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64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三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的上方,且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上;其中,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至少一夹紧机构,以通过至少一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在第二支撑架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能够将工件锁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能够自动翻转该工件,无需人工操作,操作简单,且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特别涉及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已成为技术潮流,而自动化生产线是一种自流式的生产加工设备,无论轻工业还是重工业,对于自动化生产线都有着较高的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商采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各种产品或设备,因此自动化生产线在各个厂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自动化生产线适用于传输工件,而为了提高工件的质量,需要操作人员对工件进行检查。目前,传统的方式中,操作人员需要对工件的两面都进行检测,即先检查工件的一面,然后再通过人工翻转以检查工件的另一面。然而,对一些重量及面积大的工件,需要至少2名操作人员进行翻转以检查工件的另一面,操作困难,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能够自动翻转工件,无需人工操作,操作简单,且工作效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其中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其中第三支撑柱分别与第二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的上方,且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上;其中,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至少一夹紧机构,以通过至少一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在第二支撑架上。其中,至少一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一夹紧板和与第一夹紧板铰接设置的第二夹紧板,其中第一夹紧板朝向第二夹紧板的一侧端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夹紧板朝向第一夹紧板的一侧端设有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有用于卡置工件的卡置槽。其中,第一夹紧板朝外的一侧面延伸设有第一延伸板,第二夹紧板朝外的一侧面延伸设有第二延伸板,其中第二延伸板铰接设置在第一延伸板上,以通过第二延伸板带动第二夹紧板转动。其中,第一延伸板远离第一夹紧板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气缸,第二延伸板远离第二夹紧板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气缸的第一伸缩杆连接,且第二延伸板与第一延伸板铰接的位置处于第二延伸板的一端和第二延伸板的另一端之间,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铰接的位置处于第一延伸板的一端和第一延伸板的另一端之间。其中,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第一延伸板与第二延伸板铰接的位置的下方,且第二延伸板与第二夹紧板连接的位置处于第二延伸板与第一延伸板铰接的位置的上方。其中,第一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设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朝向第一支撑架的另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二延伸部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中穿设有第一转动轴,以使得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上。其中,还包括第二驱动气缸,其中第二驱动气缸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的壳体和可伸缩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上,以通过第二驱动气缸驱动第二支撑架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一端转动。其中,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朝向第一支撑架的另一侧面设置有连接部,第二伸缩杆的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在连接部上,且壳体远离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三支撑柱的位置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其中第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其中第三支撑柱分别与第二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第三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的上方,且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上;其中,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一支撑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至少一夹紧机构,以通过至少一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在第二支撑架上。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能够将工件锁定在第二支撑架上并能够自动翻转该工件,无需人工操作,操作简单,且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翻转设备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的第一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的第二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该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包括第一支撑架10、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第二支撑架15、至少一夹紧机构16和第二驱动气缸17。第一支撑柱1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上。第二支撑柱1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上,其中第二支撑柱12与第一支撑柱11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柱1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上,其中第三支撑柱13分别与第二支撑柱12和第一支撑柱11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15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和第三支撑柱13远离第一支撑架10的一端的上方,且第二支撑架15的一侧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远离第一支撑架10的一端上。应理解,本实施的翻转设备还包括第四支撑柱14,第四支撑柱14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0上,其中第四支撑柱14分别与第三支撑柱13、第二支撑柱12和第一支撑柱11间隔设置。当然,第二支撑架15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1、第二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3和第四支撑柱14远离第一支撑架10的一端的上方,且第二支撑架15的一侧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远离第一支撑架10的一端上。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架10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两侧端。第二支撑架15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四支架、第五支架和第六支架,其中第一支架和第四支架对应设置,第二支架和第五支架对应设置,第三支架和第六支架对应设置。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的两侧端,第三支撑柱13和第四支撑柱14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中,即第一支撑柱11和第二支撑柱12的一端设置在第五支架的两侧端,第三支撑柱13和第四支撑柱14的一端分别设置在第四支架和第六支架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10和第二支撑架15可为支撑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11远离第一支撑架10的一端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支撑柱11远离第一支撑架10的一端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设有第二通孔,其中第二支撑架15的一侧端朝向第一支撑架10的另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03和第二延伸部104,第一延伸部103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二延伸部104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柱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三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至少一夹紧机构,以通过所述至少一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用的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其中所述第三支撑柱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柱间隔设置;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和所述第三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面设置有用于夹紧工件的至少一夹紧机构,以通过所述至少一夹紧机构将工件夹紧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的第一夹紧板和与所述第一夹紧板铰接设置的第二夹紧板,其中所述第一夹紧板朝向所述第二夹紧板的一侧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夹紧板朝向所述第一夹紧板的一侧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形成有用于卡置工件的卡置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板朝外的一侧面延伸设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二夹紧板朝外的一侧面延伸设有第二延伸板,其中所述第二延伸板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板上,以通过所述第二延伸板带动第二夹紧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一夹紧板的一端设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二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二夹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第一伸缩杆连接,且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铰接的位置处于所述第二延伸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延伸板的另一端之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黎越智能技术研究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