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聚氨酯发泡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16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聚氨酯发泡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说聚氨酯发泡层中和/或面层有网状加强层。(*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是对聚氨酯复合保温板材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抗折、抗弯、抗压强度高的聚氨酯复合板材。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97230945、98228503公开的两面层为铝箔,中间为硬质聚氨酯发泡层的复合保温板材,用作空调系统风管。这种主要由聚氨酯发泡层组成的保温板材,强度和硬度相对较低,使用范围狭窄,只能作空调风管使用。中国专利01254296公开的泡沫保温板,采用在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或聚氨酯泡沫保温板两面复合玻璃纤维增强氯氧化镁水泥板,虽然提高了板材强度,但较大增加了板材重量,用于建筑,增加了负荷,另外由于面层板为水泥板,在使用中易产生粉尘污染,面层板粗糙,不能用作装饰用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强度大,硬度高的聚氨酯发泡复合板。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层美观,结构强度大的聚氨酯发泡复合板。技术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在聚氨酯发泡层中设置网状加强层,从而提高发泡板整体结构强度。具体说,技术聚氨酯发泡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说聚氨酯发泡层中和/或面层有网状加强层。技术所说网状加强层,可以是塑料网片、金属网片、玻璃纤维网片、尼龙网、纸质网等交错的网状物。它可以设置在聚氨酯发泡层中,也可以设置在发泡面层。其中尤以设置在发泡层中为优,在聚氨酯发泡过程中可以形成整体,而不会造成分层剥离,具有永久的结构强度。根据强度需要,网状层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多层。技术第二目的实现,可以在聚氨酯发泡层表面再复合有柔性面层,所说柔性面层可以是铝箔、布、装饰纸、塑料薄膜等薄层柔性材料。技术由于在聚氨酯发泡层中间和/或表面增加网状加强层,不仅大大提高了聚氨酯发泡板的结构强度,经测试抗折强度可提高5倍以上,抗压强度可提高3倍以上,大大拓宽了聚氨酯发泡板的使用范围,可以作空调通风管,也可以作其他装饰装璜、家俱材料、轻质墙体材料等;而且采用网格增强层,有利于网格两面的聚氨酯的渗透交联,不易分层,强度均匀,强度高,整体强度好。以下结合三个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技术结构,但实施例不是对技术具体结构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技术聚氨酯复合板1,在发泡层中有一(或二)层玻璃纤维网2。实施例2参见图2,如前述,在聚氨酯发泡板两面,分别复合有铝箔饰面层3。实施例3如前述,两面层材料还可以为其他柔性饰面材料。实施例4如实施例1,网状加强层还可以设置在面层。权利要求1.一种聚氨酯发泡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说聚氨酯发泡层中和/或面层有网状加强层。2.根据要求1所述聚氨酯发泡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网状加强层设于发泡板中间。3.根据要求1或2所述聚氨酯发泡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说聚氨酯发泡面层有柔性饰面层。4.根据要求3所述聚氨酯发泡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说柔性饰面层为饰纸或铝箔。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对聚氨酯复合保温板材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抗折、抗弯、抗压强度高的聚氨酯复合板材,其特征是聚氨酯发泡层中和/或面层有网状加强层。本技术由于设置网状加强层,不仅大大提高了聚氨酯发泡板的结构强度,经测试抗折强度可提高5倍以上,抗压强度可提高3倍以上,大大拓宽了聚氨酯发泡板的使用范围,可以作空调通风管,也可以作其他装饰装璜、家俱材料、轻质墙体材料等;而且采用网格增强层,有利于网格两面的聚氨酯的渗透交联,不易分层,强度均匀,强度高,整体强度好。文档编号E04C2/284GK2656524SQ20032012056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徐斌, 赵永德, 王静飞 申请人:江苏德威节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赵永德王静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威节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