。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顶部设有多个提拉器,且所述提拉器与上盖板通过胶水粘合。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底部设有嵌入槽,且所述嵌入槽嵌入设置在放置槽中。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板一侧设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与贴合板通过胶水粘合。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板一侧设有衔接板,且所述相邻贴合板之间通过衔接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一侧设有外环,且所述外环嵌套设置在导料区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设置有塞孔可通过相应的底座进行塞孔作业,支撑柱可插入到套孔内部链接加固,工作人员可通过提拉套换用不同的上盖板,限位板可以控制间槽的间距使得受力分散,放置槽和嵌入槽可放入线路板提高使用效率,导料区内部的料可通过过度口和缓料口,衔接板加固整体的牢固性,整体的孔底座的占用面积比较少,比较节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衔接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限位板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缓料口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板;2-塞孔;3-支撑柱;4-贴合板;5-间槽;6-放置槽;7-锁紧圈;8-套孔;9-嵌入槽;10-连接孔;11-插入孔;12-限位板;13-垫块;14-提拉套;15-衔接板;16-导料区;17-外环;18-过度口;19-缓料口;20-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包括上盖板1、支撑柱3和贴合板4,所述上盖板1顶部设有若干个塞孔2,且所述塞孔2部分嵌入设置在上盖板1中,且所述上盖板1与贴合板4通过支撑柱3连接,所述贴合板4底部设有若干个垫块13,且所述垫块13与贴合板4焊接,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槽6,且所述放置槽6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顶部,所述放置槽6一侧设有连接孔10,且所述相邻放置槽6之间通过连接孔10连接,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导料区16,且所述导料区16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中,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若干个插入孔11,且所述插入孔11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中,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间槽5,且所述相邻贴合板4之间形成间槽5,所述导料区16一侧设有对称的连接头20,且所述导料区16与连接头20连通,所述导料区16内部设有过度口18和缓料口19,且所述过度口18、缓料口19和导料区16之间连通,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锁紧圈7和套孔8,且所述锁紧圈7和套孔8均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顶部。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1顶部设有多个提拉器14,且所述提拉器14与上盖板1通过胶水粘合,所述提拉器14起到工作人员方便提拉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槽6底部设有嵌入槽9,且所述嵌入槽9嵌入设置在放置槽6中,所述嵌入槽9起到放置线路板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限位板12,且所述限位板12与贴合板4通过胶水粘合,所述限位板12起到限制相邻贴合板4之间的距离间隔。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衔接板15,且所述相邻贴合板4之间通过衔接板15固定连接,所述衔接板15起到连接相邻贴合板4稳固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20一侧设有外环17,且所述外环17嵌套设置在导料区16上,所述外环17起到保护连接头20的作用。工作原理:首先,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通过将整体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放置到工作工作环境中去,上盖板1与贴合板4通过支撑柱3和套孔8加固作用,塞孔2可通过相应的底座进行塞孔作业作用,支撑柱3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包括上盖板(1)、支撑柱(3)和贴合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顶部设有若干个塞孔(2),且所述塞孔(2)部分嵌入设置在上盖板(1)中,且所述上盖板(1)与贴合板(4)通过支撑柱(3)连接,所述贴合板(4)底部设有若干个垫块(13),且所述垫块(13)与贴合板(4)焊接,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槽(6),且所述放置槽(6)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顶部,所述放置槽(6)一侧设有连接孔(10),且所述相邻放置槽(6)之间通过连接孔(10)连接,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导料区(16),且所述导料区(16)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中,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若干个插入孔(11),且所述插入孔(11)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中,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间槽(5),且所述相邻贴合板(4)之间形成间槽(5),所述导料区(16)一侧设有对称的连接头(20),且所述导料区(16)与连接头(20)连通,所述导料区(16)内部设有过度口(18)和缓料口(19),且所述过度口(18)、缓料口(19)和导料区(16)之间连通,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锁紧圈(7)和套孔(8),且所述锁紧圈(7)和套孔(8)均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式线路板塞孔底座,包括上盖板(1)、支撑柱(3)和贴合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顶部设有若干个塞孔(2),且所述塞孔(2)部分嵌入设置在上盖板(1)中,且所述上盖板(1)与贴合板(4)通过支撑柱(3)连接,所述贴合板(4)底部设有若干个垫块(13),且所述垫块(13)与贴合板(4)焊接,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槽(6),且所述放置槽(6)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顶部,所述放置槽(6)一侧设有连接孔(10),且所述相邻放置槽(6)之间通过连接孔(10)连接,所述贴合板(4)顶部设有导料区(16),且所述导料区(16)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中,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若干个插入孔(11),且所述插入孔(11)嵌入设置在贴合板(4)中,所述贴合板(4)一侧设有间槽(5),且所述相邻贴合板(4)之间形成间槽(5),所述导料区(16)一侧设有对称的连接头(20),且所述导料区(16)与连接头(20)连通,所述导料区(16)内部设有过度口(18)和缓料口(19),且所述过度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松文伟峰龙文卿肖德文
申请(专利权)人:吉安市浚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