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079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包括MCU微处理器、数字合成模块、CPLD移相模块和正余弦恢复电路,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述数字合成模块双向连接,所述数字合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CPLD移相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针对中等相移量的相位需求,采用全通型拓扑结构的数字移相电路,不需要引入λ/4微带线,并采用精确容值和感值的器件,从而利于移相器集成和缩小面积,而且在频段内具有更低的相位误差,提升了移相器电路的相移精度,不仅可提高移相器极间匹配性,且可有效提高移相精度,频率可连续变化,操作灵活,移相精度高、失真度小,能实现连续移相,电路结构简单、硬件成本低、控制操作灵活、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
技术介绍
移相器的主要功能是对传输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在基于相关原理的微弱信号检测系统中,相敏检测器是核心部件;相敏检测器的输出不但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幅度,还取决于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的相位差。为了准确无误的从背景噪声中检测出有用的微弱信号,这就要求参考通道的移相器具有移相连续可调、精度高的特点。由于现有的数字移相器电路结构限制,不能将微带线的线宽设计的过宽,使得生产过程中,实际的微带线宽精度不能满足高精度数字移相器的精度要求。这就使得制作出来的数字移相器的移相精度与设计仿真时数字移相器的移相精度出现偏差,而且数字移相器上应用的晶振是普通晶振,其稳定度较差,造成移相器输出有较大的相位抖动,所以不适合精密输出。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包括MCU微处理器、数字合成模块、CPLD移相模块和正余弦恢复电路,所述MCU微处理器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微处理器(1)、数字合成模块(2)、CPLD移相模块(3)和正余弦恢复电路(4),所述MCU微处理器(1)与所述数字合成模块(2)双向连接,所述数字合成模块(2)的输出端与所述CPLD移相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CPLD移相模块(3)的输出端与所述正余弦恢复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正余弦恢复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MCU微处理器(1)双向连接有触摸屏(5)和串口(6),所述MCU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有幅值反馈模块(7)的输出端,所述数字合成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有相位反馈模块(8)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数字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微处理器(1)、数字合成模块(2)、CPLD移相模块(3)和正余弦恢复电路(4),所述MCU微处理器(1)与所述数字合成模块(2)双向连接,所述数字合成模块(2)的输出端与所述CPLD移相模块(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CPLD移相模块(3)的输出端与所述正余弦恢复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MCU微处理器(1)的输出端与所述正余弦恢复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MCU微处理器(1)双向连接有触摸屏(5)和串口(6),所述MCU微处理器(1)的输入端连接有幅值反馈模块(7)的输出端,所述数字合成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有相位反馈模块(8)的输出端,所述CPLD移相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有前端信号选择器(9)的输出端和信号触发整形器(10)的输出端,且所述前端信号选择器(9)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触发整形器(10)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CPLD移相模块(3)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蓝麦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