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4312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它包括循环输料组件以及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依次设置的超程开距检测组件、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瞬时测试组件、延时测试组件和可靠性检测组件,它还包括多组第一人工操作台、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台和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之间的贴标组件、第二人工操作台、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设置于所述延时测试组件和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之间的多组第三人工操作台和多组第四人工操作台。这样便于人工对塑壳断路器进行组装和自动化贴标,从而实现组装和检测一体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1610619901.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它包括循环输料组件、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依次设置的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超程开距检测组件、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瞬时测试组件、延时测试组件和可靠性检测组件以及多个废品收集组件,所述废品收集组件分别与所述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所述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所述瞬时测试组件、所述延时测试组件和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相配合。通过依次设置的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超程开距检测组件、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瞬时测试组件、延时测试组件和可靠性检测组件,能够实现对塑壳断路器的自动化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结构的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在实际使用时仅能对塑壳断路器进行检测而不能满足组装、检测一体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它包括循环输料组件以及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依次设置的超程开距检测组件、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瞬时测试组件、延时测试组件和可靠性检测组件,它还包括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设置于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上游的多组第一人工操作台、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台和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之间的贴标组件、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设置于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和所述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之间的第二人工操作台、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设置于所述延时测试组件和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之间的多组第三人工操作台以及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设置于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下游的多组第四人工操作台。优化地,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台、所述第二人工操作台、所述第三人工操作台和所述第四人工操作台相互独立地由操作台单元组成,所述操作台单元包括下支撑框架、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顶部的上支撑框架、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顶部且与所述上支撑框架相邻设置的第一物料板、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内的第二物料板、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框架内的第三物料板、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框架侧面且与所述第一物料板相对应的看板、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框架侧面且水平延伸的支撑框、安装在所述支撑框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物料板上方的多个活动挂钩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底面的多个阻尼蹄脚。优化地,所述贴标组件包括第一框体、支撑固定架、挡料机构、物料提升机构和贴标机;所述支撑固定架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内,用于支撑所述循环输料组件;每组所述挡料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侧面且向上延伸的L形支撑座、安装在所述L形支撑座外侧面的气缸座、贯穿所述L形支撑座且水平设置的对中杆以及固定在所述气缸座上且与所述对中杆相连接的第一气缸;所述物料提升机构设置于所述挡料机构的下游且与所述循环输料组件相配合,它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内且位于所述支撑固定架上方的支撑框、安装在所述支撑框底面的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底面的多根导向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正下方的连接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相接且另一端贯穿所述导向管的多根导向杆、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且气缸轴自由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的第二气缸、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一端的固定侧板、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移动侧板、安装在所述固定侧板和所述移动侧板相向表面的卡块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且与所述移动侧板相连接的第三气缸;所述贴标机设置于所述物料提升机构的下游且与其相配合。优化地,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方且位于所述延时测试组件上游和下游的两组冷却风扇组。优化地,它还包括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三人工操作台和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之间的封盖螺丝安装组件、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上且位于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下游的端子螺丝安装组件和激光打标组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通过增设多道人工操作台以及贴标组件与超程开距检测组件、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等进行配合,这样便于人工对塑壳断路器进行组装和自动化贴标,从而实现组装和检测一体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操作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贴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分合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循环输料组件1、第一人工操作台2、贴标组件3、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第二人工操作台5、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6、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7、瞬时测试组件8、延时测试组件9、第三人工操作台10、可靠性检测组件13和第四人工操作台16等;其中,循环输料组件1、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6、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7、瞬时测试组件8、延时测试组件9和可靠性检测组件13可以采用现有的,如申请号为201610619901.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的。第一人工操作台2有多组,它们跨设在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在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的上游(上、下游是按照图1中物料输送方向予以定义的,物料输送方向即为图1中箭头标示的方向);贴标组件3跨设在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在第一人工操作台2和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之间;第二人工操作台5跨设在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在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和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6之间;第三人工操作台10有多组,它们跨设在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在延时测试组件9和可靠性检测组件13之间;第四人工操作台16有多组,它们跨设在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在可靠性检测组件13的下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人工操作台2、第二人工操作台5、第三人工操作台10和第四人工操作台16相互独立地由操作台单元17组成,操作台单元17包括下支撑框架171、安装在下支撑框架171顶部的上支撑框架172、安装在下支撑框架171顶部且与上支撑框架172相邻设置的第一物料板173(第一物料板173水平设置,其一边与上支撑框架172侧面卡接配合)、安装在下支撑框架171内的第二物料板175、安装在上支撑框架172内的第三物料板174(第三物料板174和第二物料板175均朝人工所处方向倾斜设置)、安装在上支撑框架172侧面且与第一物料板173相对应的看板176、固定在上支撑框架172侧面且水平延伸的支撑框178(位于上支撑框架172侧面的顶部)、安装在支撑框178底面且位于第一物料板173上方的多个活动挂钩179(支撑框178的底面开设有多道凹槽,活动挂钩179的上端卡设在凹槽内)以及安装在下支撑框架171底面的多个阻尼蹄脚177。在本实施例中,贴标组件3包括第一框体31、支撑固定架32、挡料机构33、物料提升机构34和贴标机35;支撑固定架32安装在第一框体31内,用于支撑循环输料组件1;每组挡料机构33包括固定在循环输料组件1两侧面且向上延伸的L形支撑座331、安装在L形支撑座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它包括循环输料组件(1)以及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依次设置的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6)、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7)、瞬时测试组件(8)、延时测试组件(9)和可靠性检测组件(1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上游的多组第一人工操作台(2)、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台(2)和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之间的贴标组件(3)、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和所述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6)之间的第二人工操作台(5)、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延时测试组件(9)和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13)之间的多组第三人工操作台(10)以及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13)下游的多组第四人工操作台(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它包括循环输料组件(1)以及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依次设置的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6)、终压力电阻检测组件(7)、瞬时测试组件(8)、延时测试组件(9)和可靠性检测组件(13),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上游的多组第一人工操作台(2)、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台(2)和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之间的贴标组件(3)、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超程开距检测组件(4)和所述磨合同步性检测组件(6)之间的第二人工操作台(5)、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延时测试组件(9)和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13)之间的多组第三人工操作台(10)以及跨设在所述循环输料组件(1)上且设置于所述可靠性检测组件(13)下游的多组第四人工操作台(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人工操作台(2)、所述第二人工操作台(5)、所述第三人工操作台(10)和所述第四人工操作台(16)相互独立地由操作台单元(17)组成,所述操作台单元(17)包括下支撑框架(171)、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171)顶部的上支撑框架(172)、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171)顶部且与所述上支撑框架(172)相邻设置的第一物料板(173)、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171)内的第二物料板(175)、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框架(172)内的第三物料板(174)、安装在所述上支撑框架(172)侧面且与所述第一物料板(173)相对应的看板(176)、固定在所述上支撑框架(172)侧面且水平延伸的支撑框(178)、安装在所述支撑框(178)底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物料板(173)上方的多个活动挂钩(179)以及安装在所述下支撑框架(171)底面的多个阻尼蹄脚(17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自动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组件(3)包括第一框体(31)、支撑固定架(32)、挡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丁友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峰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