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用防汛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
技术介绍
在防洪防汛时,通常采用沙袋堆积成一道防洪防汛墙来阻挡洪水,但是现有技术中,沙袋叠加完成后,容易被冲倒,沙袋与沙袋之间存在间隙,而且只是简单的利用重力靠在一起,这种方式,一旦洪水冲击力增大,很容易便会冲垮。此外,现有的防汛箱相互之间连接不稳固,导致防汛墙整体抗衡性差,在阻挡洪水时,洪水的能量非常大,容易产生巨大的冲击,造成防汛箱被冲倒、冲散,后果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其构成的防汛墙整体抗衡性好,不易被洪水冲倒冲散。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防汛墙安装好后,其使用年限是现有技术中防汛墙的1.5倍。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墙,该防汛墙由多个防汛箱在竖直平面内成行和/或成列排布,每个防汛箱包括:防汛箱本体,其为轴向竖直设置的三棱柱结构,所述防汛箱本体的底部封闭、内部中空、顶部敞开;稳固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所述稳固撑机构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水利工程用防汛墙,其特征在于,该防汛墙由多个防汛箱在竖直平面内成行和/或成列排布,每个防汛箱包括:防汛箱本体,其为轴向竖直设置的三棱柱结构,所述防汛箱本体的底部封闭、内部中空、顶部敞开;稳固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所述稳固撑机构包括一个第一稳固撑和三个第二稳固撑,所述第一稳固撑包括轴向竖直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中央处的第一柱体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周围的三个第一撑片,三个第一撑片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所述防汛箱本体的三个内侧壁固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撑片之间设置一个第二稳固撑,每个第二稳固撑包括轴向竖直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的第二柱体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利工程用防汛墙,其特征在于,该防汛墙由多个防汛箱在竖直平面内成行和/或成列排布,每个防汛箱包括:防汛箱本体,其为轴向竖直设置的三棱柱结构,所述防汛箱本体的底部封闭、内部中空、顶部敞开;稳固撑机构,其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所述稳固撑机构包括一个第一稳固撑和三个第二稳固撑,所述第一稳固撑包括轴向竖直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中央处的第一柱体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柱体周围的三个第一撑片,三个第一撑片均竖直设置、且分别与所述防汛箱本体的三个内侧壁固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撑片之间设置一个第二稳固撑,每个第二稳固撑包括轴向竖直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的第二柱体和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柱体周围的三个第二撑片,三个第二撑片均竖直设置,其中一个第二撑片与所述第一柱体的外壁固接、剩余两个第二撑片分别与所述防汛箱本体的相邻两个内侧壁固接,其中,所述第一柱体和所述第二柱体的顶部均轴向设置有盲孔,所述第一柱体、所述第二柱体、三个第一撑片以及三个第二撑片将所述防汛箱本体内部分隔成九个容纳空间;卡固机构,其包括一块卡板、一对卡固轨道、一对卡固块,一块卡板竖直固设在所述防汛箱本体的其中一个侧棱上,并关于该侧棱对称,一对卡固轨道和一对卡固块位于所述卡板的两侧,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汛箱本体的外侧壁上,一对卡固轨道由上至下间隔设置,一对卡固轨道均为立方体实心块,其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防汛箱本体的侧棱,一对卡固轨道上均开设开口朝上的卡固槽,一对卡固块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四个抓地锥,每个抓地锥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圆柱体上部分和圆锥体下部分;多个沙袋,多个沙袋分别填充在九个容纳空间内;其中,与地面接触的防汛箱的四个抓地锥均插入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