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1707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整地;8月份将版纳甜龙竹竹秆基部至中部的竹节逐一取下并将其两端削成平行的马耳形,枝篼除主枝外,再保留2~3枝粗大枝条;每枝条保留4~5节;每一竹节枝篼处用600ppm生根粉溶液混合大田土泥团糊上,在竹节上部的竹腔灌入水,用泥巴糊住;埋节并用土覆盖至全部竹节不露出地表;浇水;搭建地膜小棚以及遮阴网;每隔15天在主枝的枝篼处、用喷雾器喷洒一次600ppm的ABT生根粉溶液,直到11月份为止。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反季节培育版纳甜龙竹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市场提供大量的幼苗,幼苗平均生根率高达8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林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版纳甜龙竹笋是目前国内分布最广、品质最好的甜笋,老百姓的田间地头多有种植。目前版纳甜龙竹常规的育苗,主要选择在3-4月份开始,并于当年8-9月雨季取苗移栽。通过本专利技术,在8-9月取苗移栽后,又可再育一季扦插苗,从单位面积大田上增加育苗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相关文章报道均为常规的春季扦插育苗,缺乏反季节育苗实践。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版纳甜龙竹育苗,施用激素或生根粉时,主要采用将主枝或竹节浸泡的方式,但版纳甜龙竹个头大,直径粗,如果开展大规模的埋节或埋秆育苗,采用浸泡的方式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田深翻,去除石块、草、树根等杂物,碎土耙平,同时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或饼肥,并对土壤进行消毒。苗床宽(含步道)约100cm,高约30cm,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田深翻,去除石块、草、树根,碎土耙平,同时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或饼肥,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含步道的苗床宽100cm,高30cm,长度随地形而定,育苗穴大小为50cm×30cm×30cm;(2)8月份选取2~3年生已经萌发主枝的版纳甜龙竹,将版纳甜龙竹基部至中部的竹节逐一取下,并将其两端削成方向相反的马耳形,竹节上部保留5~10cm,下部保留15~20cm,枝篼除主枝外,再保留2~3枝较为粗大的枝条;(3)每枝条保留4~5节,长30‑40cm,其余枝叶全部剪除;(4)从大田取土后混入至600ppm生根粉溶液中,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版纳甜龙竹的反季节埋节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大田深翻,去除石块、草、树根,碎土耙平,同时施入经充分腐熟的厩肥、堆肥或饼肥,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含步道的苗床宽100cm,高30cm,长度随地形而定,育苗穴大小为50cm×30cm×30cm;(2)8月份选取2~3年生已经萌发主枝的版纳甜龙竹,将版纳甜龙竹基部至中部的竹节逐一取下,并将其两端削成方向相反的马耳形,竹节上部保留5~10cm,下部保留15~20cm,枝篼除主枝外,再保留2~3枝较为粗大的枝条;(3)每枝条保留4~5节,长30-40cm,其余枝叶全部剪除;(4)从大田取土后混入至600ppm生根粉溶液中,搅拌至可以捏成泥团为止;(5)将每一竹节的枝篼处用步骤(4)中的泥团糊上,在竹节上部的竹腔灌入水,用步骤(4)中的泥巴糊住;(6)埋节,将带主枝竹节45°斜插入苗床上,枝条朝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卉王曙光王昌命李娟黄玲牛兆辉何文志裴佳龙王茜李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