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幸淙专利>正文

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539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其主要采用中空状的底座、柱体和顶饰等以插入方式组接,再套设在石柱内的钢筋管架上,再灌入混凝土一体连接固定成型,使施工简化,获得省时、省工的效果,还具有强度高和防震的功效,避免石柱断折,接合上无瑕疵,确保外观造型美观。(*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石柱的结构,特指一种具有强度高和造型美观的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常用的石柱结构,以庙宇建造为例,都是在庙宇盖好之后,才进行石柱的安装,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以往石柱的安装施工,都是先将底座10、柱体11和顶饰12等制作好,按预定位置,依序装设底座10、柱体11和顶饰12,为了美观起见,再将预定数目的半圆弧形石片13逐一地粘合在该柱体11的表面上,如此成为庄严又富丽堂皇的石柱,仔细探讨起来,发现其中有许多尚待解决的缺陷1、常用的石柱是在柱体11成型之后,为确保造型美观,在柱体11的表面上粘贴半圆弧形石片13,施工上既费时又费工,且一旦粘贴的技术不佳,稍有瑕疵,容易破坏整体的美感。2、常用的石柱结构,因为半圆弧形石片13采用贴合方式与柱体11互相结合,时间一久,或受到强震,半圆弧形石片13容易发生脱落,造成危险,影响使用寿命。3、常用的石柱结构,表面上可直接地看出半圆弧形石片13接合的痕迹,影响石柱表面的美观。4、常用的石柱结构,都是在建筑完成之后,才进行石柱的安装,因而丈量稍有偏差,其间会有间隙的存在,必须在该间隙中填入一些杂物,这将破坏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受震动就容易发生断裂。5、常用的石柱结构,由于底座10和柱体11以及顶饰12等彼此之间并未利用钢筋结合,一旦遭遇强震容易发生折断崩落,安全性极差。针对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人经详细思索,几经试制与试作,开发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将各石质构件制作成中空状,利用插设方式接合为一体,中间灌入钢筋混凝土,使施工获得省工、省时的功效,又具有较强的结构和完美的外形。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包括底座、柱体和顶饰,该底座、柱体和顶饰均为中空状,以插入方式组接,再套设在石柱的钢筋骨架的外面;该底座的内壁适当位置设有环形肩部,该柱体插入该底座内并定位在该底座的环形肩部;所述顶饰的内壁适当位置设有环形的肩部,该顶饰套接在该柱体的顶部并定位在该顶饰的环形肩部;在所述石柱内的钢筋骨架上灌入混凝土与所述底座、柱体和顶饰凝固成一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1、施工十分方便,具有省工、省时的功效。2、石柱的底座、柱体和顶饰均为中空状插设接合成一体,表面无任何结合的缝隙,外形美观。3、中空状的石柱中间灌入钢筋混凝土与建筑物结合为一体,结构强度较高,不怕震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常用石柱结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纵向剖视图。参阅图2-图4,本技术的插接型石柱的结构,主要由中空状的底座2、柱体4和顶饰5插接组合而成;其中底座2套设在石柱钢筋骨架3的外面,其内壁适当处设有环形肩部21;柱体4套设在石柱的钢筋骨架3的外面,插入中空底座2上,定位在其内壁所设的环形肩部21;顶饰5套设在石柱的钢筋骨架3的外面,通过其内壁适当处设有环形肩部51,套设定位在该中空柱体4的顶部;本技术的组装顺序为;1、定位底座首先将中空状的底座2套设在石柱的钢筋骨架3的外面,使其定位在预定的地点;2、接合柱体再将中空状的柱体4套设在石柱的钢筋骨架3的外面,插接在中空底座2上,定位在其内壁所设的环形肩部21;3、定位顶饰接着将中空状的顶饰5套设在石柱内的钢筋骨架3的外面,通过其内壁设有的环形肩部51套设定位在该中空柱体4的顶部;4、灌入混凝土将混凝土灌入由该底座2、柱体4和顶饰5共同形成的中空内部20,凝固后,该底座2、柱体4和顶饰5等与石柱内的钢筋骨架3结合为一体。综上所述,本技术由于底座2、柱体4和顶饰5等以插设接合的方式连结为一整体,表面看不出任何的接合痕迹,外表美观,再加上施工时与石柱内的钢筋骨架3完全地固结为一体,结构强度较高,可耐受强震或其他震动的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施工上可获得省工、省时的功效,降低施工成本;能确保与建筑物完全相连结,其结合不产生间隙,即使遭遇强震亦无断裂、折断发生,提供使用的高度安全性。权利要求1.一种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包括底座、柱体和顶饰,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柱体和顶饰均为中空状,以插入方式组接,再套设在石柱的钢筋骨架的外面;该底座的内壁适当位置设有环形肩部,该柱体插入该底座内并定位在该底座的环形肩部;所述顶饰的内壁适当位置设有环形的肩部,该顶饰套接在该柱体的顶部并定位在该顶饰的环形肩部;在所述石柱内的钢筋骨架上灌入混凝土与所述底座、柱体和顶饰凝固成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其主要采用中空状的底座、柱体和顶饰等以插入方式组接,再套设在石柱内的钢筋管架上,再灌入混凝土一体连接固定成型,使施工简化,获得省时、省工的效果,还具有强度高和防震的功效,避免石柱断折,接合上无瑕疵,确保外观造型美观。文档编号E04C3/34GK2276529SQ96241509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曾幸淙 申请人:曾幸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接型石柱的结构,包括底座、柱体和顶饰,其特征在于:该底座、柱体和顶饰均为中空状,以插入方式组接,再套设在石柱的钢筋骨架的外面;该底座的内壁适当位置设有环形肩部,该柱体插入该底座内并定位在该底座的环形肩部;所述顶饰的内壁适当位置设有环形的肩部,该顶饰套接在该柱体的顶部并定位在该顶饰的环形肩部;在所述石柱内的钢筋骨架上灌入混凝土与所述底座、柱体和顶饰凝固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幸淙
申请(专利权)人:曾幸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