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宾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19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迎宾机器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机体上端部设有进行人机交互的头部,头部具有与显示屏同向布置的触摸屏;机体内设有用于识别特殊客户身份的识别模块,机体的上端部具有与头部连接的连接颈部,机体的连接颈部具有识别ID卡的ID识别区,ID识别区与识别模块信号连接,ID识别区位于显示屏的上方。通过在机体内设有的识别模块,来访的客人可以通过在机体的连接颈部的ID识别区刷ID卡,ID识别区将信息传递给识别模块,从而对客人的身份进行核实,进而可以对一些特殊的客户群体提供其他的体验,以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迎宾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的
,尤其是迎宾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一些宾馆、商场、饭店等公共场合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体验,在这些场合会设有用于欢迎客人的机器人即迎宾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为仿人型,给人以真切感,极具人性化。目前这种迎宾机器人在商场一般的功能是用作与客人进行交互,如用作商品的导览,以及欢迎致辞等交互,更高级一些能够语音与客人进行对话交互,增加客人的参与性,极具娱乐性。然而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迎宾机器人能够区分特殊的客户,而传统的迎宾机器人则仅作为娱乐作用,实用性功能较少,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客户的需求,并且,在一些特殊场合不能区分使用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迎宾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迎宾机器人的用户体验较低的问题,以提高迎宾机器人的使用效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迎宾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所述机体的上端部设有进行人机交互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与所述显示屏同向布置的触摸屏;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于识别特殊客户身份的识别模块,所述机体的上端部具有与所述头部连接的连接颈部,所述机体的连接颈部具有识别ID卡的ID识别区,所述ID识别区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所述ID识别区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头部还具有位于所述触摸屏上方的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上方设有多个用于感应前方深度的第二摄像头。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于与人进行交互的语音交互模块,所述语音交互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体背离所述显示屏的背部形成有朝外开口的用于放置路由器的容腔。进一步地所述容腔的下壁形成有与所述容腔贯通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底部具有用于移动的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多个布置在所述机体底部四周的万向轮以及位于所述机体底部两侧的减震轮。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上方还设有多个用于测距的测距红外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背部的下端部设有用于充电的充电触针,所述充电触针朝背离所述机体的方向凸出延伸。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背部还设有多个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迎宾机器人,通过在机体内设有的识别模块,来访的客人可以通过在机体连接颈部的ID识别区刷ID卡,ID识别区将信息传递给识别模块,从而对客人的身份进行核实,进而可以对一些特殊的客户群体提供其他的体验,以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提高了用户的体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迎宾机器人的用户体验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迎宾机器人的前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迎宾机器人的前部的背部的封盖盖住容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迎宾机器人的前部的背部的拿开封盖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迎宾机器人,用于与客人进行人机交互,并且能够区分不同的客户,以提供不同的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迎宾机器人,包括机体11,机体11上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111,机体11上端部设有进行人机交互的头部12,头部12具有朝向显示屏111展示方向布置的触摸屏121,机体11内设有用于识别特殊客户身份信息的识别模块,机体11的上端部与头部12连接的位置为机体11的连接颈部,机体11的连接颈部具有识别ID卡的ID识别区112,ID识别区112与识别模块信号连接,ID识别区112位于显示屏111的的上方。这样,通过在机体11内设有的识别模块,来访的客人可以通过在机体11的连接颈部的ID识别区112刷ID卡,ID识别区112将信息传递给识别模块,从而对客人的身份进行核实,进而可以对一些特殊的客户群体提供其他的体验,以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并且,头部12还具有位于触摸屏121上方的第一摄像头,第一摄像头与识别模块信号连接,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摄像头对客人的身份进行识别,进一步对没有携带ID卡的客人身份确认,增加了信息核实的多样性,极大的提高了客人的体验。同样的,上述的触摸屏121也可进行输入密码等操作,以便于新客户进行操作。并且,在显示屏111上方设有多个用于感应前方深度的第二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同样与识别模块信号连接,这样,当显示屏111正前方有人站立或路过时,该迎宾机器人可以进行一些欢迎致辞等操作。另外,在机体11内设有用于与人进行交互的语音交互模块,语音交互模块与识别模块信号连接,这样,用户也可以通过语音进行识别身份验证,并且通过语音交互也可与该迎宾机器人进行一系列交互操作,如商品、地点的导览介绍等。具体的,在头部12的上端部具有声音输入孔122,通过声音输入孔122,语音交互模块接收到外接的声音进行识别或交互,在机体11的两侧则具有声音输出孔116,通过声音输出孔116,该迎宾机器人可以进行欢迎致辞以及其他的交互功能。本实施例中,头部12与机体11是活动连接的,具体的,头部12可以相对于机体11上下以及左右转动,这样,在与客人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头部12触摸屏121的朝向可以始终保持与客人的方位一致,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并且,头部12可进行点头摇头等动作,使该迎宾机器人极具人性化。具体的,头部12的第一摄像头以及声音输入孔122可以对客人的方位进行辨识,从而便于头部12的触摸屏121旋转至客人的方位,便于交互操作。并且,在上述头部12的上端部还设有顶部红外传感器,在客人触碰到该迎宾机器人的头部12上方时,可对该迎宾机器人进行唤醒,以便进行交互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迎宾机器人,机体11背离显示屏111的背部形成有朝外开口的用于放置路由器的容腔114,即在机体11的背部的容腔114内可装入路由器,这样,即可提供一个移动路由器供所有的客人进行使用,提高了路由器的覆盖范围。并且,在容腔114的下壁形成有与容腔114贯通的凹槽1141,这样,可以将路由器固定在容腔114下壁的凹槽1141中,从而稳定固定路由器。而为了防止路由器掉落出该迎宾机器人,在该迎宾机器人的背部具有封盖所述容腔114的保护盖13,保护盖13形成有多条连通至容腔114的条形孔,这样,以提高无线信号,同时又不会使路由器掉落出迎宾机器人。另外,在机体11的两侧具有用于放置物品的侧腔,在侧腔的开口处则通过侧盖115进行封盖,并且两侧的侧盖115与机体11活动连接,这样,通过在触摸屏121上操作,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所述机体的上端部设有进行人机交互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与所述显示屏同向布置的触摸屏;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于识别特殊客户身份的识别模块,所述机体的上端部具有与所述头部连接的连接颈部,所述机体的连接颈部具有识别ID卡的ID识别区,所述ID识别区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所述ID识别区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屏,所述机体的上端部设有进行人机交互的头部,所述头部具有与所述显示屏同向布置的触摸屏;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于识别特殊客户身份的识别模块,所述机体的上端部具有与所述头部连接的连接颈部,所述机体的连接颈部具有识别ID卡的ID识别区,所述ID识别区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所述ID识别区位于所述显示屏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还具有位于所述触摸屏上方的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上方设有多个用于感应前方深度的第二摄像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用于与人进行交互的语音交互模块,所述语音交互模块与所述识别模块信号连接。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爽张健王晓军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英特雷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