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3733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26
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复合屋面板由一组复合屋面板单元拼接而成;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包括有彩钢瓦和浇筑在彩钢瓦底部的轻质混凝土层;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中、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孔道;其中,每个孔道沿着纵向贯穿轻质混凝土层;在一组孔道的上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顶面的位置处设有上层钢筋网片;在一组孔道的下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底面的位置处设有下层钢筋网片;在轻质混凝土层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通长的凹槽,在轻质混凝土层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凸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屋面板强度低、防水和保温效果差以及连接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屋盖是低层装配式轻钢住宅体系最上层的覆盖物,由屋架和屋面板组成。屋盖的作用与墙体的作用大同小异,具有围护、承载两个方面作用:屋盖的围护作用是隔绝自然界中雨、雪、太阳辐射的影响,同时同墙体一样也具有隔音、保温的作用;另一方面屋盖的承载作用是起到承力、传力的效果,即承受屋顶所受到的风雪及屋盖自重等荷载,并把荷载传给墙体。因此,综上屋盖的作用,对屋盖的要求是承载力强,稳定性好,自重轻,防水、防火、隔音及保温的性能好,同时又要求构件简单、施工方便、并能与建筑物整体配合,具有良好的外观,因此屋盖上的屋面板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现有的屋面板大多数采用金属屋面,但是其抗风和防水性能差,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时常常造成屋面漏水现象,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为了增强屋面板的强度和防水性能,我们需要一种强度高、连接性能好、防水性能好、质量相对较轻的屋面板来满足当前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屋面板强度低、防水和保温效果差以及连接困难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由一组复合屋面板单元拼接而成;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包括有彩钢瓦和浇筑在彩钢瓦底部的轻质混凝土层;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中、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孔道;其中,每个孔道沿着纵向贯穿轻质混凝土层;在一组孔道的上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顶面的位置处设有上层钢筋网片;在一组孔道的下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底面的位置处设有下层钢筋网片;在轻质混凝土层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通长的凹槽,在轻质混凝土层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凸起。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在轻质混凝土层一侧的纵向侧面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所述凸起留设在轻质混凝土层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优选的,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的顶面上、沿着顶面两侧的纵边分别开设有通长的卡槽;其中,每个卡槽与对应一侧纵边之间的间距为20mm~30mm。优选的,在相邻复合屋面板单元顶部之间连接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的截面呈倒置的U形,并且安装件的两条竖边对应插设在相邻复合屋面板单元顶部的卡槽中优选的,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中孔道的孔径为25mm~35mm。优选的,相邻孔道之间的间距为25mm~35mm;其中,孔道的顶部与轻质混凝土层顶面之间的间距为35~45mm;孔道的底部与轻质混凝土层底面之间的间距为30mm~40mm。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材料的准备。步骤二,进行上层钢筋网片的绑扎、下层钢筋网片的绑扎、孔道埋管的预埋与彩钢瓦的布置。步骤三,轻质混凝土层的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步骤四,拆模,进行复合屋面板单元的运输与搭设。步骤五,将复合屋面板单元用连接件固定在主体结构的轻钢楞条上,再进行下一块复合屋面板单元的安装。步骤六,用安装件将相邻两块复合屋面板单元进行固定,并用耐候胶密封严实。步骤七,按照步骤五和步骤六的过程完成所有复合屋面板单元的铺设,施工完毕。优选的,步骤三中,浇筑混凝土时,将彩钢瓦2.1作为底模板,在彩钢瓦2.1的四周支设侧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的复合屋面板单元由彩钢瓦和浇筑在彩钢瓦底部的轻质混凝土层构成,轻质混凝土层中、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孔道;复合屋面板单元的这中设计集防水—保温—隔音于一身,且结构简单,易于工厂大批量制作。2、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屋面板单元的顶部两侧设置连接卡槽,相邻复合屋面板单元之间通过插设在相邻卡槽中的安装件连接,连接稳固且可以有效避免板缝的漏水,并且现场安装方便,减少现场二次开孔,施工效率高,减少人工费用。3、本专利技术中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结合了彩钢瓦与轻质混凝土的性能,整体性好,表面美观、规整;作为屋面板使用时,整个屋面一次安装完成,不用在进行二次找平、防水、盖瓦等后续常规工作,工序简单便捷,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和缩短施工工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屋面板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复合屋面板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两块复合屋面板单元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两块复合屋面板单元连接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件、2-复合屋面板单元、2.1-彩钢瓦、2.2-轻质混凝土层、3-孔道、4-上层钢筋网片、5-下层钢筋网片、6-凹槽、7-凸起、8-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这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由一组复合屋面板单元2拼接而成;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2包括有彩钢瓦2.1和浇筑在彩钢瓦2.1底部的轻质混凝土层2.2;所述轻质混凝土层2.2中、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孔道3;其中,每个孔道3沿着纵向贯穿轻质混凝土层2.2;在一组孔道3的上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2.2顶面的位置处设有上层钢筋网片4;在一组孔道3的下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2.2底面的位置处设有下层钢筋网片5;在轻质混凝土层2.2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通长的凹槽6,在轻质混凝土层2.2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与凹槽6相适应的凸起7。本实施例中,所述彩钢瓦2.1作为该复合屋面板的防水层,根据屋面板尺寸切割而成。本实施例中,根据复合屋面板所持荷大小设置凸起7与凹槽6部分;所述凹槽6开设在轻质混凝土层2.2一侧的纵向侧面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所述凸起7留设在轻质混凝土层2.2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本实施例中,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2的顶面上、沿着顶面两侧的纵边分别开设有通长的卡槽8;其中,每个卡槽8与对应一侧纵边之间的间距为25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卡槽8与对应一侧纵边之间的间距根据安装件1的宽度而定,一般在20mm~30mm范围内选取。本实施例中,在相邻复合屋面板单元2顶部之间连接有安装件1;所述安装件1的截面呈倒置的U形,并且安装件1的两条竖边对应插设在相邻复合屋面板单元2顶部的卡槽8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轻质混凝土层2.2中孔道3的孔径一般在25mm~35mm范围内。本实施例中,相邻孔道3之间的间距一般在25mm~35mm范围内;其中,孔道3的顶部与轻质混凝土层2.2顶面之间的25mm~35mm;孔道3的底部与轻质混凝土层2.2底面之间的间距为30mm~40mm。这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材料的准备:工厂预制好模具,切割好所需钢筋和彩钢瓦2.1以及预留孔道3所需要的PVC埋管。步骤二,进行上层钢筋网片4的绑扎、下层钢筋网片5的绑扎、孔道3埋管的预埋与彩钢瓦2.1的布置。步骤三,轻质混凝土层2.2的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步骤四,拆模,进行复合屋面板单元2的运输与搭设。步骤五,将复合屋面板单元2用连接件固定在主体结构的轻钢楞条上,再进行下一块复合屋面板单元2的安装。步骤六,用安装件1将相邻两块复合屋面板单元2进行固定,并用耐候胶密封严实。步骤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由一组复合屋面板单元(2)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2)包括有彩钢瓦(2.1)和浇筑在彩钢瓦(2.1)底部的轻质混凝土层(2.2);所述轻质混凝土层(2.2)中、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孔道(3);其中,每个孔道(3)沿着纵向贯穿轻质混凝土层(2.2);在一组孔道(3)的上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2.2)顶面的位置处设有上层钢筋网片(4);在一组孔道(3)的下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2.2)底面的位置处设有下层钢筋网片(5);在轻质混凝土层(2.2)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通长的凹槽(6),在轻质混凝土层(2.2)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与凹槽(6)相适应的凸起(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由一组复合屋面板单元(2)拼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2)包括有彩钢瓦(2.1)和浇筑在彩钢瓦(2.1)底部的轻质混凝土层(2.2);所述轻质混凝土层(2.2)中、沿横向平行间隔设有一组孔道(3);其中,每个孔道(3)沿着纵向贯穿轻质混凝土层(2.2);在一组孔道(3)的上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2.2)顶面的位置处设有上层钢筋网片(4);在一组孔道(3)的下方、靠近轻质混凝土层(2.2)底面的位置处设有下层钢筋网片(5);在轻质混凝土层(2.2)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通长的凹槽(6),在轻质混凝土层(2.2)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沿其长轴方向开设有与凹槽(6)相适应的凸起(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6)开设在轻质混凝土层(2.2)一侧的纵向侧面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所述凸起(7)留设在轻质混凝土层(2.2)另一侧的纵向侧面上、靠近底面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屋面板单元(2)的顶面上、沿着顶面两侧的纵边分别开设有通长的卡槽(8);其中,每个卡槽(8)与对应一侧纵边之间的间距为20mm~3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彩钢瓦-轻质混凝土复合屋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相邻复合屋面板单元(2)顶部之间连接有安装件(1);所述安装件(1)的截面呈倒置的U形,并且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建锁强亚林蔡焕琴马相楠郭腾程岚齐梦张敏陈硕戎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