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21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包括垫板、支撑座和冲击夯本体,垫板上固定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导轨,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支架和配重块,延伸支架的上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支撑臂和下调节杆,延伸支架上垂直固定设置有立柱,立柱的上端也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上调节杆,支撑臂的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架,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的自由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限位支撑架的上下两端,限位支撑架内部设置有通槽,冲击夯本体的两侧处置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杆,且支杆上下平行设置有两组,支杆的外延端头处通过轴承连接设置有导向滚轮,冲击夯本体通过导向滚轮滚动连接在限位支撑架的通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夯实设备,具体为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属于路基压实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路基两侧的路边斜坡常常是最容易忽略和重要的部分,路边斜坡的夯实度不合格,易导致承压能力降低,造受压溃散,破坏道路结构,并向路中间蔓延,现有的夯实设备只适用于水平面的夯实操作,针对斜面并无有效的夯实设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包括垫板、支撑座和冲击夯本体,所述垫板上固定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导轨,所述支撑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支架和配重块,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滑动座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支架的上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支撑臂和下调节杆,所述延伸支架上垂直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也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上调节杆,所述支撑臂的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架,所述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的自由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限位支撑架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支撑架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冲击夯本体的两侧处置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杆,且支杆上下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杆的外延端头处通过轴承连接设置有导向滚轮,所述冲击夯本体通过导向滚轮滚动连接在限位支撑架的通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调节杆和上调节杆均是由一个螺纹内套管以及其两端螺纹连接的两个丝杆组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延伸支架上的两个支撑臂之间设置有横拉杆,且横拉杆两端焊接固定在支撑臂的中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扶杆,所述滑动座的内部且位于两个导轨之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行走轮。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冲击夯本体安装在限位支撑架上,调节上调节杆和下调节杆使得夯板与坡面平行,启动冲击夯,冲击夯本体在限位支撑架的支撑下,沿限位支撑架的方向对斜坡进行夯实,利用扶杆推动支撑座移动,从而实现对路边斜坡的夯实操作,整个装置无需人工把持控制冲击夯本体,实现对路边斜坡的夯实操作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增加了使用范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的限位支撑架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的垫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垫板;2-支撑座;3-导轨;4-延伸支架;5-配重块;6-冲击夯本体;7-支杆;8-下调节杆;9-上调节杆;10-限位支撑架;11-立柱;12-扶杆;13-滑动座;14-支杆;15-导向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包括垫板1、支撑座2和冲击夯本体6,所述垫板1上固定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导轨3,所述支撑座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支架4和配重块5,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动座13,所述支撑座2通过滑动座13与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支架4的上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支撑臂7和下调节杆8,所述延伸支架4上垂直固定设置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的上端也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上调节杆9,所述支撑臂7的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架10,所述上调节杆9和下调节杆8的自由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限位支撑架10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支撑架10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冲击夯本体6的两侧处置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杆14,且支杆14上下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杆14的外延端头处通过轴承连接设置有导向滚轮15,所述冲击夯本体6通过导向滚轮15滚动连接在限位支撑架10的通槽内。将冲击夯本体6两侧的导向滚轮15滚动连接在限位支撑架10的通槽内,并同时调节上调节杆9和下调节杆8,调节夯板与斜坡面的平行度,启动冲击夯本体6,在限位支撑架10的支撑下,沿限位支撑架10的方向对斜坡进行夯实,如图3,垫板1至少设置有两组,并且导轨3通过斜切面结构进行交替对接连接,缩小结构体积。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调节杆8和上调节杆9均是由一个螺纹内套管以及其两端螺纹连接的两个丝杆组成,转动螺纹内套管即可调节控制两端的丝杆伸缩长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延伸支架4上的两个支撑臂7之间设置有横拉杆,且横拉杆两端焊接固定在支撑臂7的中部,保持冲击夯本体6运动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2上设置有扶杆12,所述滑动座13的内部且位于两个导轨3之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行走轮,减少摩擦阻力,滑动座13与导轨3可采用燕尾槽式连接结构,稳定性好。本技术工作流程和优点:该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通过将冲击夯本体6安装在限位支撑架10上,调节上调节杆9和下调节杆8使得夯板与坡面平行,启动冲击夯,冲击夯本体6在限位支撑架10的支撑下,沿限位支撑架10的方向对斜坡进行夯实,利用扶杆12推动支撑座2移动,从而实现对路边斜坡的夯实操作,整个装置无需人工把持控制冲击夯本体6,实现对路边斜坡的夯实操作的同时降低劳动强度,并且具有一定的调节范围,增加了使用范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包括垫板(1)、支撑座(2)和冲击夯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上固定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导轨(3),所述支撑座(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支架(4)和配重块(5),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动座(13),所述支撑座(2)通过滑动座(13)与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支架(4)的上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支撑臂(7)和下调节杆(8),所述延伸支架(4)上垂直固定设置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的上端也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上调节杆(9),所述支撑臂(7)的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架(10),所述上调节杆(9)和下调节杆(8)的自由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限位支撑架(10)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支撑架(10)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冲击夯本体(6)的两侧处置对称固定设置有支杆(14),且支杆(14)上下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杆(14)的外延端头处通过轴承连接设置有导向滚轮(15),所述冲击夯本体(6)通过导向滚轮(15)滚动连接在限位支撑架(10)的通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边斜坡用夯实装置,包括垫板(1)、支撑座(2)和冲击夯本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1)上固定设置有两条互相平行的导轨(3),所述支撑座(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延伸支架(4)和配重块(5),所述支撑座(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滑动座(13),所述支撑座(2)通过滑动座(13)与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延伸支架(4)的上端和中部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支撑臂(7)和下调节杆(8),所述延伸支架(4)上垂直固定设置有立柱(11),所述立柱(11)的上端也通过销轴活动连接设置有上调节杆(9),所述支撑臂(7)的端头处固定设置有限位支撑架(10),所述上调节杆(9)和下调节杆(8)的自由端分别通过销轴活动连接限位支撑架(10)的上下两端,所述限位支撑架(10)内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徐志伟黄勇陶祥令鲍英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