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0390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设有支撑框架、主支撑结构和局部支撑结构,支撑框架设置于底座主体的底部,主支撑结构设置于支撑框架内,主支撑结构包括主支撑柱和主加强筋,主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与主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主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支撑框架上设有支撑凸起,局部支撑结构设在支撑凸起内,局部支撑结构包括局部支撑柱、外支撑圈和局部加强筋,外支撑圈的截面为凸多边形,外支撑圈与支撑凸起连接,局部加强筋一端与局部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外支撑圈连接,主支撑柱的底面与支撑凸起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轻底座重量,便于底座移动,提高了底座的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机床底座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数控机床底座。
技术介绍
机床是当今工业的重要基础装备,是汽车、摩托车、航空航天、模具、机床、电子等支柱产业生产现代化的手段。而机床底座作为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机床的加工精度以及工作寿命。底座是机床的主要受力机构,用于承载机床的重量。若底座的稳固性不足,会导致机床存在垮塌的风险,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的影响很大。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机床底座的刚度和稳定性,经常将机床底座的体积做得较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不能兼顾刚性与轻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底座,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设有支撑框架、主支撑结构和局部支撑结构,支撑框架设置于底座主体的底部,主支撑结构设置于支撑框架内,主支撑结构包括主支撑柱和主加强筋,主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与主加强筋的一端连接,主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支撑框架上设有支撑凸起,局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凸起内,局部支撑结构包括局部支撑柱、外支撑圈和局部加强筋,外支撑圈的截面为凸多边形,外支撑圈与支撑凸起连接,局部加强筋一端与局部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外支撑圈连接,主支撑柱的底面与支撑凸起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底座主体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为底座主体提供结构支撑,增加底座的结构稳定性。主支撑结构通过主支撑柱和主加强筋与支撑框架连接,主支撑柱和主加强筋将底座主体对支撑框架的压力进行分担,减轻支撑框架的受力,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底座主体的承载重量。局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框架的支撑凸起内,局部支撑柱可以增加对支撑凸起的支撑能力,局部加强筋和外支撑圈可以将压力分散,提高支撑凸起的承重能力。主支撑柱的底面与支撑凸起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主支撑柱和支撑凸起均与地面接触,主支撑柱增加了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分担了底座主体的压力。本技术减轻底座的重量,便于底座移动,提高了底座的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适用于较大重量的机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与主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主支撑柱与主加强筋连接的一端设有通孔。支撑框架与主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使主支撑柱、主加强筋与支撑框架的连接更牢固,提高了机械强度,避免主支撑柱、主加强筋和支撑框架之间断裂,提高了承重能力。主支撑柱上的通孔可以安装螺栓,用以固定或者连接其他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局部支撑柱的底面与支撑凸起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局部加强筋以局部支撑柱为中心呈放射状对称分布。局部支撑柱的底面与地面接触,分担了支撑凸起的压力。外支撑圈的底面高于于支撑凸起的底面,可以避免外支撑圈磨损,避免破坏局部加强筋与外支撑圈的连接结构。局部加强筋以局部支撑柱为中心呈放射状对称分布,可以均匀分散局部支撑柱承担的压力,提高局部支撑结构的承重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支撑圈的截面为凸六边形,局部加强筋与外支撑圈的每个连接处均设有加强筋。外支撑圈的截面为凸六边形,局部加强筋与外支撑圈的凸六边形的六个端点相连接,在六个端点处分别设有加强筋,增加局部加强筋与外支撑圈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的侧面设有凹位,凹位为多个,凹位内设有固定孔。凹位的设置可以节省用料,减轻底座的重量,还可以保护固定孔,避固定孔磨损或者被破坏,而导致支撑框架的结构稳定性被破坏。固定孔可以用来进行其他部件的固定,便于加工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主支撑结构设置于第一框架内。主支撑结构可以更好地分担第一框架的受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主体设有支架槽、安装槽、滑轨凸台和排水槽,支架槽设置于底座主体的一端,安装槽设置于底座主体的表面,并与支架槽连接,滑轨凸台分别设置于安装槽的左右两侧,排水槽设置于滑轨凸台的一侧。支架槽用于进行机床主轴支架的安装,安装槽用于机床移动机构的安装,机床的滑轨安装在滑轨凸台上,排水槽可以收集加工过程中排出的废水,并及时将废水排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座主体设有废水槽,废水槽设置于底座主体与支架槽相对的一端,废水槽与排水槽相连通。废水槽设置在底座主体与支架槽相对的一端,废水槽与排水槽相连通,可以在废水槽下放置废水收集桶,加工过程中的废水通过排水槽和废水槽,排出到废水收集桶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水槽的底面为倾斜面,排水槽的一个侧面与滑轨凸台相连接。排水槽的底面为倾斜面,可以使排水槽中的废水快速从排水槽中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控机床底座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控机床底座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控机床底座的仰视图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数控机床底座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4,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机床,包括底座主体1,底座主体1设有支撑框架2、主支撑结构31和局部支撑结构32,支撑框架2设置于底座主体1的底部,主支撑结构31设置于支撑框架2的第一框架21内,主支撑结构31包括主支撑柱313和主加强筋312,主支撑柱313的一端与第一框架21连接,另一端与主加强筋312的一端连接,主加强筋312的另一端与第一框架21连接,支撑框架2上设有支撑凸起23,局部支撑结构32设置在支撑凸起23内,局部支撑结构32包括局部支撑柱321、外支撑圈322和局部加强筋323,外支撑圈322的截面为凸六边形,外支撑圈322与支撑凸起23连接,局部加强筋323一端与局部支撑柱321连接,另一端与外支撑圈322连接,主支撑柱321的底面与支撑凸起23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框架21与主支撑结构31为一体成型,主支撑柱321与主加强筋312连接的一端设有通孔311,主加强筋312对称设置。局部支撑柱321的底面与支撑凸起23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局部加强筋323以局部支撑柱321为中心呈放射状对称分布。外支撑圈322的截面为凸六边形,局部加强筋323与外支撑圈322的每个连接处均设有加强筋。支撑框架2的侧面设有凹位24,凹位24为4个,凹位24内设有固定孔25。支撑框架2包括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主支撑结构31设置于第一框架21内。底座主体1设有支架槽11、安装槽12、滑轨凸台13和排水槽14,支架槽11设置于底座主体1的一端,安装槽12设置于底座主体1的表面,并与支架槽11连接,滑轨凸台13分别设置于安装槽12的左右两侧,排水槽14设置于滑轨凸台13的一侧。底座主体1设有废水槽15,废水槽15设置于底座主体1与支架槽11相对的一端,废水槽15与排水槽14相连通。排水槽14的底面为倾斜面,排水槽14的一个侧面与滑轨凸台13相连接。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方式:本技术的底座主体1设有支撑框架2、主支撑结构31、局部支撑结32、支架槽11、安装槽12、滑轨凸台13、排水槽14和废水槽15,本技术的底座主体1为一体成型,主支撑结构31和局部支撑结构32的设置提高了结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主支撑结构31中主加强筋312分别与主支撑柱313和第一框架21连接,主加强筋3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控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设有支撑框架、主支撑结构和局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底座主体的底部,所述主支撑结构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所述主支撑结构包括主支撑柱和主加强筋,所述主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与主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支撑凸起,所述局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凸起内,所述局部支撑结构包括局部支撑柱、外支撑圈和局部加强筋,所述外支撑圈的截面为凸多边形,所述外支撑圈与支撑凸起连接,所述局部加强筋一端与局部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外支撑圈连接,所述主支撑柱的底面与支撑凸起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设有支撑框架、主支撑结构和局部支撑结构,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底座主体的底部,所述主支撑结构设置于支撑框架内,所述主支撑结构包括主支撑柱和主加强筋,所述主支撑柱的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另一端与主加强筋的一端连接,所述主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支撑框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支撑凸起,所述局部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凸起内,所述局部支撑结构包括局部支撑柱、外支撑圈和局部加强筋,所述外支撑圈的截面为凸多边形,所述外支撑圈与支撑凸起连接,所述局部加强筋一端与局部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外支撑圈连接,所述主支撑柱的底面与支撑凸起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与主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所述主支撑柱与主加强筋连接的一端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支撑柱的底面与支撑凸起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局部加强筋以局部支撑柱为中心呈放射状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铖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