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45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真空泵,且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向上的铁架,所述铁架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铁架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真空泵,且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一端贯穿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板,所述上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真空吸盘,所述第二真空泵通过第一管道与真空吸盘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向上的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背胶起到固定的作用,贴合后不会出现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
本技术涉及背胶贴合
,具体为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
技术介绍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治具可以分为工艺装配类治具、项目测试类治具和线路板测试类治具三类,在给电路板贴背胶的过程中,会使用贴合治具。目前,背胶贴合治具,不能对背胶起到固定的作用,贴合后会出现气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对背胶起到固定的作用,贴合后会出现气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真空泵,且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向上的铁架,所述铁架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铁架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真空泵,且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一端贯穿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板,所述上板上开设有通孔,且所述上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真空吸盘,所述第二真空泵通过第一管道与真空吸盘连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设有向上的圆柱,所述第一真空泵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凹槽连通。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与圆柱的数量一致,且所述通孔的内径与圆柱的内径一致。优选的,所述上板的面积与第二凹槽的内部面积一致,且所述上板的厚度是第二凹槽的深度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支架分别位于底板的底部的四角。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面积与待贴背胶产品的面积一致,且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是待贴背胶产品厚度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安装有橡胶垫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的圆柱会对背胶起到固定的作用,贴合效果更好;2、通过气缸内的活塞杆会推动上板向下移动,当上板的侧面与第二凹槽的内壁接触时,打开第一真空泵,第一真空泵工作会将上板和第二凹槽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抽走使其成为一个真空的空间,当活塞杆推动上板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待贴合产品的正面与背胶贴合在一起,因上板和第二凹槽形成的封闭空间为真空空间,可有效地避免了贴合后会出现气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凹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上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真空泵、3铁架、4横杆、5气缸、6第二真空泵、7活塞杆、8上板、9通孔、10第一凹槽、11真空吸盘、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二凹槽、15圆柱、16支架、17橡胶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真空泵2,且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有向上的铁架3,所述铁架3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铁架3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上表面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真空泵6,且所述气缸5内的活塞杆7一端贯穿横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板8,所述上板8上开设有通孔9,且所述上板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的内部设有真空吸盘11,所述第二真空泵6通过第一管道12与真空吸盘11连通,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部设有向上的圆柱15,通过设有的圆柱15会对背胶起到固定的作用,贴合效果更好;所述第一真空泵2通过第二管道13与第二凹槽14连通,通过气缸5内的活塞杆7会推动上板8向下移动,当上板8的侧面与第二凹槽14的内壁接触时,打开第一真空泵2,第一真空泵2工作会将上板8和第二凹槽14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抽走使其成为一个真空的空间,当活塞杆7推动上板8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待贴合产品的正面与背胶贴合在一起,因上板8和第二凹槽14形成的封闭空间为真空空间,可有效地避免了贴合后会出现气泡。进一步的,所述通孔9的数量与圆柱15的数量一致,且所述通孔9的内径与圆柱15的内径一致,通过通孔9的内径与圆柱15的内径一致,可使圆柱15更好的贯穿通孔9。进一步的,所述上板8的面积与第二凹槽14的内部面积一致,且所述上板8的厚度是第二凹槽14的深度的三分之一,通过上板8的厚度是第二凹槽14的深度的三分之一,可更好的完成贴合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所述支架16分别位于底板1的底部的四角,通过底板1的底部设有支架16,可对底板1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10的面积与待贴背胶产品的面积一致,且所述第一凹槽10的深度是待贴背胶产品厚度的三分之二,通过第一凹槽10的深度是待贴背胶产品厚度的三分之二,可以更好的完成贴合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6的下表面安装有橡胶垫片17,通过支架16的下表面安装有橡胶垫片17,可有效地避免了在工作时会出现底板1晃动的情况。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本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时,首先将待贴合的产品背面与真空吸盘11接触,打开第二真空泵6,第二真空泵6工作会使真空吸盘11牢牢地吸住待贴合的产品,将背胶表面的贴纸撕开,放置在第二凹槽14的内部,此时设有的圆柱15会对其起到固定的作用,打开气缸5,气缸5内的活塞杆7会推动上板8向下移动,当上板8的侧面与第二凹槽14的内壁接触时,打开第一真空泵2,第一真空泵2工作会将上板8和第二凹槽14形成的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抽走使其成为一个真空的空间,当活塞杆7推动上板8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待贴合产品的正面与背胶贴合在一起,因上板8和第二凹槽14形成的封闭空间为真空空间,故本贴合治具的贴合效果避免了气泡的出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真空泵(2),且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有向上的铁架(3),所述铁架(3)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铁架(3)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上表面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真空泵(6),且所述气缸(5)内的活塞杆(7)一端贯穿横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板(8),所述上板(8)上开设有通孔(9),且所述上板(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的内部设有真空吸盘(11),所述第二真空泵(6)通过第一管道(12)与真空吸盘(11)连通,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部设有向上的圆柱(15),所述第一真空泵(2)通过第二管道(13)与第二凹槽(1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胶无气泡贴合治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真空泵(2),且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有向上的铁架(3),所述铁架(3)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铁架(3)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上表面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真空泵(6),且所述气缸(5)内的活塞杆(7)一端贯穿横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板(8),所述上板(8)上开设有通孔(9),且所述上板(8)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10)的内部设有真空吸盘(11),所述第二真空泵(6)通过第一管道(12)与真空吸盘(11)连通,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部设有向上的圆柱(15),所述第一真空泵(2)通过第二管道(13)与第二凹槽(1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楚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