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晶态Cu-B-N-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尤其涉及到非晶态Cu-B-N-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氯化氢(HCl)是一种有毒气体,即便短时间暴露在其中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接触氯化氢气体后产生的症状主要有: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张以及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并且皮肤直接接触会出现大量的粟粒样红色小丘疹而呈潮红痛热。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氯化氢气体,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碍及牙齿酸蚀症。吸入氯化氢气体后会引起鼻炎、鼻中隔穿孔、牙糜烂、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导致头痛和心悸、有窒息感。同时,长期接触低浓度氯化氢气体会使得皮肤干燥并变土色,也会导致引起咳嗽、头痛、失眠、呼吸困难、心悸亢进、胃剧痛等症状。因此,实时监测和检测HCl的泄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Au/FeOCl、卤化物-卤酸盐电解质溶液和聚合物这些材料,已被研究作为用于实时监测HCl的传感材料。然而,对于实际应用而言,还需要开发更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传感材料。最近,有研究发现Cu-B是一种高性能的H2S传感材料。同时,碱性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态Cu‑B‑N‑H纳米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40mL的25%NH3•H2O溶液与10mL氯化铜(0.0085mol)混合以形成Cu(NH3)42+络合物;2)然后,在298K、氩气氛下,加入34mL的1.0 mol.L−1 NH3BH3水溶液;3)在等离子体下反应15min过后,收集产品;4)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用乙醇洗涤3次,最后,将样品在60 ℃下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态Cu-B-N-H纳米材料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40mL的25%NH3•H2O溶液与10mL氯化铜(0.0085mol)混合以形成Cu(NH3)42+络合物;2)然后,在298K、氩气氛下,加入34mL的1.0mol.L−1NH3BH3水溶液;3)在等离子体下反应15min过后,收集产品;4)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然后用乙醇洗涤3次,最后,将样品在60℃下干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态Cu-B-N-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氯化铜量为00085mo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态Cu-B-N-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H3•H2O的量为40m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态Cu-B-N-H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NH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