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438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中,在由纸张和在其上配置的彩色调色剂层(树脂制图像)(100)构成的基底图像的表面配置粉体(200)而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用于向调节为软化的状态的树脂制图像(100)的表面供给粉体(200)的粉体散布部(98)以及用于从树脂制图像(100)侧对供给了粉体(200)的基底图像进行摩擦的摩擦辊(7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按需印刷市场中,特色印刷、高附加价值印刷的需要在增加。其中,对于调节质感的图像例如,金属印刷、珠光印刷的需求特别大,进行有多种多样的研究。作为其方法之一,研究有利用调色剂作为粘接层,转印金属箔、树脂箔的方法,例如,已知形成调色剂图像后仅在调色剂部粘接转印箔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方法中,存在仅在图像的一部分转印箔时,剩余的箔全部被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进行有在调色剂中添加光亮性颜料的研究。例如,已知通过使调色剂中含有光亮性颜料,仅在必要的部分形成金属图像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该方法中,有时得不到所要求的金属感、珠光感。作为另一种方法,已知通过使粉体附着于调色剂图像而形成金属图像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该方法中虽然能够得到金属感高的图像,但很难得到镜面格调、珠光格调的图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1-2009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5724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784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其能够形成调节了质感的图像,特别是能够形成在所希望的部位具有镜面格调或者珠光格调的外观的图像。本专利技术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第1手段,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用于在由记录介质和在其上配置的树脂层构成的树脂制图像的表面配置粉体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粉体供给装置,用于向上述树脂层被调节为软化的状态的上述树脂制图像的上述层的表面供给上述粉体;以及,摩擦装置,用于从上述树脂层侧对供给了上述粉体的上述树脂制图像进行摩擦。另外,本专利技术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第2手段,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向由记录介质和在其上配置的树脂层构成且上述树脂层被调节为软化的状态的树脂制图像的上述树脂层的表面,供给上述粉体的工序,从上述树脂层侧对供给了上述粉体的上述树脂制图像进行摩擦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仅对树脂层的部分赋予镜面格调或者珠光格调或亚光格调的外观,这样,能够调节图像的质感,能够形成在所希望的部位具有镜面格调或者珠光格调或亚光格调的外观的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具有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A示意性表示供给到调色剂层上的粉体的摩擦前的状态的图,图3B是示意性表示调色剂层上的粉体的摩擦后的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图像形成系统11光源12光学系统13摄像元件14图像处理部21感光体鼓22带电部23光写入部24显影装置25鼓清洁器26中间转印带27定影部31送出辊32分离辊33输送辊34环形辊35定位辊36排纸辊37纸张反转部41~43给纸托盘70粉体供给部74摩擦辊75加热器98粉体散布部98a容器98b输送螺杆98c刷辊98d冲头99粉体回收部100树脂制图像200粉体S纸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树脂制图像的表面配置粉体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树脂制图像由记录介质和在其上配置的树脂层构成。上述树脂制图像中,在供给粉体的时刻,上述树脂层已定影于记录介质。树脂制图像如后述可以适当地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制作,但树脂制图像的制作方法不限定于该制作方法。上述记录介质可以从可担载上述树脂层的物体中适当地选择,通常具有片状的形状,但形状不受限定。该记录介质的例子中,包括从薄纸到厚纸的普通纸、优质纸、美术纸或者铜版纸等涂装的印刷纸张、市售的日本纸、明信片纸张、塑料膜以及布。上述记录介质的颜色也不受限定,例如,可以根据要形成的最终图像适当地决定。构成上述树脂层的树脂可以从公知的各种树脂中适当选择。上述树脂优选为热塑性树脂。上述热塑性树脂可以从具有热塑性的公知的各种树脂中适当地选择,可以是1种,也可以是1种以上,其例子包括苯乙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烯烃系树脂等的乙烯系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系树脂、碳酸酯树脂、聚醚以及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特别优选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或者聚酯树脂。上述树脂制图像可以利用干式和湿式的电子照相、喷墨等公知的图像形成方法形成。其中,优选上述树脂制图像利用电子照相形成。上述树脂制图像的上述树脂层被调节为软化的状态。上述树脂制图像可以至少在利用后述的摩擦装置进行表面的摩擦时将上述层调节为软化的状态。将上述树脂层调节为软化状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加热上述树脂层,也可以将过度加热的树脂层冷却,还可以对加热了的树脂层保温,还可以在树脂层涂布溶剂。调节为上述软化的状态的树脂层呈现表面上供给的上述树脂层的粉体因摩擦而平坦地取向且其后与该表面粘接的程度的粘附性。上述树脂层软化的温度(以下,也称为“摩擦温度”)例如通过使常温的上述树脂制图像的温度缓缓上升,检测粉体在上述树脂层的表面开始贴附的温度而求出。更具体而言,上述摩擦温度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决定:预先将热板加热为规定的温度,以上述树脂层(图像面)在上方的方式在其上放置树脂制图像,将所要使用的粉体附着于适当的涂布部件,例如眼影棒的海绵部分,轻轻擦拭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确认粉体是否附着于树脂层的表面的方法来决定。上述方法中,边按规定的间隔,例如每5℃升高热板的设定温度,边找出粉体开始附着于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的温度。然后,可以将从开始附着的温度高出适当的范围,例如,比粉体开始附着时的温度高+5℃的温度设为摩擦温度。另外,在树脂层涂布溶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在树脂层上涂布溶剂的例子包括喷雾法、线棒法、刮刀法、使用辊的涂布方法等。关于涂布于树脂制图像的溶剂,只要能软化树脂层就没有特别限定。溶剂的例子包括甲醇、乙醇等醇类,丙酮、甲乙酮等酮类,戊烷、己烷等烃溶剂,四氢呋喃。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粉体供给装置和摩擦装置。上述粉体供给装置只要是能够向上述树脂制图像的上述树脂层的表面供给上述粉体的装置,就没有限制。该粉体供给装置可以根据粉体的性状使用公知的装置,例如,该粉体供给装置可以使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粉体供给机构。上述摩擦装置是用于从上述树脂层侧对供给了上述粉体的上述树脂制图像进行摩擦的装置。“摩擦”是指在与记录介质上的上述树脂层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沿该表面相对于上述树脂层进行移动。从使粉体在上述树脂层的表面取向的观点和增强相对于上述树脂层的粉体的粘接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摩擦伴随挤压。“挤压”是指在与上述树脂层的表面交叉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按压上述树脂层的表面。上述摩擦中,摩擦装置中的摩擦部分相对于上述树脂制图像的相对速度如果慢,则沿上述层的表面的粉体的取向不充分,如果快,则粉体的附着不充分,沿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的粉体的取向不充分,有时最终图像中的镜面格调或珠光格调的所期望的外观的清晰度降低。从充分进行在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的粉体的附着和取向观点考虑,上述相对速度优选为5~500mm/秒。另外,上述摩擦中,在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的上述摩擦部分的接触宽度如果过窄,则上述摩擦部分沿上述树脂层的表面移动时,容易产生粉体的朝向的差别,有时附着于上述树脂层的粉体的取向变得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用于在由记录介质和在其上配置的树脂层构成的树脂制图像的表面配置粉体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粉体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树脂层被调节为软化的状态的所述树脂制图像的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供给所述粉体,以及摩擦装置,用于从所述树脂层侧对供给了所述粉体的所述树脂制图像进行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2 JP 2017-110095;2018.03.23 JP 2018-05643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是用于在由记录介质和在其上配置的树脂层构成的树脂制图像的表面配置粉体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粉体供给装置,用于向所述树脂层被调节为软化的状态的所述树脂制图像的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供给所述粉体,以及摩擦装置,用于从所述树脂层侧对供给了所述粉体的所述树脂制图像进行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摩擦装置具有用于从所述树脂层侧挤压所述树脂制图像的挤压部件,所述挤压部件构成为在挤压所述树脂制图像的同时,其表面相对于所述树脂层的表面相对地自由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挤压部件构成为向与被输送的所述树脂制图像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自由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挤压部件在所述树脂层上自由往返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挤压部件具有柔软性。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挤压部件为海绵。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粉体具有扁平的粒子形状。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粉体的短径为0.2~3.0μm。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粉体为金属粉和金属氧化物粉中的一方或两方。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进一步具有软化装置,所述软化装置用于使被所述摩擦装置摩擦的所述树脂制图像的所述树脂层软化。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进一步具有粉体回收装置,所述粉体回收装置用于对供给到所述层的表面的粉体进行回收。12.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向由记录介质和在其上配置的树脂层构成且所述树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美千代野宫诚大柴知美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