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剑青专利>正文

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11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包括笔壳、笔头和弹簧;所述笔头铰接在所述笔壳的底部,在所述笔壳下端可转动的设有将其水平贯穿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笔头齐平的滚轮,其另一端设有凸轮;所述笔头上靠近所述凸轮的一侧设有凸缘,在所述凸缘上设有销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缘上,其另一端向上固定在所述笔壳下端相应的位置处;所述笔壳靠近所述凸轮的一侧且对应所述转轴的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可滑动的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水平将其贯穿的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教学笔,可以直接画出连续的波浪线,无需借助另外的教学器材,提高了教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
本专利技术涉及文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
技术介绍
在教学领域中,有时候需要画波浪线;在出版墙报的时候,对边框的设计也经常需要在相应的位置绘制波浪线。目前,教师画波浪线需要借助设有波浪结构的直尺或者三角板,再通过另外的粉笔或者其他书写工具沿着直尺或者三角板侧部的波浪结构画出波浪线。上述画波浪线的方式需要借助直尺或者三角板,而且还是具有波浪结构的直尺或者三角板,需要较多的教学器材辅助才能完成,一方面增加教学成本,另外教学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包括笔壳、笔头和弹簧;所述笔头铰接在所述笔壳的底部,在所述笔壳下端可转动的设有将其水平贯穿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笔头齐平的滚轮,其另一端设有凸轮;所述笔头上靠近所述凸轮的一侧设有凸缘,在所述凸缘上设有销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缘上,其另一端向上固定在所述笔壳下端相应的位置处;所述笔壳靠近所述凸轮的一侧且对应所述转轴的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上可滑动的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水平将其贯穿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抵住所述销轴的顶部,其另一端抵住所述凸轮的底部;所述滚轮的底部贴住书写面并随着所述笔头沿着书写方向滚动,所述凸轮在所述滚轮滚动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推杆上下移动以实现笔头不断朝笔壳的两侧偏摆从而连续画出波浪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教学笔,可以直接画出连续且均匀波浪线,无需借助另外的教学器材,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笔头的初始位置为在所述弹簧的收缩状态下朝所述笔壳靠近所述凸轮的一侧偏摆。进一步,所述转轴上设有根据转轴转动的圈数计算出所述滚轮滚过的路程的传感器,所述笔壳的侧壁设有将所述传感器计算出的路程显示出来的显示屏。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最后通过观察显示屏可以掌握画出波浪线的首尾两端的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笔头的偏摆轨迹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笔壳,2、笔头,3、弹簧,4、转轴,5、滚轮,6、凸轮,7、凸缘,8、销轴,9、导轨,10、滑块,11、推杆,12、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包括笔壳1、笔头2和弹簧3。所述笔头2铰接在所述笔壳1的底部,在所述笔壳1下端可转动的设有将其水平贯穿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笔头2齐平的滚轮5,其另一端设有凸轮6。所述笔头2上靠近所述凸轮6的一侧设有凸缘7,在所述凸缘7上设有销轴8。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缘7上,其另一端向上固定在所述笔壳1下端相应的位置处。所述笔壳1靠近所述凸轮6的一侧且对应所述转轴4的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导轨9,所述导轨9上可滑动的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上设有水平将其贯穿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的一端抵住所述销轴8的顶部,其另一端抵住所述凸轮6的底部。所述笔头2的初始位置为在所述弹簧3的收缩状态下朝所述笔壳1靠近所述凸轮6的一侧偏摆。所述滚轮5的底部贴住书写面并随着所述笔头2沿着书写方向滚动,所述凸轮6在所述滚轮5滚动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推杆11上下移动以实现笔头2不断朝笔壳1的两侧偏摆从而连续画出波浪线。需要画波浪线时,首先调整好笔头2的写字端相对于滚轮5的位置,即好笔头2的写字端与滚轮5的最低点保持齐平(教学笔竖直状态),以保证在笔头2沿着书写方向划动的过程中,滚轮5的最低点能贴住书写面滚动,从而驱动凸轮6的转动。如图2所示,上述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再相应的位置画出波浪线:(1)笔头2从a位置到b位置的过程笔头2的初始位置为在弹簧3的收缩状态下朝笔壳1靠近凸轮6的一侧偏摆(图中a位置),即最开始弹簧3为收缩状,并且笔头2在弹簧3的作用下朝对应的一侧偏摆。随着笔头2在书写面划动,滚轮5同步滚动并驱动凸轮6朝远离笔壳1的方向推动推杆11的一端,推杆11的另一端在滑块10的作用下朝同样的推动销轴8,使笔头2拉伸弹簧3朝笔壳1的轴向偏摆到达b位置。笔头2从a位置到b位置画出第一段波浪线的一半。(2)笔头2从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笔头2在书写面继续划动,滚轮5继续驱动凸轮6朝同样的方向推动推杆11的一端,笔头2继续拉伸弹簧3从笔壳1的轴向位置(b)朝滚轮5的一侧偏摆到c位置。笔头2从b位置到c位置画出第一段波浪线的另一半,至此画出一端完整的波浪线。(3)笔头2从c位置到b位置的过程笔头2在书写面继续划动,此时滚轮5的外周不再推动推杆11,笔头2在弹簧3恢复力的作用下往回偏摆,即从c位置到达笔壳1的轴向位置(b)。笔头2从c位置到b位置的过程,推杆11贴着凸轮6的外周控制笔头2平滑摆动,防止笔头2在弹簧3恢复力的作用下跳动,导致绘制的波浪线出现中断。笔头2从c位置到b位置画出第二段波浪线的一半。(4)笔头2从b位置到a位置的过程笔头2在书写面继续划动,滚轮5的外周继续不推动推杆11,笔头2在弹簧3恢复力的作用下继续往回偏摆,即从b位置朝凸轮6的一侧偏摆到a位置。笔头2从b位置到a位置画出第二段波浪线的另一半。此后笔头2不断重复上述轨迹a→b→c→b→a,从而实现笔头2不断朝笔壳1的两侧偏摆连续画出波浪线。所述转轴4上设有根据转轴4转动的圈数计算出所述滚轮5滚过的路程的传感器,所述笔壳1的侧壁设有将所述传感器计算出的路程显示出来的显示屏12。波浪线绘制结束后通过观察显示屏12,就可以掌握画出波浪线的首尾两端的长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壳(1)、笔头(2)和弹簧(3);所述笔头(2)铰接在所述笔壳(1)的底部,在所述笔壳(1)下端可转动的设有将其水平贯穿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笔头(2)齐平的滚轮(5),其另一端设有凸轮(6);所述笔头(2)上靠近所述凸轮(6)的一侧设有凸缘(7),在所述凸缘(7)上设有销轴(8);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缘(7)上,其另一端向上固定在所述笔壳(1)下端相应的位置处;所述笔壳(1)靠近所述凸轮(6)的一侧且对应所述转轴(4)的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导轨(9),所述导轨(9)上可滑动的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上设有水平将其贯穿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的一端抵住所述销轴(8)的顶部,其另一端抵住所述凸轮(6)的底部;所述滚轮(5)的底部贴住书写面并随着所述笔头(2)沿着书写方向滚动,所述凸轮(6)在所述滚轮(5)滚动的驱动下推动所述推杆(11)上下移动以实现笔头(2)不断朝笔壳(1)的两侧偏摆从而连续画出波浪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连续画出波浪线的教学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壳(1)、笔头(2)和弹簧(3);所述笔头(2)铰接在所述笔壳(1)的底部,在所述笔壳(1)下端可转动的设有将其水平贯穿的转轴(4);所述转轴(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笔头(2)齐平的滚轮(5),其另一端设有凸轮(6);所述笔头(2)上靠近所述凸轮(6)的一侧设有凸缘(7),在所述凸缘(7)上设有销轴(8);所述弹簧(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凸缘(7)上,其另一端向上固定在所述笔壳(1)下端相应的位置处;所述笔壳(1)靠近所述凸轮(6)的一侧且对应所述转轴(4)的下方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导轨(9),所述导轨(9)上可滑动的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上设有水平将其贯穿的推杆(11);所述推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青
申请(专利权)人:邹剑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