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封堵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404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封堵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装置,涉及管道和楼板密封技术领域,包括两个互相配合使用的半套筒和两个配合使用的半顶筒;所述半套筒的两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通孔,两半套筒通过设置在通孔内的螺栓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半套筒设有与管道配合的内腔A,所述内腔A的顶端设有内嵌的螺纹槽;所述半顶筒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两所述半顶筒通过底端的外螺纹设置在两半套筒内腔顶端的螺纹槽内,所述半顶筒设有与管道配合的内腔B,所述半顶筒的顶端设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仅需1人在楼下操作,便可轻松安装和拆模;产品价格低廉,节省大量人工开支,一次购买,反复使用,长期省钱;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封堵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和楼板密封
,特别是一种用于封堵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城乡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给排水管道安装中管道预留洞封堵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传统的预留洞封堵工序采用铁丝吊胶合板(挤塑板),但是铁丝吊胶合板方式存在诸多缺陷:1、施工人数必须2-3人楼上楼下配合,进行安装和拆模,安装一套至少花费5分钟以上;2、拆完模板后楼板底面凸凹不平,混凝土错台(突出楼板底面)漏浆,污染管道墙壁,需人工后期清理凿磨,稍有不慎就会伤及管道;3、防水性能差,上下层间必须以铁丝连接,拆模时机把握不好会引起铁丝松动,造成渗水隐患,若返工更为浪费人力物力;4、施工不便,人工制模、安装、拆模时复杂、繁琐、费时费力;5、经济效益差,传统模板制作、安装、后期清理消耗大量安装成本,需要专业分包队反复购买材料,重复制作,不仅浪费材料,而且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低劣,增加企业隐性成本,不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替代陈旧粗糙的施工方法,以达到减少人工、材料成本,并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设计了一种用于封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封堵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互相配合使用的半套筒和两个配合使用的半顶筒;所述半套筒的两端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上设有通孔(12),两所述半套筒通过设置在通孔(12)内的螺栓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半套筒设有与管道配合的内腔A(13),所述内腔A(13)的顶端设有内嵌的螺纹槽(14);所述半顶筒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21),两所述半顶筒通过底端的外螺纹(21)设置在两半套筒内腔顶端的螺纹槽(14)内,所述半顶筒设有与管道配合的内腔B(22),所述半顶筒的顶端设有固定板(23),两所述固定板(23)包覆在管道上后形成用于遮挡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带有通孔(1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封堵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互相配合使用的半套筒和两个配合使用的半顶筒;所述半套筒的两端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上设有通孔(12),两所述半套筒通过设置在通孔(12)内的螺栓固定在管道上,所述半套筒设有与管道配合的内腔A(13),所述内腔A(13)的顶端设有内嵌的螺纹槽(14);所述半顶筒的底端外侧设有外螺纹(21),两所述半顶筒通过底端的外螺纹(21)设置在两半套筒内腔顶端的螺纹槽(14)内,所述半顶筒设有与管道配合的内腔B(22),所述半顶筒的顶端设有固定板(23),两所述固定板(23)包覆在管道上后形成用于遮挡管道与楼板间缝隙的带有通孔(12)的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卢志东杜彦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