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57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1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该产品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沿纵向延伸,所述主体杆上设有沿所述纵向排列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上设有一组或一组以上切刮组件;所述切刮组件包括:刮刀和切割刀片组,所述切割刀片组到所述前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刮刀到所述前端的距离;所述切割刀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杆上,所述切割刀片的顶端伸出至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外;所述刮刀包括固定连接到所述主体杆上的连接部以及板状的刮刀片体,所述刮刀片体表面垂直于所述纵向设置,且所述刮刀片体与所述主体杆之间形成有间隙。本申请的产品,使用先切后刮方式,提高了污垢的去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是工业设备中常用的部件,在多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石油开采领域,需要使用很多管道构成不同功能的系统。由于管道主要用于输送液体、固液混合体或气体,而这些被输送的物质在输送过程中会粘附在管道的内壁上,造成管道内壁结垢,管道内壁结垢会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降低生产效率,甚至会因结垢造成管道的完全阻塞,对实际生产作业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管道结构是开发过程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因结垢引起的遇阻会严重影响到投捞作业的正常生产,同时,油管内壁的水垢沉淀会引起管柱腐蚀,降低管柱的使用寿命,还会减小过流横截面积,增大注水阻力。为此,需要定期的去除管道内的结垢,以防止因管道中结垢而影响正常生产。在现有技术中,清除管道内结垢的方法是机械除垢,具体采用杆状的加重杆,并将加重杆伸入到管道内、同时直接顿击管道内的结垢,以将管道内壁上结垢破坏、剥落。但是,通过加重杆进行顿击时,只能清除加重杆顿击范围内的管道内的结垢,而加重杆顿击不到的一些区域的结垢则无法清除,且操作时,也无法保证整个管壁均被顿击到,导致现有技术中,管道内污垢的清除效果较差,且操作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是专用于管道内的除垢工具,通过将切刮组件安装在主体杆上,对管道内污垢进行切刮,从而有效清除管道内结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沿纵向延伸,所述主体杆上设有沿所述纵向排列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上设有一组或一组以上切刮组件;所述切刮组件包括:刮刀和切割刀片组,所述切割刀片组到所述前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刮刀到所述前端的距离;所述切割刀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杆上,所述切割刀片的顶端伸出至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外;所述刮刀包括固定连接到所述主体杆上的连接部以及板状的刮刀片体,所述刮刀片体表面垂直于所述纵向设置,且所述刮刀片体与所述主体杆之间形成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片为片状体,所述片状体所在平面沿所述纵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切割刀片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切割刀片均布在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上。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杆包括柱状体,所述周侧面为圆柱状的表面;所述主体杆为实心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杆的前端形成有锥形头部。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杆的后端设有用于与驱动部件相连的安装部。进一步地,所述刮刀片体为圆环状,所述圆环状的刮刀片体同轴套设在所述主体杆外,所述连接部为形成在所述刮刀片体内环上的凸柱,所述凸柱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圆环状的刮刀片体的内环与所述主体杆之间的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5mm。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杆上设有多个所述切刮组件,每组切刮组件的切割刀片组和刮刀的切割半径相同;且多个所述切刮组件的切割半径沿所述前端到后端的方向依次增大。进一步地,在每一组所述切刮组件中,所述切割刀片与所述刮刀之间的距离是所述切割刀片切割直径的3~5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通过在主体杆的周侧面上固定切刮组件,使切刮组件中的刮刀与切割刀片组相互配合,使用先切后刮方式,保证污垢的有效清除;并且,在刮刀的刮刀片体与主体杆之间形成间隙,可以实现刮削下来的污垢顺利排渣;与使用加重杆顿击方式除垢相比,能够提高除垢效果,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中连接部侧部边沿与刮刀片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B方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设有锥形头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中设有扶正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C方向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用于清理管道污垢的装置安装有三级切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杆,11-前端,12-后端,13-锥形头部,121-安装部;2-切割刀片,21-底端,22-顶端;3-刮刀,31-连接部,32-刮刀片体;4-扶正器,41-扶正器本体,42-扶正器连接件。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首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名词进行解释:本申请中所述“纵向”:是指沿着主体杆1的长度方向,换句话说,当主体杆1放入管道后,其与管道的端口垂直的方向即为纵向;“切割半径”:是指当主体杆1进行旋转时,带动切割刀片2和刮刀3进行旋转,切割刀片2与刮刀3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形面的半径;也就是说,当切割刀片2旋转时,切割刀片2的顶端22经旋转所形成的圆环的半径即为切割半径;当刮刀3旋转时,刮刀3的刮刀片体32的外缘经旋转所形成的圆环的半径即为切割半径;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图4为图1中B-B方向剖视图。如图1、2、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包括:主体杆1,主体杆1沿纵向延伸,主体杆1上设有沿纵向排列的前端11和后端12;主体杆1的周侧面上设有一组或一组以上切刮组件;切刮组件包括:刮刀3和切割刀片组,切割刀片组到前端11的距离大于刮刀3到前端11的距离;切割刀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切割刀片2,切割刀片2的底端21固定设置在主体杆1上,切割刀片2的顶端22伸出至主体杆1的周侧面外;刮刀3包括固定连接到主体杆1上的连接部31以及板状的刮刀片体32,刮刀片体32的表面垂直于纵向设置,且刮刀片体32与主体杆1之间形成有间隙。具体地,主体杆1可以选择与具体的管道结构相对应的结构,可选的,当管道为圆管时,主体杆1整体可以呈圆柱形,且主体杆1的横截面直径可以根据管道的内径来设定。但是,本申请的主体杆1并不仅限于圆柱形结构,也可以是其它横截面形状的柱体,例如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等;也有可能主体杆1的延伸方向整体呈直线,但具体不同段之间具有一定弯曲,例如小幅度的波浪形状结构,只要能够保证主体杆1在管道内可以沿纵向延伸的一个轴旋转即可;主体杆1上设有沿纵向排列的前端11和后端12,也就是说,一个主体杆1上的一端作为前端11,另一端作为后端12;在使用时,主体杆1的前端11首先放入到管道内,也就是说,主体杆1的前端11首先碰触到污垢进行污垢的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沿纵向延伸,所述主体杆上设有沿所述纵向排列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上设有一组或一组以上切刮组件;所述切刮组件包括:刮刀和切割刀片组,所述切割刀片组到所述前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刮刀到所述前端的距离;所述切割刀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杆上,所述切割刀片的顶端伸出至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外;所述刮刀包括固定连接到所述主体杆上的连接部以及板状的刮刀片体,所述刮刀片体表面垂直于所述纵向设置,且所述刮刀片体与所述主体杆之间形成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杆,所述主体杆沿纵向延伸,所述主体杆上设有沿所述纵向排列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上设有一组或一组以上切刮组件;所述切刮组件包括:刮刀和切割刀片组,所述切割刀片组到所述前端的距离大于所述刮刀到所述前端的距离;所述切割刀片组包括至少一个切割刀片,所述切割刀片的底端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杆上,所述切割刀片的顶端伸出至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外;所述刮刀包括固定连接到所述主体杆上的连接部以及板状的刮刀片体,所述刮刀片体表面垂直于所述纵向设置,且所述刮刀片体与所述主体杆之间形成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片为片状体,所述片状体所在平面沿所述纵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刀片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切割刀片均布在所述主体杆的周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清除管道污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杆包括柱状体,所述周侧面为圆柱状的表面;所述主体杆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万林王茹沈克兵魏瑞龙何永伟邓智磊张云杰李忠喜熊庆勇公学成贾耀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