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92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其包括接收机主体、天线与板卡,天线集成在板卡上,接收机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相对应配合的螺栓孔,上壳体的顶面为坡面,上壳体的顶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翅片;下壳体与散热底座固定连接,散热底座固定在减震板上;上壳体上设有凹槽和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密封圈,下壳体上设有凸起和与密封圈相挤压以密封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装配而形成的空腔的连接件;下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板卡安装于内壳体,外壳体通过若干个减震片连接于内壳体,减震片焊接在内壳体的外侧,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于外壳体内壁,内、外壳体上位于相邻两个减震片之间焊接有环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
本技术涉及接收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
技术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我国自主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定位、导航及高精度授时,其接收机在通信、导航、电力、交通等行业都有大量的应用。现北斗卫星接收机的天线多为外连结构,增加了连线,不便统一封装、统一保护;且机体本身耐冲击性差,受到碰撞容易导致损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掉在地面或受到撞击而损坏的现象。同时,由于工作处理量较大,会存在较大的发热量,长时间的热量积累会影响到其工作性能,降低系统稳定性;且其存在连接可靠性和密封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工作环境也会受自然因素影响,不适用于野外高强度、复杂环境下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其包括接收机主体、天线与设置在接收机主体上的板卡,其特征在于:天线集成在板卡上,接收机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相对应配合的螺栓孔,上壳体的顶面为坡面,上壳体的顶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包括接收机主体、天线与设置在所述接收机主体上的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集成在所述板卡上,所述接收机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相对应配合的螺栓孔,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为坡面,所述上壳体的顶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翅片;所述下壳体与散热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座固定在减震板上;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凹槽和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和与所述密封圈相挤压以密封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装配而形成的空腔的连接件;所述下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板卡安装于所述内壳体,所述外壳体通过若干个减震片连接于所述内壳体,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包括接收机主体、天线与设置在所述接收机主体上的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集成在所述板卡上,所述接收机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设有相对应配合的螺栓孔,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为坡面,所述上壳体的顶面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翅片;所述下壳体与散热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座固定在减震板上;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凹槽和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密封圈,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配的凸起和与所述密封圈相挤压以密封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装配而形成的空腔的连接件;所述下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板卡安装于所述内壳体,所述外壳体通过若干个减震片连接于所述内壳体,所述减震片焊接在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并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于外壳体内壁,所述内、外壳体上位于相邻两个减震片之间焊接有环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呈“凹字”形,所述连接件的内凹横向宽度与所述密封圈的宽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卫星的天线一体化接收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利施轶凡郭万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安信科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