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296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该系统包括:输电端和受电端,其中,输电端包括: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和输电基板;输电控制器,用于控制输电端输出电能;受电端包括:磁吸受电复合线圈,用于与磁吸充电复合线圈产生磁吸力;伸缩装置和受电基板;电控制器,用于控制伸缩装置伸长以靠近输电端,使得在磁吸受电复合线圈和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吸合后,接收输电端输出的电能。该系统通过利用电磁吸力和创新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伸缩式和非接触式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车辆充电形式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电动车停车充电时,需要将车停在充电桩旁,并且将充电线与车辆充电口对准,由机械和电气的连接来保证充电电流;第二种,在电动车停车充电时,需要将电动车停在充电桩附近,其中,附近表示的距离是电动车无线可接收的预设范围内,但在相关技术中,即便是在预设范围内,依然会因为充电电流小,而无法满足电动车充电需要。在相关技术中,车辆和充电桩之间充电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由于充电桩固定,导致充电受到一定限制,便捷性较差;第二,无法有效实现无线充电,实用性较差;第三,一旦车辆没电,且无法到达充电桩位置,则需要拖车拖动车辆,大大降低用户体验。以上的所有缺点表明,现阶段的电动车辆充电依然没有达到用户需求,该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电磁吸力和创新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伸缩式和非接触式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包括:系统包括输电端和受电端,其中,所述输电端包括: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和输电基板;输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输电端输出电能;所述受电端包括:磁吸受电复合线圈,用于与所述磁吸充电复合线圈产生磁吸力;伸缩装置和受电基板;受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装置伸长以靠近所述输电端,使得在所述磁吸受电复合线圈和所述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吸合后,接收所述输电端输出的电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通过利用电磁吸力和创新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伸缩式和非接触式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同时还以智能控制实现了车辆行进中充电,充分满足了充电车充电的需要,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电端设置于充电设备上。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和充电车辆。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电端设置于待充电车辆的前端。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电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待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所述待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和所述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控制所述伸缩装置伸缩。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受电控制器还用于获取所述输电端和所述受电端的当前距离,以在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伸缩装置伸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装置的伸长量满足所述磁吸受电复合线圈和所述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吸合。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电基板弹性的材料为弹性变形材料,以产生轻微变形使得与所述磁吸受电复合线圈避免碰撞或摩擦。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的简图,其中,a图为输电端,b图为受电端;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车-充电桩充电的固定充电应用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两辆电动车之间行进时充电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100-输电端、101-磁吸充电复合线圈、102-输电基板、103-输电控制器、200-受电端、201-磁吸受电复合线圈、202-伸缩装置、203-受电基板和204-受电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进行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10包括:输电端100和受电端200。其中,输电端100包括磁吸充电复合线圈101、输电基板102和输电控制器103。受电端200包括磁吸受电复合线圈201、伸缩装置202、受电基板203和受电控制器2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系统10通过利用电磁吸力和创新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伸缩式和非接触式充电,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为输电端与受电端系统的简约示意图,其中,在a)图的输电端中,输电控制器103与磁吸充电复合线圈101相连,输电基板102处于输电控制器103与磁吸充电复合线圈101底部;在b)图的受电端中,吸受电复合线圈201与受电基板203依靠伸缩装置202连接,受电控制器204在受电基板203底部。其中,输电控制器103用于控制输电端100输出电能;磁吸受电复合线圈201用于与磁吸充电复合线圈101产生磁吸力;受电控制器204用于控制伸缩装置202伸长以靠近输电端100,使得在磁吸受电复合线圈201和磁吸充电复合线圈101吸合后,接收输电端100输出的电能。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输电端100可以设置于充电设备上。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设备可以包括充电桩和充电车辆。简言之,在充电设备为充电桩时,将输电端设置于充电桩上,从而车辆无需十分靠近充电桩,降低停车限制,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方便和更好的体验度。另外,在充电设备为充电车辆时,电动车辆可以在行驶过程中,进行两车甚至多车间的电量续航,增加了车辆充电的便捷性及实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度。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输电基板102弹性的材料为弹性变形材料,以产生轻微变形使得与磁吸受电复合线圈201避免碰撞或摩擦。具体地,如果输电基板为硬性材料,容易在准备充电的过程中,造成车体与输电基板的碰撞彼此损坏,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板采用变形能力强的柔性材料,如弹性变形材料,从而减轻在准备充电时,车辆速度无法准确把控,所造成接触或碰撞的损坏程度,且提高了安全性。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受电端200设置于待充电车辆的前端。需要说明的是,受电端可以理解为电动车辆连接充电桩或充电车辆的元件,且受电端安装在充电车辆的前端,给予用户可观测的视野,方便用户调整位置停靠充电和/或行驶充电,操控性简单化,使得用户能够更精准地与输电端相连接,减少不必要的碰撞发生。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伸缩装置202的伸长量满足磁吸受电复合线圈和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吸合。可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受电控制器204还可以用于获取待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和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并根据待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和充电车辆的当前车速控制伸缩装置202伸缩。举例而言,假设待充电车辆为A车,即电量不足的车辆,充电车辆为B车,即为A车充电的车辆,当A车处于行驶状态或静止状态且电量不足时,A车可以向B车发送充电请求,当B车抵达A车附近后,A车的受电控制器将会获取A车与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输电端和受电端,其中,所述输电端包括: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和输电基板;输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输电端输出电能;所述受电端包括:磁吸受电复合线圈,用于与所述磁吸充电复合线圈产生磁吸力;伸缩装置和受电基板;受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装置伸长以靠近所述输电端,使得在所述磁吸受电复合线圈和所述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吸合后,接收所述输电端输出的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输电端和受电端,其中,所述输电端包括: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和输电基板;输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输电端输出电能;所述受电端包括:磁吸受电复合线圈,用于与所述磁吸充电复合线圈产生磁吸力;伸缩装置和受电基板;受电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伸缩装置伸长以靠近所述输电端,使得在所述磁吸受电复合线圈和所述磁吸充电复合线圈吸合后,接收所述输电端输出的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端设置于充电设备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桩和充电车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伸缩对接感应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端设置于待充电车辆的前端。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永昌麻泽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