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剑青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22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铁、集气袋、阀门和顶杆;电磁铁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正电极触点,集气袋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在集气袋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与正电极触点接触的负电极触点;正电极触点和负电极触点通过电路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在集气袋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使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进而使电磁铁挤压集气袋,同时阀门打开排气口以排出集气袋内的气体;在集气袋被挤压到内部形成负压后,电磁铁在总弹力的作用下克服吸引力向上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护理人员专门监视,同时不再需要护理人员不断重复放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并且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腹胀(abdominaldistension)是由于肠道内存在着过量的气体所致,是自觉腹部胀气感和客观腹部气体滞留两种现象的综合表现[2]。腹部外科手术后肠胀气,多为肠蠕动减慢,肠麻痹所致。既往临床上对肠胀气采用常规肛管排气。按常规肛管排气法操作,肛管插入肛门为15-18cm,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待负压引流器吸气胀至极限后,需要手动对负压引流器放气,使其内部形成负压状态,然后再将负压引流器连接肛管继续吸气。不断重上述操作,直到吸尽肠腔内积气,患者感到腹胀解除为止。上述操作方式,需要专门的护理人员一直监视负压引流器,而往往护理人员同时会还有其他的工作,经常发生负压引流器吸气胀至极限后没有及时排气,导致负压引流器不能持续吸出肠腔内积气,影响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康复期。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包括壳体、电磁铁、集气袋、肛管、阀门和顶杆;所述壳体为塑料制成,且其底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开口处密封有铁块;所述集气袋为在内部气压变化后可进行相应伸展或收缩的袋体,其固定在所述铁块上且对应所述壳体内底部的位置处,并且所述集气袋的初始状态为内部形成负压的收缩状;所述肛管的一端处于患者肛门内,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铁块后连通所述集气袋用于将患者肠道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集气袋内;所述壳体上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电磁铁的两端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滑槽内,在所述滑槽内分别设有抵住所述滑槽底部和所述电磁铁端部的第一复位弹簧;所述集气袋的底部一侧设有出口,所述壳体底部对应所述出口的外侧设有排气口,所述出口通过输出气道连通所述排气口;所述阀门的下端封堵在所述出口处,其上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输出气道的侧壁后到达所述输出气道的上方;在所述阀门的上端水平固定有挡板,所述阀门上对应所述挡板与所述输出气道之间的位置套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磁铁的一侧,其另一端朝所述挡板的方向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所述电磁铁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正电极触点,所述集气袋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在所述集气袋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与所述正电极触点接触的负电极触点;所述正电极触点和所述负电极触点通过电路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在所述集气袋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使所述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进而使所述电磁铁通过所述挡板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后朝所述铁块滑动并挤压所述集气袋,同时所述顶杆压缩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后推动所述阀门打开所述排气口以排出所述集气袋内的气体;在所述集气袋被挤压到内部形成负压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总弹力大于所述铁块对所述电磁铁的吸引力,以使所述电磁铁在所述总弹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吸引力向上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护理人员专门监视,同时不再需要护理人员不断重复放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并且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对应所述挡板端部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所述挡板的端部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导向槽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阀门在导向槽的作用下上下滑动,保证其能顺利开关排气口。进一步,所述出口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一端为锥形开口结构,并且所述锥形开口结构靠近所述壳体外部的一侧较大;所述阀门的下端为与所述锥形开口结构相匹配的锥形块结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阀门对排气口的密闭性好,保证集气袋的密闭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放大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其中,图中虚线表示阀门打开排气口后所处的位置。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2、电磁铁,3、集气袋,4、肛管,5、阀门,6、顶杆,7、铁块,8、滑槽,9、第一复位弹簧,10、出口,11、排气口,12、输气道,13、挡板,14、第二复位弹簧,15、正电极触点,16、负电极触点,17、导向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包括壳体1、电磁铁2、集气袋3、肛管4、阀门5和顶杆6。所述壳体1为塑料制成,且其底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开口处密封有铁块7。所述集气袋3为在内部气压变化后可进行相应伸展或收缩的袋体,其固定在所述铁块7上且对应所述壳体1内底部的位置处,并且所述集气袋3的初始状态为内部形成负压的收缩状。所述肛管4的一端处于患者肛门内,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铁块7后连通所述集气袋3用于将患者肠道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集气袋3内。所述壳体1上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竖直的滑槽8,所述电磁铁2的两端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滑槽8内,在所述滑槽8内分别设有抵住所述滑槽8底部和所述电磁铁2端部的第一复位弹簧9。如图3所示,滑槽8包括相互连通的处于圆柱结构部分和长条方体结构部分,圆柱结构部分处于壳体1侧壁内部中间位置,长条方体结构部分处于圆柱结构部分靠近壳体1内的一侧,第一复位弹簧9圆柱结构部分内,电磁铁2的端部穿过长条方体结构部分后到达圆柱结构部分内并连接第一复位弹簧9的端部。另外,圆柱结构部分与第一复位弹簧9的宽度均大于长条方体结构部分的宽度,以防止第一复位弹簧9从长条方体结构部分弹出。所述集气袋3的底部一侧设有出口10,所述壳体1底部对应所述出口10的外侧设有排气口11,所述出口10通过输出气道12连通所述排气口11。所述阀门5的下端封堵在所述出口10处,其上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输出气道12的侧壁后到达所述输出气道12的上方。所述排气口11连通所述壳体1外部的一端为锥形开口结构,并且所述锥形开口结构靠近所述壳体1外部的一侧较大。所述阀门5的下端为与所述锥形开口结构相匹配的锥形块结构。在所述阀门5的上端水平固定有挡板13,所述阀门5上对应所述挡板13与所述输出气道12之间的位置套有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磁铁2的一侧,其另一端朝所述挡板13的方向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对应所述挡板13端部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17,所述挡板13的端部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导向槽17内。所述电磁铁2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正电极触点15,所述集气袋3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在所述集气袋3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与所述正电极触点15接触的负电极触点16。所述正电极触点15和所述负电极触点16通过电路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在所述集气袋3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使所述电磁铁2通电产生磁性,进而使所述电磁铁2通过所述挡板13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后朝所述铁块7滑动并挤压所述集气袋3,同时所述顶杆6压缩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后推动所述阀门5打开所述排气口11以排出所述集气袋3内的气体。在所述集气袋3被挤压到内部形成负压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0发生形变产生的总弹力大于所述铁块7对所述电磁铁2的吸引力,以使所述电磁铁2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磁铁(2)、集气袋(3)、肛管(4)、阀门(5)和顶杆(6);所述壳体(1)为塑料制成,且其底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开口处密封有铁块(7);所述集气袋(3)为在内部气压变化后可进行相应伸展或收缩的袋体,其固定在所述铁块(7)上且对应所述壳体(1)内底部的位置处,并且所述集气袋(3)的初始状态为内部形成负压的收缩状;所述肛管(4)的一端处于患者肛门内,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铁块(7)后连通所述集气袋(3)用于将患者肠道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集气袋(3)内;所述壳体(1)上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竖直的滑槽(8),所述电磁铁(2)的两端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滑槽(8)内,在所述滑槽(8)内分别设有抵住所述滑槽(8)底部和所述电磁铁(2)端部的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集气袋(3)的底部一侧设有出口(10),所述壳体(1)底部对应所述出口(10)的外侧设有排气口(11),所述出口(10)通过输出气道(12)连通所述排气口(11);所述阀门(5)的下端封堵在所述出口(10)处,其上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输出气道(12)的侧壁后到达所述输出气道(12)的上方;在所述阀门(5)的上端水平固定有挡板(13),所述阀门(5)上对应所述挡板(13)与所述输出气道(12)之间的位置套有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磁铁(2)的一侧,其另一端朝所述挡板(13)的方向竖直向下延伸一段距离;所述电磁铁(2)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正电极触点(15),所述集气袋(3)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在所述集气袋(3)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与所述正电极触点(15)接触的负电极触点(16);所述正电极触点(15)和所述负电极触点(16)通过电路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用于在所述集气袋(3)收集一定气体伸展后使所述电磁铁(2)通电产生磁性,进而使所述电磁铁(2)通过所述挡板(13)压缩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后朝所述铁块(7)滑动并挤压所述集气袋(3),同时所述顶杆(6)压缩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4)后推动所述阀门(5)打开所述排气口(11)以排出所述集气袋(3)内的气体;在所述集气袋(3)被挤压到内部形成负压后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0)发生形变产生的总弹力大于所述铁块(7)对所述电磁铁(2)的吸引力,以使所述电磁铁(2)在所述总弹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吸引力向上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后的肛管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磁铁(2)、集气袋(3)、肛管(4)、阀门(5)和顶杆(6);所述壳体(1)为塑料制成,且其底部开口设置,在所述壳体(1)底部的开口处密封有铁块(7);所述集气袋(3)为在内部气压变化后可进行相应伸展或收缩的袋体,其固定在所述铁块(7)上且对应所述壳体(1)内底部的位置处,并且所述集气袋(3)的初始状态为内部形成负压的收缩状;所述肛管(4)的一端处于患者肛门内,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铁块(7)后连通所述集气袋(3)用于将患者肠道内的气体排出到所述集气袋(3)内;所述壳体(1)上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竖直的滑槽(8),所述电磁铁(2)的两端分别可上下滑动的处于所述滑槽(8)内,在所述滑槽(8)内分别设有抵住所述滑槽(8)底部和所述电磁铁(2)端部的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集气袋(3)的底部一侧设有出口(10),所述壳体(1)底部对应所述出口(10)的外侧设有排气口(11),所述出口(10)通过输出气道(12)连通所述排气口(11);所述阀门(5)的下端封堵在所述出口(10)处,其上端竖直向上穿过所述输出气道(12)的侧壁后到达所述输出气道(12)的上方;在所述阀门(5)的上端水平固定有挡板(13),所述阀门(5)上对应所述挡板(13)与所述输出气道(12)之间的位置套有第二复位弹簧(14);所述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电磁铁(2)的一侧,其另一端朝所述挡板(1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青
申请(专利权)人:邹剑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