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37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生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管;所述壳体内设置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为空心圆台形状;所述导流筒的顶部为向下凹陷的溢流槽;所述导流筒下方设置催化部,所述气体分散部包括进气管、气体加热盒、气体分散管;通过设置空心圆台形状导流筒,使得落入溢流槽的液体可言这导流筒外壁均匀落入催化部,被加热的气体通过气体分散管进入催化部,通过设置循环泵使得进入催化部中的气液体与固体催化剂充分接触,从而发生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率;反应完全后可通过出料口出料;固体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可从进液管加入活化液对固体催化剂进行活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生产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塑料化是当今国际汽车制造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当前车用市场需求已转向重量更轻的运动型多功能车、小型货车和其他轻型车辆,这将促使车用材料向更轻质化发展。轻型车辆市场对树脂如尼龙、聚丙烯、聚氨酯和其他工程塑料的需求量非常大,约占树脂市场需求总量的30%以上;对聚乙烯醇缩丁醛的需求量约占其总需求量的85%以上。汽车塑料的原料生产复杂,其中涉及多相催化反应。现有技术中,涉及多相催化反应的专用装置较少,对于下列反应过程:气体+液体→产物(在固体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一般采用普通加热反应釜,但存在催化剂难以回收、再生的问题,同时气、液、固三相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不够,导致催化效率低,产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管;所述壳体内设置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为空心圆台形状;所述导流筒的顶部为向下凹陷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位于所述进液管正下方,所述导流筒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管;所述壳体内设置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为空心圆台形状;所述导流筒的顶部为向下凹陷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位于所述进液管正下方,所述导流筒底端开口;所述导流筒下方设置催化部,所述催化部为沿着壳体内壁水平设置圆环状槽体,所述圆环状槽体内填充有固体催化剂,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内边缘与导流筒侧壁下边缘密封焊接在一起,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内环的侧壁上设置进气孔,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底部设置带有电磁阀的第一出料口;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外环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的相邻位置处设置两个循环孔,分别与循环管的两端相连,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气体分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置进液管;所述壳体内设置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为空心圆台形状;所述导流筒的顶部为向下凹陷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位于所述进液管正下方,所述导流筒底端开口;所述导流筒下方设置催化部,所述催化部为沿着壳体内壁水平设置圆环状槽体,所述圆环状槽体内填充有固体催化剂,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内边缘与导流筒侧壁下边缘密封焊接在一起,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内环的侧壁上设置进气孔,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底部设置带有电磁阀的第一出料口;所述圆环状槽体的外环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的相邻位置处设置两个循环孔,分别与循环管的两端相连,所述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锡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