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847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能适应各种不良环境和提高分析仪使用寿命的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所述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包括壳体、加样头、加样针、转动轴、旋转电机、旋转机构、移动电机以及移动机构,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顶部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加样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顶部,所述加样针设置在所述加样头上,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作旋转运动,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作上下运动,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移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自动化检测被广泛应用到医疗设备上。目前,市场上的生化仪各式各样,相应的加样系统亦多种多样。现有的加样系统基本上属于开放式结构,即相关运动的部件都是暴露在外,这样的设备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部分地区空气粉尘较大的医院,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导致检测效率极低,影响了医生对病者患情的快速判断,另外,现有的加样系统往往是把导液软管直接与加样针连通,然后向导液软管通入相应的试剂或样品,通过加样针添加到目标容器或试管中,这种加样系统大多数是把导液软管暴露在加样针外围,在加样针转动的过程中,导液软管也会被带动转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导液软管将会不断地与加样针外围的设备或装置发生摩擦或撞击,这种摩擦或撞击在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针便会发生破裂,从而无法完成加样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适应各种不良环境和提高分析仪使用寿命的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壳体、加样头、加样针、转动轴、旋转电机、旋转机构、移动电机以及移动机构,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包括壳体、加样头、加样针、转动轴、旋转电机、旋转机构、移动电机以及移动机构,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顶部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加样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顶部,所述加样针设置在所述加样头上,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作旋转运动,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作上下运动,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移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侧且通过旋转同步带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接的转动架、垂直设置且连接所述转动架和导轨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仪用密封式加样机构包括壳体、加样头、加样针、转动轴、旋转电机、旋转机构、移动电机以及移动机构,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顶部穿出所述壳体,所述加样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顶部,所述加样针设置在所述加样头上,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作旋转运动,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转动轴作上下运动,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旋转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并与所述移动机构相连接,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移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轴外侧且通过旋转同步带与所述旋转电机相连接的转动架、垂直设置且连接所述转动架和导轨座的导轨、与所述导轨滑动配合以及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的滑动座,所述转动架通过上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导轨座通过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仪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洁邓海倩刘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森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