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364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17
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采用上下两层的通道结构,上下层各有中心车道给直来直去车辆,上层两侧各有一辅桥,上有一机动车道,两非机动车道,原左车道上的车辆,现改为右车道过桥,到桥对面上止点,再沿旋转引桥下到从地面下沉两米的敞口通道,从桥下穿过,而由下层立交式通道右转弯上来的车辆又上了到辅桥旁分桥上去的引桥,过桥后直向而去,该引桥下面离地面3米,敞口车道2米上右转弯车辆的通道。使之都达成了要转到马路对面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各道口右转弯的车辆一者从分桥下与地面下沉2米的通道再过引桥下实现右转弯,一者从右边路口引桥上到分桥上去再下行穿过辅桥与旋转引桥下的通道实现右转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
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属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设施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十字路口的四个路口,四条左转弯要转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车,在经过十字路口时,是实行的交叉型转折,很容易与纵向来去和横向来去的车道上的车辆发生碰撞,为此交管部门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黄三色灯按一定时序通行来进行管控,即便暂时无车通过也要按灯控来执行,由此积累了非通行的等待时间,影响了行车效率而造成“堵车”,严重时已到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境地。加上人行,电瓶车和自行车的参入,塞堵现象就更加厉害。现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以及节假日外出旅游的时候,由多个十字路口灯控引起的等待叠加起来就会造成长达几小时的堵车,已成了城市交通中令人头疼的顽疾。十字路口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地段,绿灯亮了,你正要走过马路,这时一辆正在进行右转弯,即不过马路中线的车正向你驶来,让你很是心慌,能不能构建一种新的十字路口的建筑形式,和不同以往的通行模式来改变现在这种窘迫的现实,从而实现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机动车包括电瓶车、自行车都能各行其道,始终无需等待的无障碍的安全通行,无需红绿黄灯控管的理想境界呢?
技术实现思路
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采用上下两层的通道结构,上下层各有中心车道给直来直去车辆,上层中心车道两侧各有一辅桥,上有一机动车道,两非机动车道,原纵向路口上的左车道上的车辆,现改为右车道上辅桥到桥对面上止点,再沿旋转引桥下到从地面下沉两米的敞口通道,从桥下穿过;横向路口上现在由下层立交式通道右转弯上来的车辆也是原左车道上的车,又上了辅桥旁到分桥上去的引桥,车辆过桥后沿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搭建的桥下通道直向而去;该上分桥的引桥经敞口通道时就已离地面有3米,再加敞口通道下沉2米共5米,成了由辅桥下来往地面下沉两米的敞口通道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后一道通道。该车过此通道后逐渐上升回到地面,由此都达成了原左车道要想转到马路对面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各路口右转弯的车辆,一者从往地下下沉2米的敞口通道经上分桥的引桥末端的桥下右转,再经该引桥起端的桥下通过而实现右转弯;一者从右边路口引桥上到分桥上去,在下行时经分桥加宽了的非机动车道上往下走,再穿过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搭建的桥下通道实现右转弯;分桥上有人行通道,并有路面上来的楼梯相连,路面上有非机动车的地下通道和人行地下通道,从而达到了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无障碍通行的目的。本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的目的的实现,是依靠以下具体技术方案的实施而达成的:1、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采用十字路口的四个路口,原本要经过十字路口中线转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各路口的左转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都改到各自路口的右车道上去的方法,避免在十字路口交叉道路上停滯等待,而受红绿黄灯的时序管控,其技术特征是:通过在十字路口路面上的一纵线上架中心桥,上有直来直去各一车道或各两车道,中心桥两侧各架一辅桥,两辅桥右侧各架一分桥,五桥并列,其路面一横线上是下层立交式通道,它分来去直驶的各一车道或各两车道的中心车道,以及来去各一右转弯机动车道,一右转弯非机动车道,它们同其上的两辅桥上各自一右转弯机动车道,两右转弯非机动车道一样,都是原来各自路口上左转弯车道上的车,下层立交式通道上的右转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右边出口在上分桥的引桥跨过敞口式通道后上分桥,分桥上有一机动车道,和一非机动车道,另有一人行通道,其有从地面连接的上下楼梯,机动车和改道后的非机动车下分桥后在辅桥和右边旋转引桥搭建的下面有5.5米高的内空通道中经过,实现了原左转弯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辅桥上原左转弯现改为右转弯的一机动车道和两非机动车道上的车,上辅桥从下起点到上止点再转向右边旋转引桥将其机动车道引往离地面下沉2米的敞口式通道,经五桥离地面3米共有5米的桥下通过,再经分桥的引桥下通过,再上升回到路面也达到了原左转弯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其一非机动车从路面经非机动车地下通道也达此目的;另一非机动车靠分桥旁的路面走上了直去车道,纵向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在分桥下地面下沉2米的敞口式通道上通过,非机动车在地面通过,机动车经敞口式通道右转弯从下层立交式通道上分桥的引桥下通过,再逐渐上升回到路面,走上右转弯的道路;横向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由路口引桥上到桥底离地面6米处,再下到分桥下桥段被加宽了的非机动车车道上,往下经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下有5.5米内空高度的通道经过,实现了右转弯;人行通道分2路,一、在与路口原本就是实行右转弯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争道时,都有人行地下通道来实行规避,二、另有分桥上的人行通道的引渡而到了十字路口对面。从而实现了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取消红绿黄灯管控,无需等待,各行其道的目的。2、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其技术特征是:它有以下要点要遵循:桥面厚度1米至1.5米,系钢结构上铺钢筋水泥路面后再加盖沥青路面;辅桥在上止点终端时,桥下内空5.5米加桥面厚度1米至1.5米等于6.5米或7米,另加敞口式通道从地面往下下沉2米等于8.5米或9米总高度,桥全长228.8米;下层立交式通道下入口前要有20米长的向上坡度,坡度上顶横线有一横向泄水槽,使之减少路面雨水向下层立交式通道的灌注概率,下层立交式通道的两侧还要有排水管系,它与城市下水道管系相连,如在多雨或常下暴雨的城市,敞口式车道和下层立交式通道的出入口路段,都需安装半圆拱形遮雨罩;桥墩是两段桥身连接的搁放处,两段桥身之间要预留热膨胀间隙,桥墩与桥底面之间有强力弹簧垫圈以及将弹簧垫圈匝起来的内外金属定位套,内金属定位套四周用螺丝与桥底连接固定,外金属定位套四周用螺丝与桥墩顶面连接固定;有下水水管,夜间照明设备;整个下层立交式通道的四道桥墩墙每道厚2米;它们是中心车道两侧各一道,由辅桥右侧的旋转引桥下来的往地面下沉2米的敞口式通道右侧的各一道;辅桥右侧的旋转引桥上三条车道的路面上,都要辅若干条橡胶增阻防滑胶条,各车道之间有隔栏,桥两边有护栏性矮墙;下层立交式通道内,人行地下通道内,敞口式通道内,非机动车地下通道内,都要有照明通风设备,泄水沟渠和管系,下层立交式通道和敞口式通道都呈上宽下窄的形状,只有带斜坡的两侧护墙才坚固,但桥下面起桥墩作用厚2米的桥墩墙又要求是垂直立面型的;新十字路口除行车设施之外所形成的四块空地上应种植树木和植被,形成园林景观;由于十字路口所属的四条马路上车辆都不停,作为配套设施,各条马路上要有人行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以方便人们过马路。有益效果: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达到了人,车以及非机动车过十字路口时各行其道无需等待,不用红绿黄灯管控,不会形成堵车的理想境界,成功地解决了即车辆按红绿黄灯的固定时序来过十字路口,就是无车通行时也不得不停车仍按灯控时序进行而由此积淀停车等候时间而产生的“堵车”问题。同时解决了行人和非机动车过十字路口时,容易与各个朝向车道上实施右转弯,即不过十字中心线的车辆之间发生碰橦的问题,目前在十字路口等待时的车辆,一般是不会熄火的,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专利技术,采用上下两层的通道结构,上下层各有中心车道给直来直去车辆,上层中心车道两侧各有一辅桥,上有一机动车道,两非机动车道,原纵向路口上的左车道上的车辆,现改为右车道上辅桥到桥对面上止点,再沿旋转引桥下到从地面下沉两米的敞口通道,从桥下穿过;横向路口上现在由下层立交式通道右转弯上来的车辆也是原左车道上的车,又上了辅桥旁到分桥上去的引桥,车辆过桥后沿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搭建的桥下通道直向而去;该上分桥的引桥经敞口通道时就已离地面有3米,再加敞口通道下沉2米共5米,成了由辅桥下来往地面下沉两米的敞口通道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后一道通道。该车过此通道后逐渐上升回到地面,由此都达成了原左车道要想转到马路对面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各路口右转弯的车辆,一者从往地下下沉2米的敞口通道经上分桥的引桥末端的桥下右转,再经该引桥起端的桥下通过而实现右转弯;一者从右边路口引桥上到分桥上去,在下行时经分桥加宽了的非机动车道上往下走,再穿过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搭建的桥下通道实现右转弯;分桥上有人行通道,并有路面上来的楼梯相连,路面上有非机动车的地下通道和人行地下通道,其技术特征是:采用十字路口的四个路口,原本要经过十字路口中线转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各路口的左转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都改到各自路口的右车道上去的方法,避免在十字路口交叉道路上停滯等待,而受红绿黄灯的时序管控,其技术特征是:通过在十字路口路面上的一纵线上架中心桥,上有直来直去各一车道或各两车道,中心桥两侧各架一辅桥,两辅桥右侧各架一分桥,五桥并列,其路面一横线上是下层立交式通道,它分来去直驶的各一车道或各两车道的中心车道,以及来去各一右转弯机动车道,一右转弯非机动车道,它们同其上的两辅桥上各自一右转弯机动车道,两右转弯非机动车道一样,都是原来各自路口上左转弯车道上的车,下层立交式通道上的右转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右边出口在上分桥的引桥跨过敞口式通道后上分桥,分桥上有一机动车道,和一非机动车道,另有一人行通道,其有从地面连接的上下楼梯,机动车和改道后的非机动车下分桥后在辅桥和右边旋转引桥搭建的下面有5.5米高的内空通道中经过,实现了原左转弯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辅桥上原左转弯现改为右转弯的一机动车道和两非机动车道上的车,上辅桥从下起点到上止点再转向右边旋转引桥将其机动车道引往离地面下沉2米的敞口式通道,经五桥离地面3米共有5米的桥下通过,再经分桥的引桥下通过,再上升回到路面也达到了原左转弯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其一非机动车从路面经非机动车地下通道也达此目的;另一非机动车靠分桥旁的路面走上了直去车道,纵向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在分桥下地面下沉2米的敞口式通道上通过,非机动车在地面通过,机动车经敞口式通道右转弯从下层立交式通道上分桥的引桥下通过,再逐渐上升回到路面,走上右转弯的道路;横向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由路口引桥上到桥底离地面6米处,再下到分桥下桥段被加宽了的非机动车车道上,往下经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下有5.5米内空高度的通道经过,实现了右转弯;人行通道分2路,一、在与路口原本就是实行右转弯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争道时,都有人行地下通道来实行规避,二、另有分桥上的人行通道的引渡而到了十字路口对面。从而实现了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取消红绿黄灯管控,无需等待,各行其道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及方法,发明,采用上下两层的通道结构,上下层各有中心车道给直来直去车辆,上层中心车道两侧各有一辅桥,上有一机动车道,两非机动车道,原纵向路口上的左车道上的车辆,现改为右车道上辅桥到桥对面上止点,再沿旋转引桥下到从地面下沉两米的敞口通道,从桥下穿过;横向路口上现在由下层立交式通道右转弯上来的车辆也是原左车道上的车,又上了辅桥旁到分桥上去的引桥,车辆过桥后沿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搭建的桥下通道直向而去;该上分桥的引桥经敞口通道时就已离地面有3米,再加敞口通道下沉2米共5米,成了由辅桥下来往地面下沉两米的敞口通道上行驶的机动车辆的后一道通道。该车过此通道后逐渐上升回到地面,由此都达成了原左车道要想转到马路对面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各路口右转弯的车辆,一者从往地下下沉2米的敞口通道经上分桥的引桥末端的桥下右转,再经该引桥起端的桥下通过而实现右转弯;一者从右边路口引桥上到分桥上去,在下行时经分桥加宽了的非机动车道上往下走,再穿过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搭建的桥下通道实现右转弯;分桥上有人行通道,并有路面上来的楼梯相连,路面上有非机动车的地下通道和人行地下通道,其技术特征是:采用十字路口的四个路口,原本要经过十字路口中线转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各路口的左转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都改到各自路口的右车道上去的方法,避免在十字路口交叉道路上停滯等待,而受红绿黄灯的时序管控,其技术特征是:通过在十字路口路面上的一纵线上架中心桥,上有直来直去各一车道或各两车道,中心桥两侧各架一辅桥,两辅桥右侧各架一分桥,五桥并列,其路面一横线上是下层立交式通道,它分来去直驶的各一车道或各两车道的中心车道,以及来去各一右转弯机动车道,一右转弯非机动车道,它们同其上的两辅桥上各自一右转弯机动车道,两右转弯非机动车道一样,都是原来各自路口上左转弯车道上的车,下层立交式通道上的右转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右边出口在上分桥的引桥跨过敞口式通道后上分桥,分桥上有一机动车道,和一非机动车道,另有一人行通道,其有从地面连接的上下楼梯,机动车和改道后的非机动车下分桥后在辅桥和右边旋转引桥搭建的下面有5.5米高的内空通道中经过,实现了原左转弯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辅桥上原左转弯现改为右转弯的一机动车道和两非机动车道上的车,上辅桥从下起点到上止点再转向右边旋转引桥将其机动车道引往离地面下沉2米的敞口式通道,经五桥离地面3米共有5米的桥下通过,再经分桥的引桥下通过,再上升回到路面也达到了原左转弯到对面马路横向车道上去的目的,其一非机动车从路面经非机动车地下通道也达此目的;另一非机动车靠分桥旁的路面走上了直去车道,纵向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在分桥下地面下沉2米的敞口式通道上通过,非机动车在地面通过,机动车经敞口式通道右转弯从下层立交式通道上分桥的引桥下通过,再逐渐上升回到路面,走上右转弯的道路;横向路口右转弯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由路口引桥上到桥底离地面6米处,再下到分桥下桥段被加宽了的非机动车车道上,往下经辅桥与旋转引桥之间下有5.5米内空高度的通道经过,实现了右转弯;人行通道分2路,一、在与路口原本就是实行右转弯的机动车及非机动车争道时,都有人行地下通道来实行规避,二、另有分桥上的人行通道的引渡而到了十字路口对面。从而实现了城市大型十字路口人和车无障碍通行,取消红绿黄灯管控,无需等待,各行其道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大型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厚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锦虹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