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21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覆盖在地基(1)上的细砂隔水层(2),细砂隔水层(2)上铺设有堆载体(3),若干根横竖对齐相对布置的塑料排水板(4),每根塑料排水板(4)的一端插入地基(1)中,另一端穿过细砂隔水层(2)插入堆载体(3)中,细砂隔水层(2)位于所述塑料排水板(4)的外周开有导水环槽(5),滤水装置(6),通过连通管(7)与所述导水环槽(5)连通,在所述导水环槽(5)的槽内还放置有环形挡泥板(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安全可靠地对地基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基处理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基处理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基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软土地区分布较广。其特点为:含水量大、强度低、压缩性大,难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工程项目不得不在软土地基上施工。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否则将引起大沉降甚至引起破坏。而堆载预压法是指在饱和软土地基上施加荷载后,孔隙水被缓慢排出,孔隙体积随之缩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同时随着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逐渐提高,地基土强度逐渐增长,达到预定标准后再卸载,使地基土压实、沉降、固结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已在国内港口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机场跑道建设等地基处理工程中大量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与客观的经济效益,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中国专利201320305463.X公开了一种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结构,这样的结构虽然能够实现最基本的堆载预压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是有一系列的不足,首先堆载体很容易掉入排水沟内,这样就容易造成排水沟的淤积,同时,软土地基上排出的水后期也难以清理,不利于后期工程的继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地基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覆盖在地基(1)上的细砂隔水层(2),所述细砂隔水层(2)上铺设有堆载体(3),若干根横竖对齐相对布置的塑料排水板(4),每根塑料排水板(4)的一端插入地基(1)中,另一端穿过细砂隔水层(2)插入堆载体(3)中,所述细砂隔水层(2)位于所述塑料排水板(4)的外周开有导水环槽(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滤水装置(6),滤水装置(6)通过连通管(7)与所述导水环槽(5)连通,在所述导水环槽(5)的槽内还放置有环形挡泥板(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基处理结构,包括:覆盖在地基(1)上的细砂隔水层(2),所述细砂隔水层(2)上铺设有堆载体(3),若干根横竖对齐相对布置的塑料排水板(4),每根塑料排水板(4)的一端插入地基(1)中,另一端穿过细砂隔水层(2)插入堆载体(3)中,所述细砂隔水层(2)位于所述塑料排水板(4)的外周开有导水环槽(5),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滤水装置(6),滤水装置(6)通过连通管(7)与所述导水环槽(5)连通,在所述导水环槽(5)的槽内还放置有环形挡泥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装置(6)包括沉淀滤水腔(13)和细滤腔(14),所述沉淀滤水腔(13)的腔体底部设有沉淀斜坡(15),腔体侧壁位于沉淀斜坡(15)的坡顶处开有沉淀水入口(16),坡底处开有沉淀水出口(17),连通管(7)的一端与导水环槽(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沉淀水入口(16)连通,沉淀斜坡(15)的坡面靠近沉淀水出口(17)处设有过滤网(18),所述细滤腔(14)具有过滤腔(25),该过滤腔(25)开有与沉淀水出口(17)相通的过滤腔进水口(25-1),过滤腔(25)内具有过滤篮(26),过滤腔(25)的上端具有封盖(27),压杆(36)穿过所述封盖(27)进入到过滤腔(25)的内腔中,压杆(36)位于过滤腔(25)腔体内的一端具有压盘(28),压盘(28)的外周具有橡胶圈(29),橡胶圈(29)与过滤篮(26)的内壁相贴合,压盘(28)上开有过滤孔组(30),过滤腔(25)的外壁设有气缸(32),压杆(36)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板(33)安装在气缸(32)的端部,过滤篮(26)的上端端部具有把手(37),过滤腔(25)的底部设有保护块(34),过滤篮(26)放置在保护块(34)上,过滤篮(26)的上端具有标尺(35),标尺(35)穿过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河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