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973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器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谋求提高作业性以及抑制调光等级的调节精度的下降。照明器具包括光源、控制部、校正电位器以及壳体。壳体具有第1筒体和第2筒体。第1筒体在第1端具有射出光源的光的射出口。第2筒体在第1筒体的第2端能旋转地安装于第1筒体。控制部根据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改变光源的调光等级,而且根据校正电位器的操作部的调节位置,校正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调光等级的对应关系。第2筒体具有操作孔。第2筒体的设有操作孔的部位是在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预定的旋转角度相等的情况下与操作部相对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器具
本专利技术一般来说涉及一种照明器具,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改变光源的调光等级的照明器具。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例,例示日本JPS59-119607A(以下称为“文献1”)记载的带调光器的聚光灯(照明器具)。在该以往例中,内置有调光装置的调光盒设在安装于聚光灯的灯体的万向配件与安装于顶棚等的安装配件之间。另外,在调光盒设有调光用旋钮,通过旋转调光用旋钮,能够调节光源的调光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例如随着与旋钮成为一体地进行旋转的电位器(可变电阻器)的劣化等,旋钮的旋转角度与光源的调光状态(调光等级)的对应关系有时发生偏差。即,即使将旋钮转动到在制造旋钮时与10[%]的调光等级对应的旋转位置,但实际的光源有时会以20[%]的调光等级亮灯。但是,所述文献1记载的以往例不具有用于消除该种偏差的校正功能。另外,也考虑在调光用旋钮以外,将另一种具有该种校正功能的校正用旋钮设于调光盒。但是,使用调光用旋钮调节调光等级的操作人员可能会将校正用旋钮误当作调光用旋钮进行操作。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缘由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作业性以及抑制调光等级的调节精度的下降的照明器具。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器具包括光源、校正电位器、圆筒形状的壳体以及进行所述光源的调光控制的控制部。所述壳体用于收纳所述光源、所述控制部以及所述校正电位器。所述壳体具有圆筒形状的第1筒体和圆筒形状的第2筒体。所述第1筒体在轴向上的第1端具有射出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射出口。所述第2筒体在所述第1筒体的与所述第1端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以能将所述第1筒体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筒体。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改变所述光源的调光等级,而且根据所述校正电位器的操作部的调节位置,校正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所述调光等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2筒体具有使收纳有所述校正电位器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相连的操作孔。所述第2筒体的设有所述操作孔的部位是在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预定的旋转角度相等的情况下与所述操作部相对的部位。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高作业性以及抑制调光等级的调节精度的下降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后方观察的含有局部截面的立体图。图2是将上述的照明器具安装于布线管道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上述的照明器具的示意性的回路框图。图4是上述的照明器具中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从上述的照明器具中的第2筒体的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图6是上述的照明器具中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7表示上述的照明器具的主要部分,是图6的A-A剖视图。图8是上述的照明器具在搬运时或保管时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9A是上述的照明器具的操作孔与通孔未重合的状态下的后视图。图9B是上述的照明器具的操作孔与通孔重合后的状态下的后视图。图10A是上述的照明器具的变形例中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0B是上述的变形例中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10C是上述的变形例中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照明器具;2、光源;34、控制部;4、壳体;4A、外周面;41、第1筒体;410、射出口;42、第2筒体;42A、外周面;42B、一表面;5、刻度部;63、限制板;8、光学透镜;17、17A、校正电位器;170、170A、操作部;18、18A、操作孔;19、通孔;20、辅助孔;A1、中心轴线;D1、周向。具体实施方式(1)概要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之一。只要能够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则能够根据设计等对以下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构成为安装于布线管道13的聚光灯。如图1所示,照明器具1包括光源2、进行光源2的调光控制的控制部34(参照图3)以及圆筒形状的壳体4。此外,如图3和图4所示,照明器具1还包括校正电位器17。壳体4收纳光源2、控制部34以及校正电位器17。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4具有圆筒形状的第1筒体41和圆筒形状的第2筒体42。第1筒体41在轴向(在图1中是前后方向)上的第1端(在图1中是前端)具有将自光源2发出的光射出的射出口410。第2筒体42在第1筒体41的与第1端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在图1中是后端),以能将第1筒体41的中心轴线A1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1筒体4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筒体41的中心轴线A1与第2筒体42的中心轴线一致。即,第1筒体41和第2筒体42以彼此的中心轴线一致的方式装配,构成1个圆筒形状的壳体4。这里所说的“圆筒形状”不限定于严格的圆筒形,例如也可以使第1筒体41或第2筒体42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稍微凹陷。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一个例子,第2筒体42的外径设定为与第1筒体41的外径实质相等。控制部34构成为根据第2筒体42的旋转角度改变光源2的调光等级。此外,控制部34构成为根据校正电位器17的操作部170的调节位置,校正第2筒体42的旋转角度与调光等级的对应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筒体42是接收对光源2的调光状态(调光等级)进行调节的操作人员的操作的操作部。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校正电位器17是回转式电位器,因此操作部170的所述调节位置是旋转位置(旋转角度)。但是,除回转式电位器以外,校正电位器17也可以是滑动式电位器。以下,为了便于说明,将转动第2筒体42来调节光源2的调光等级的作业称为“第1作业”,将进行第1作业的人称为“第1操作人员”。另一方面,将转动校正电位器17的操作部170而用于消除在所述对应关系上发生的偏差的作业称为“第2作业”,将进行第2作业的人称为“第2操作人员”。无需说明,第1操作人员(或第2操作人员)有时也进行第1作业和第2作业这两个作业。这里,如图1~图2、图4~图5、图9A和图9B所示,第2筒体42具有操作孔18。操作孔18是使收纳有校正电位器17的壳体4的内部空间与壳体4的外部空间相连的孔。第2筒体42的设有操作孔18的部位是在第2筒体42的旋转角度与预定的旋转角度相等的情况下与操作部170相对的部位(参照图9B)。采用该结构,校正电位器17收纳在壳体4内,在第2筒体42的旋转角度与预定的旋转角度相等的情况下,操作孔18与校正电位器17的操作部170相对。因此,第2操作人员通过以第2筒体42达到预定的旋转角度的方式旋转第2筒体42,自操作孔18插入改锥等工具的顶端,转动校正电位器17的操作部170,能够进行第2作业。因而,即使所述对应关系发生偏差,也能消除该偏差。另外,与操作部170或(用于转动操作部170的)旋钮自壳体4的外周面4A突出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在第1操作人员进行第1作业时,降低对操作部170或旋钮误操作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第2筒体42位于预定的旋转角度以外的旋转角度时,由于无法操作校正电位器17的操作部170,因此能够降低误操作校正电位器17的可能性。另外,与操作部170或旋钮自壳体4的外周面4A突出设置的情况相比,也能提高作为照明器具1整体的外观设计性(美观度)。因而,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1能够提高作业性以及抑制调光等级的调节精度的下降。(2)详细(2.1)整体结构以下,参照图1~图9B详细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具包括:光源;控制部,其用于进行所述光源的调光控制;校正电位器;以及圆筒形状的壳体,其用于收纳所述光源、所述控制部以及所述校正电位器,所述壳体具有圆筒形状的第1筒体和圆筒形状的第2筒体,所述第1筒体在轴向上的第1端具有射出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射出口,所述第2筒体在所述第1筒体的与所述第1端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以能将所述第1筒体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筒体,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改变所述光源的调光等级,而且根据所述校正电位器的操作部的调节位置,校正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所述调光等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2筒体具有操作孔,该操作孔使收纳有所述校正电位器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相连,所述第2筒体的设有所述操作孔的部位是在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预定的旋转角度相等的情况下与所述操作部相对的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1 JP 2017-109431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具包括:光源;控制部,其用于进行所述光源的调光控制;校正电位器;以及圆筒形状的壳体,其用于收纳所述光源、所述控制部以及所述校正电位器,所述壳体具有圆筒形状的第1筒体和圆筒形状的第2筒体,所述第1筒体在轴向上的第1端具有射出自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的射出口,所述第2筒体在所述第1筒体的与所述第1端相反的一侧的第2端,以能将所述第1筒体的中心轴线作为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1筒体,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改变所述光源的调光等级,而且根据所述校正电位器的操作部的调节位置,校正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所述调光等级的对应关系,所述第2筒体具有操作孔,该操作孔使收纳有所述校正电位器的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与所述壳体的外部空间相连,所述第2筒体的设有所述操作孔的部位是在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预定的旋转角度相等的情况下与所述操作部相对的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设于所述第2筒体的与所述轴向交叉的一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具还包括限制板,所述限制板在所述内部空间内配置在所述校正电位器与所述第2筒体之间,用于限制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范围,所述限制板在与所述操作部相对的区域具有沿该限制板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通孔,所述操作孔在所述第2筒体的旋转角度与所述预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隆平角佳和熊田和宏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