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4261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主板体、密封板及下板体组成的汇流板,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主体板上设置有A孔、B孔、C孔、D孔、E孔、F孔、G孔、H孔、I孔,所述A孔、B孔、C孔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D孔、E孔、F孔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G孔、H孔、I孔对应连接载气接头、样气接头和出样接头,主板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连通A孔与H孔的第一管线、连通B孔与F孔的第二管线、连通C孔与D孔的第三管线、连通E孔与I孔的第四管线及连通第三管线与G孔的第五管线。该切换装置体积极小,结构紧凑,切换动作迅速,使用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六通阀是气相色谱仪气路中的核心部件,通过六通阀的切换可实现样品采集(定量)和样品分析状态。六通阀的自动切换对于提高仪器分析实现自动化有着重要意义,其广泛应用于变电站油色谱在线监测设备中。目前,实现六通阀自动切换主要有两个方式:伺服电机驱动及气动开关驱动。伺服电机驱动方式占用体积大,迅速切换到位成功率较低;气动开关驱动方式占用体积也相对较大,并且驱动用的气量较大,影响在线监测设备的载气使用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切换装置体积极小,结构紧凑,切换动作迅速,使用简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主板体、密封板及下板体组成的汇流板,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主体板上设置有A孔、B孔、C孔、D孔、E孔、F孔、G孔、H孔、I孔,所述A孔、B孔、C孔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D孔、E孔、F孔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G孔、H孔、I孔对应连接载气接头、样气接头和出样接头,主板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连通A孔与H孔的第一管线、连通B孔与F孔的第二管线、连通C孔与D孔的第三管线、连通E孔与I孔的第四管线及连通第三管线与G孔的第五管线。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凸面,所述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第四管线和第五管线分别设置于凸面上,所述下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板及凸面相配合的凹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线呈曲折状且容积为1mL。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体经间隔设置于下板体周部的连接螺栓及设置于下板体中部并贯穿密封板的连接螺栓与下板体完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体上的A孔、B孔、C孔设置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正下方,主板体上的D孔、E孔、F孔设置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正下方。进一步地,所述H孔为样气孔并贯穿主板体,所述载气接头与主板体相螺接。进一步地,所述G孔为载气孔并贯穿主板体,所述样气接头与主板体相螺接。进一步地,所述I孔为出样孔并贯穿主板体,所述出样接头与主板体相螺接。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板为防油丁腈密封板。一种应用于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1)当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不得电的状态下,载气气体从G孔进入汇流板,载气气体经第五管线、第三管线进入C孔、B孔,再进入第二管线,之后进入F孔、E孔后进入第四管线,最后进入I孔,由出样接头输出;2)当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得电的状态下,样气通过H孔进入第一管线,再进入A孔、B孔,并充满第二管线进行1mL体积的定量,同时载气气体通过G孔进入第五管线、第三管线,再进入D孔、E孔,再进入第四管线,最后进入I孔,并由出样接头输出;3)完成上述动作后,再让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不得电的状态,此时载气气体通过G孔进入第五管线、第三管线、C孔,由B孔输出,再进入第二管线,将存在于第二管线的定量为1mL体积的样气推送入F孔、E孔,通过第四管线进入I孔,并最终进入出样接头,完成分析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通过提供的连接电磁阀、两通接头(样气、载气、出样)及作为气路管线(包含定量管)的汇流板,通过汇流板代替复杂的气路管线,将定量管线设置于汇流板内,并采用电磁阀作为状态切换开关,减少了死体积,减少泄漏点,大大缩小了体积,大大加快切换速度。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汇流板,通过在汇流板上设置特定的孔道,可替代现有的气路管线(包含定量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板体的下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I-I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II-II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的III-III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板体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板体的前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汇流板的下板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1至图10一种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主板体100、密封板200及下板体组成的汇流板300,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120、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130,主体板上自上而下贯穿有A孔101、B孔102、C孔103、D孔104、E孔105、F孔106、G孔107、H孔108、I孔109,所述A孔、B孔、C孔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D孔、E孔、F孔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G孔、H孔、I孔对应连接载气接头140、样气接头150和出样接头160,主板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连通A孔与H孔的第一管线111、连通B孔与F孔的第二管线112、连通C孔与D孔的第三管线113、连通E孔与I孔的第四管线114及连通第三管线与G孔的第五管线115。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凸面110,所述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第四管线和第五管线分别设置于凸面上,所述下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板及凸面相配合的凹腔30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线为直线状;所述第二管线呈曲折状且容积为1mL,以便替代现有的气路管线;所述第三管线为直线状且长度小于第一管线;所述第五管线的一端与第二管线相连接,所述第四管线呈倒L型,以便连接出样接头。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体经间隔设置于下板体周部的连接螺栓及设置于下板体中部并贯穿密封板的连接螺栓302与下板体完成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板体上的A孔、B孔、C孔设置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正下方,主板体上的D孔、E孔、F孔设置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H孔为样气孔并贯穿主板体,所述载气接头与主板体相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G孔为载气孔并贯穿主板体,所述样气接头与主板体相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I孔为出样孔并贯穿主板体,所述出样接头与主板体相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板为防油丁腈密封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为同步控制,即同时开关,且不得电(默认状态)状态下,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各自的b出气口和c进气口为导通;得电的情况下,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各自的a进气口、b出气口导通。一种应用于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1)当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不得电的状态下,载气气体从G孔进入汇流板,载气气体经第五管线、第三管线进入C孔、B孔,再进入第二管线,之后进入F孔、E孔后进入第四管线,最后进入I孔,由出样接头输出;整个过程中,载气气体不串入A孔,且不直接从D孔串入E孔;2)当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得电的状态下,即六通阀处于进样的状态,样气通过H孔进入第一管线,再进入A孔、B孔,并充满第二管线进行1mL体积的定量,同时载气气体通过G孔进入第五管线、第三管线,再进入D孔、E孔,再进入第四管线,最后进入I孔,并由出样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主板体、密封板及下板体组成的汇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主体板上设置有A孔、B孔、C孔、D孔、E孔、F孔、G孔、H孔、I孔,所述A孔、B孔、C孔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D孔、E孔、F孔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G孔、H孔、I孔对应连接载气接头、样气接头和出样接头,主板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连通A孔与H孔的第一管线、连通B孔与F孔的第二管线、连通C孔与D孔的第三管线、连通E孔与I孔的第四管线及连通第三管线与G孔的第五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主板体、密封板及下板体组成的汇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主体板上设置有A孔、B孔、C孔、D孔、E孔、F孔、G孔、H孔、I孔,所述A孔、B孔、C孔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D孔、E孔、F孔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a进气口、b出气口及c进气口对应连接,所述主板体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用于与G孔、H孔、I孔对应连接载气接头、样气接头和出样接头,主板体的下侧面上设置有连通A孔与H孔的第一管线、连通B孔与F孔的第二管线、连通C孔与D孔的第三管线、连通E孔与I孔的第四管线及连通第三管线与G孔的第五管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凸面,所述第一管线、第二管线、第三管线、第四管线和第五管线分别设置于凸面上,所述下板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密封板及凸面相配合的凹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线呈曲折状且容积为1mL。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经间隔设置于下板体周部的连接螺栓及设置于下板体中部并贯穿密封板的连接螺栓与下板体完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定量六通阀自动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上的A孔、B孔、C孔设置于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正下方,主板体上的D孔、E孔、F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尚丰刘佳郑泽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和盛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