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世彬专利>正文

一种轻质建筑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310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质建筑材料,由泡沫塑料构成基础层,在该泡沫塑料的表面涂覆一中间由玻璃纤维网作为加强筋,两面由有机化合物为粘结层的复合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抗折强度、吸水率以及软化系数均与现有技术相接近的情况下,重量每立方米轻七倍。具有搬运轻便,易切割,施工简易,省力省时,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等特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制作防火、防潮性能要求较高的内墙体,其外表面正气、光亮、平整、光滑,建筑有效面积高,整体空间美观、实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以泡沫塑料为基础层的轻质建筑材料。现有技术中的轻质建筑材料,特别是多孔轻质墙板一般用珍珠岩作为母体材料,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水泥作为粘结材料,搅拌后制成多孔的轻质墙板,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高层或多层的非承重内墙,其施工方便、安装速度块。但是就该材料本身来说,重量还是较大,其容量为9.43KN/M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以泡沫塑料为基础层的轻质建筑材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技术由泡沫塑料构成基础层,在该泡沫塑料的表面涂覆一中间由玻璃纤维网作为加强筋,两面由有机化合物为粘结层的复合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抗折强度、吸水率以及软化系数均相接近的情况下,本技术的重量比现有技术每立方米轻七倍。因此,本技术具有搬运轻便,易切割,构筑建筑时施工简易,省力省时,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等特点。本技术可制作防火、防潮性能要求较高的内墙体,其外表面正气、光亮、平整、光滑,建筑有效面积高,整体空间美观、实用。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本技术由泡沫塑料1构成基础层,在该泡沫塑料1的表面涂覆一中间由玻璃纤维网3作为加强筋,两面由卤片、草酸、保湿剂、石粉在常温下搅拌而成的有机化合物为粘结层2、4的复合层。上述由玻璃纤维网3以及机化合物粘结层2、4所构成的复合层可以涂覆在泡沫塑料1的两边立表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轻质建筑材料,由泡沫塑料构成基础层,其特征在于在该泡沫塑料的表面涂覆一中间由玻璃纤维网作为加强筋,两面由有机化合物为粘结层的复合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粘结层包括卤片、草酸、保湿剂、石粉在常温下搅拌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层涂覆在泡沫塑料的两边立表面上。专利摘要一种轻质建筑材料,由泡沫塑料构成基础层,在该泡沫塑料的表面涂覆一中间由玻璃纤维网作为加强筋,两面由有机化合物为粘结层的复合层。本技术在抗折强度、吸水率以及软化系数均与现有技术相接近的情况下,重量每立方米轻七倍。具有搬运轻便,易切割,施工简易,省力省时,安全可靠,快捷方便等特点。本技术可制作防火、防潮性能要求较高的内墙体,其外表面正气、光亮、平整、光滑,建筑有效面积高,整体空间美观、实用。文档编号E04C2/26GK2374596SQ9922633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徐世彬 申请人:徐世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建筑材料,由泡沫塑料构成基础层,其特征在于:在该泡沫塑料的表面涂覆一中间由玻璃纤维网作为加强筋,两面由有机化合物为粘结层的复合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世彬
申请(专利权)人:徐世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