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彦珍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43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回收废液,且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的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包括有处理框、收液框、过滤网、刮料板、第一滑块、拉线、第一弹性件、滑轨、安装框、电动绕线轮、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细料破碎刀、固定板、电机、粗料破碎刀、药瓶放置框和进料斗;处理框一侧中部开有出料孔,另一侧底部开有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便于回收废液,且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药用塑料瓶是吹塑加工成型的塑料瓶,用来包装药品,药液,溶剂,化学试剂的塑料容器。药用塑料瓶一般采用PE、PP、PET等材质,具有不易破损、密封性能好、防潮、卫生,符合药品包装的特殊要求等优点,可不经清洗、烘干既可直接用于药品包装,是一种优良的药用包装容器。药用塑料瓶在使用后容易残留有废液,废液可能含有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直接输送出去可能会污染环境,因此需对废液进行有效回收,现有的药用塑料瓶处理装置,一般直接将含有废液的药用塑料瓶直接破碎,再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这样废液依然容易残留在破碎的药用塑料瓶上,不便于对废液进行回收,并且现有的药用塑料瓶处理装置操作复杂,不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便于回收废液,且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的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药用塑料瓶处理装置不便于回收废液,且不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回收废液,且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的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包括有处理框、收液框、过滤网、刮料板、第一滑块、拉线、第一弹性件、滑轨、安装框、电动绕线轮、第一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齿轮、细料破碎刀、固定板、电机、粗料破碎刀、药瓶放置框和进料斗;处理框一侧中部开有出料孔,另一侧底部开有通孔,处理框上部两侧均嵌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且第一轴承座位于第二轴承座下方;进料斗固接于处理框顶部中侧;药瓶放置框嵌于处理框顶部两侧,且药瓶放置框底部开有瓶口放置孔;第一转轴枢接于第一轴承座;第一齿轮固接于第一转轴端部,且位于处理框外侧;第二转轴枢接于第二轴承座;第二齿轮固接于第二转轴端部,且位于处理框外侧,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细料破碎刀均布于第一转轴外侧,且位于处理框内;粗料破碎刀均布于第二转轴外侧,且位于处理框内;固定板固接于处理框远离第一齿轮的侧部;电机固接于固定板顶部,且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转轴远离第二齿轮的端部传动连接;过滤网固接于处理框内下部;滑轨嵌于处理框内后壁,且位于过滤网、第一转轴之间;刮料板通过第一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滑轨内侧壁连接;安装框固接于处理框靠近出料孔的侧部,且安装框底部开有排料孔;电动绕线轮固接于安装框远离处理框的侧部;拉线一端与电动绕线轮绕接,另一端贯穿安装框与第一滑块侧部连接;收液框放置于处理框内底部。进一步的,该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还包括有出料斗、第一蝶形螺栓、第一螺母、第一夹板、回收袋、第二蝶形螺栓、第二螺母和第二夹板;出料斗固接于安装框底部;第一螺母、第一夹板均固接于出料斗一侧,且第一螺母位于第一夹板上方;第一蝶形螺栓螺接于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二夹板均固接于出料斗另一侧,且第二螺母位于第二夹板上方;第二蝶形螺栓螺接于第二螺母,回收袋与第一蝶形螺栓、第二蝶形螺栓配合。进一步的,该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还包括有卡座、卡杆、把手、第二弹性件和盖板;卡座固接于处理框远离安装框的侧部,且位于通孔上方;盖板铰接于处理框远离安装框的侧部,且位于卡座下方,盖板顶部开有卡槽,盖板远离处理框的侧部开有一字孔,且一字孔与卡槽连通;卡杆一端与卡座卡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卡槽内底部连接;把手贯穿一字孔与卡杆侧部固接。进一步的,该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还包括有盖板、升降杆、卡板、导向座、第三弹性件和车轮;导向座固接于车轮顶部,卡板铰接于车轮;升降杆固接于处理框底部,且与导向座内滑动连接,且升降杆通过第三弹性件与导向座内底部连接。进一步的,该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还包括有第二滑块;处理框内底部开有滑槽,收液框通过第二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的,该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还包括有保护罩;保护罩固接于处理框靠近安装框的侧部,且位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达到了便于回收废液,且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联动方式驱使粗料破碎刀和细料破碎刀同时运作,能够提高对药用塑料瓶的破碎效果,便于药用塑料瓶的后期回收,并且节约人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刮料板能够便于刮出过滤网上的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以此便于后期的回收处理。3.本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的回收袋能够进一步便于回收破碎后的药用塑料瓶。4.本专利技术通过盖板与通孔的紧紧密封,能够避免收液框抖动或废液飞溅出来,提高了废液的回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处理框,2-收液框,3-通孔,4-过滤网,5-刮料板,6-第一滑块,7-拉线,8-第一弹性件,9-滑轨,10-出料孔,11-排料孔,12-安装框,13-电动绕线轮,14-第一齿轮,15-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7-第二齿轮,18-细料破碎刀,19-第一轴承座,20-固定板,21-电机,22-第二轴承座,23-粗料破碎刀,24-药瓶放置框,25-瓶口放置孔,26-进料斗,27-出料斗,28-第一蝶形螺栓,29-第一螺母,30-第一夹板,31-回收袋,32-第二蝶形螺栓,33-第二螺母,34-第二夹板,35-卡座,36-卡杆,37-卡槽,38-一字孔,39-把手,40-第二弹性件,41-盖板,42-升降杆,43-卡板,44-导向座,45-第三弹性件,46-车轮,47-第二滑块,48-滑槽,49-保护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有处理框1、收液框2、过滤网4、刮料板5、第一滑块6、拉线7、第一弹性件8、滑轨9、安装框12、电动绕线轮13、第一齿轮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第二齿轮17、细料破碎刀18、固定板20、电机21、粗料破碎刀23、药瓶放置框24和进料斗26;处理框1一侧中部开有出料孔10,另一侧底部开有通孔3,处理框1上部两侧均嵌有第一轴承座19、第二轴承座22,且第一轴承座19位于第二轴承座22下方;进料斗26固接于处理框1顶部中侧;药瓶放置框24嵌于处理框1顶部两侧,且药瓶放置框24底部开有瓶口放置孔25;第一转轴15枢接于第一轴承座19;第一齿轮14固接于第一转轴15端部,且位于处理框1外侧;第二转轴16枢接于第二轴承座22;第二齿轮17固接于第二转轴16端部,且位于处理框1外侧,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细料破碎刀18均布于第一转轴15外侧,且位于处理框1内;粗料破碎刀23均布于第二转轴16外侧,且位于处理框1内;固定板20固接于处理框1远离第一齿轮14的侧部;电机21固接于固定板20顶部,且电机21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6远离第二齿轮17的端部传动连接;过滤网4固接于处理框1内下部;滑轨9嵌于处理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处理框(1)、收液框(2)、过滤网(4)、刮料板(5)、第一滑块(6)、拉线(7)、第一弹性件(8)、滑轨(9)、安装框(12)、电动绕线轮(13)、第一齿轮(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第二齿轮(17)、细料破碎刀(18)、固定板(20)、电机(21)、粗料破碎刀(23)、药瓶放置框(24)和进料斗(26);处理框(1)一侧中部开有出料孔(10),另一侧底部开有通孔(3),处理框(1)上部两侧均嵌有第一轴承座(19)、第二轴承座(22),且第一轴承座(19)位于第二轴承座(22)下方;进料斗(26)固接于处理框(1)顶部中侧;药瓶放置框(24)嵌于处理框(1)顶部两侧,且药瓶放置框(24)底部开有瓶口放置孔(25);第一转轴(15)枢接于第一轴承座(19);第一齿轮(14)固接于第一转轴(15)端部,且位于处理框(1)外侧;第二转轴(16)枢接于第二轴承座(22);第二齿轮(17)固接于第二转轴(16)端部,且位于处理框(1)外侧,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细料破碎刀(18)均布于第一转轴(15)外侧,且位于处理框(1)内;粗料破碎刀(23)均布于第二转轴(16)外侧,且位于处理框(1)内;固定板(20)固接于处理框(1)远离第一齿轮(14)的侧部;电机(21)固接于固定板(20)顶部,且电机(21)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6)远离第二齿轮(17)的端部传动连接;过滤网(4)固接于处理框(1)内下部;滑轨(9)嵌于处理框(1)内后壁,且位于过滤网(4)、第一转轴(15)之间;刮料板(5)通过第一滑块(6)与滑轨(9)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6)通过第一弹性件(8)与滑轨(9)内侧壁连接;安装框(12)固接于处理框(1)靠近出料孔(10)的侧部,且安装框(12)底部开有排料孔(11);电动绕线轮(13)固接于安装框(12)远离处理框(1)的侧部;拉线(7)一端与电动绕线轮(13)绕接,另一端贯穿安装框(12)与第一滑块(6)侧部连接;收液框(2)放置于处理框(1)内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处理框(1)、收液框(2)、过滤网(4)、刮料板(5)、第一滑块(6)、拉线(7)、第一弹性件(8)、滑轨(9)、安装框(12)、电动绕线轮(13)、第一齿轮(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第二齿轮(17)、细料破碎刀(18)、固定板(20)、电机(21)、粗料破碎刀(23)、药瓶放置框(24)和进料斗(26);处理框(1)一侧中部开有出料孔(10),另一侧底部开有通孔(3),处理框(1)上部两侧均嵌有第一轴承座(19)、第二轴承座(22),且第一轴承座(19)位于第二轴承座(22)下方;进料斗(26)固接于处理框(1)顶部中侧;药瓶放置框(24)嵌于处理框(1)顶部两侧,且药瓶放置框(24)底部开有瓶口放置孔(25);第一转轴(15)枢接于第一轴承座(19);第一齿轮(14)固接于第一转轴(15)端部,且位于处理框(1)外侧;第二转轴(16)枢接于第二轴承座(22);第二齿轮(17)固接于第二转轴(16)端部,且位于处理框(1)外侧,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4)啮合;细料破碎刀(18)均布于第一转轴(15)外侧,且位于处理框(1)内;粗料破碎刀(23)均布于第二转轴(16)外侧,且位于处理框(1)内;固定板(20)固接于处理框(1)远离第一齿轮(14)的侧部;电机(21)固接于固定板(20)顶部,且电机(21)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6)远离第二齿轮(17)的端部传动连接;过滤网(4)固接于处理框(1)内下部;滑轨(9)嵌于处理框(1)内后壁,且位于过滤网(4)、第一转轴(15)之间;刮料板(5)通过第一滑块(6)与滑轨(9)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6)通过第一弹性件(8)与滑轨(9)内侧壁连接;安装框(12)固接于处理框(1)靠近出料孔(10)的侧部,且安装框(12)底部开有排料孔(11);电动绕线轮(13)固接于安装框(12)远离处理框(1)的侧部;拉线(7)一端与电动绕线轮(13)绕接,另一端贯穿安装框(12)与第一滑块(6)侧部连接;收液框(2)放置于处理框(1)内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医疗用输液瓶废液回收分离装置还包括有出料斗(27)、第一蝶形螺栓(28)、第一螺母(29)、第一夹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珍
申请(专利权)人:张彦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