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雁专利>正文

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90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特别涉及了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结构改进,其结构包括了平整的安置面、端面、衔接接触面、表面、凹槽、半凹筋,其特征在于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有由前、后表面构成,上下安置面与筋的上下面同在一平面上,筋的上下面有凹槽,上、下砌块砌筑后筋筋相对,上下凹槽相对形成环形通孔并横向贯通,筋与筋之间的通孔上下对齐,纵向贯通,衔接接触面是或凹或凸于端面,相邻砌块形成联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造合理的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之一。(*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特别涉及了联锁式混凝土空 心砌块的结构改进。技术背景现有的技术中,粘土砖分层砌筑墙体具有的工序多、施工周期长、材料承 压性能差、施工过程中易发生未粘结牢固的砖块坠落的危险等缺陷,以及为减 少使用粘土砖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已经在逐步采用模块式砌块。墙体砌块通常包 括一个前表面, 一个后表面, 一对端面, 一个上安置面, 一个下安置面, 一个 凹入所述下安置面在所述上安置面中部沿纵向伸延的凹槽; 一个从所述下安置 面凸起在所述下安置面中部沿纵向伸延的凸棱;所述凸棱的形状适于至少与下 层砌块上凹槽的边缘一起使所述砌块对齐并限定一个充填砂浆或粘结剂的空 间;在至少一个端面上凹入的一个凹槽形成一个半孔,该凹槽与相邻砌块的相 邻端面一同限定一个通孔,有砂浆或粘结剂在所述相邻的端面之间进入所述孔 中;所述前表面具有一个至少部分地类似砂浆勾缝; 一个围绕所述砌块周边、 平行于前表面并在所述前表面内侧的沟槽,来至少部分地限定一个砂浆屏障, 阻止其到达所述前表面由此,所述砌块的所述孔和所述凹槽中的任何多余的砂 浆或粘结剂流入所述沟槽中。这类模块式砌块在砌筑过程中,要求特定的突起 构件(如凸棱)与相应的特定凹陷构件(如凹槽)相嵌合,因此其砌筑的墙体 都是按照预定的砌筑形式砌筑的。由于这类模块式砌块的结构限制,通常只能 砌筑厚度层数为单层墙体。而对于地下构筑物、山体护墙等由于厚度层数为单 层墙体的抗侧压力和抗剪力差,因而通常在这类构筑物的设计中都避免使用。还有一种建筑砌块,该砌块的砖体上设置一组装配孔。施工时,按照搭积 木的方式将砌块上的装配孔相互对齐,并由装配孔置入装配联接管,使其通过 装配孔与砌块紧密接触,错落有致地排放砌块保证砌块紧密齐整达到块与块及 上下层之间的稳固连接。这种砌块之所以能够实现砌筑厚度层数为多层墙体, 是因为该砌块的上、下安置面都是基本上平的平面。然而,该技术方案中的砌 块所砌筑的墙体,由于砌块之间没有相互连接的结构,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砌 块之间阻水性能差;同时墙体的力学性能不好,特别是其抗拉、抗弯和抗剪强 度都很低,无法满足建筑标准对墙体的力学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该墙体 中,联接管成为承受上述各种力的关键部件,使得联接管极易被破坏,而使该 墙体即成为危墙。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技术的墙体更好的整体性的 一种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平整的安置面、端面、衔接接 触面、表面、凹槽、半凹筋等结构,其特征在于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有由前、 后表面构成,上下安置面与筋的上下面同在一平面上,筋的上下面有凹槽,上、 下砌块砌筑后筋筋相对,上下凹槽相对形成环形通孔并横向贯通,筋与筋之间 的通孔上下对齐,纵向贯通,衔接接触面是或凹或凸于端面,相邻砌块形成联 锁。其中,所述二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用以保证在端面相邻的砌块之 间牢固结合的衔接接触端面,衔接接触面或凹或凸于端面,在同一个表面的衔 接接触面方向是一致的, 一边凸起一边就是凹进,或者是同凸同凹,并且凸起 与凹进的大小、形状是相同的。另外,凹槽在半凹筋的上下面,堆砌二块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则在半凹 筋的中间位置正好形成一个环形通孔。本技术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及砂桨砌筑可实现牢固的墙体。本技术同样可以设置成同样尺寸的1/4、 1 / 2和3 / 4的过渡联接块, 其凹槽和凸台尺寸与整块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一致。有益效果本技术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优点就在于构筑而成的墙体可以在所 述的通孔中设置诸如钢筋、竹筋之类的件,其与浇入所述通孔中的混凝土固化 后能够形成独立的强度构件,来进一步所述墙体的强度。同时,本技术联 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以安置面为主平面作为与相邻上下层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 块的支撑面,可以根据墙体施工的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砌筑形式;特别适用于 砌筑不同模数厚度的墙体。有效的提高了工效,节约了工时,縮短了建设周期, 减少了深槽作业的风险。通过采用混凝土砂浆筑浆灌缝,保证了墙体在整体上 达到坚固、耐久和抗渗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形式的主视图4为图3的俯视图。附图中l是衔接接触面一,2是端面 , 3是安置面一,4是端面二, 5 是衔接接触面二, 6是凹槽一,7是凹槽二, 8是安置面二, 9是通孔,10是 半凹筋,ll是表面一,12是表面二, 13是半通孔一,14是半通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给予详细的说明-参阅图l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个平整的安置面一 (3) —个平整的 安置面二 (8) —个平整的表面一 (11) 一个平整表面二 (12)端面一 (2)端 面二 (4)衔接接触面一 (1)衔接接触面二 (5)半凹筋(10)凹槽一 (6)凹 槽二 (7)等部分以及所形成的通孔(9)半通孔一 (13)和半通孔二 (14)。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另一种形式的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一个平整的安置面一 (3) —个平整的安置面二 (8) —个平整的表面一 (11) 一个平整表面二 (12)端面一 (2)端面二 (4)衔接接触面一 (1)衔接接触面 二 (5)半凹筋(10)凹槽一 (6)凹槽二 (7)等部分以及所形成的通孔(9)半通孔一 (13)和半通孔二 (14)。所述的本技术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错开放置交替砌筑而成了墙体。 该墙体的外露面都是由平整的表面一 (11)或是平整的表面二 (12)构成,因 而在砌筑过程中不用对砌块进行任何加工,就可以很容易的保证所砌筑的墙体 外露面的平整美观。另一方面,在本技术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堆砌墙 体的过程中,如对墙体的厚度有限制要求并对墙体的抗剪切和抗侧压性能要求 高的情况下,可以在所述的通孔(9)半通孔一 (13)和半通孔二 (14)中设 置诸如钢筋、竹筋之类的件,其与浇入所述孔中的混凝土固化后能够形成独立 的强度构件,来进一步所述墙体的强度。同样,如图1至4所示的半凹筋(10) 二端的凹槽一 (6)和凹槽二 (7) 在浇入混凝土之后, 一是保证了上下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安置面紧密嵌合 的联接,二是为了来实现特定的抗剪力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堆砌的墙体,不仅能够适用 于地面建筑物,而且也足以适用于需要承载一定的侧压力和剪切力的地下建筑 物和山体护墙等。权利要求1.一种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平整的安置面、端面、衔接接触面、表面、凹槽、半凹筋等结构,其特征在于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有由前、后表面构成,上下安置面与筋的上下面同在一平面上,筋的上下面有凹槽,上、下砌块砌筑后筋筋相对,上下凹槽相对形成环形通孔并横向贯通,筋与筋之间的通孔上下对齐,纵向贯通,衔接接触面是或凹或凸于端面,相邻砌块形成联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衔接接触面 或凹或凸于端面,在同一个表面的衔接接触面方向是一致的, 一边凸起一边就 是凹进,或者是同凸、同凹,并且凸起与凹进的大小、形状是相同的。3. 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其特征在于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包括平整的安置面、端面、衔接接触面、表面、凹槽、半凹筋等结构,其特征在于联锁式混凝土空心砌块有由前、后表面构成,上下安置面与筋的上下面同在一平面上,筋的上下面有凹槽,上、下砌块砌筑后筋筋相对,上下凹槽相对形成环形通孔并横向贯通,筋与筋之间的通孔上下对齐,纵向贯通,衔接接触面是或凹或凸于端面,相邻砌块形成联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雁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