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56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沉头螺孔,所述主板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数个位于沉头螺孔两侧的定位螺孔,两个所述沉头螺孔之间贯通有两个去应力孔,两个所述去应力孔之间通过去应力槽连通,所述去应力槽的两端与相邻的去应力孔相切。借助去应力槽和去应力孔的配合,实现了主板应力的迅速弥散,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
技术介绍
目前,接骨板是骨科手术中连接固定骨折断端常用的医疗器具。现有的接骨板一般为长板条状,在板条的纵轴线方向设有若干螺钉孔,用于安装骨螺钉。公告号CN2907559、公开日20070606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金属锁定接骨板,其在板条的纵轴线方向设有若干螺钉孔,螺钉孔中在接骨板上表面设有一凹的扩口,凹的扩口为球形扩口。上述技术既可以使用普通的锁定螺钉安装固定并进行有效锁定,增加的凹的球形扩口又可以用来安装球头螺钉。接骨板代替断骨处承受身体重力,两根相对接骨板固定的断骨会产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接骨板与断骨处平齐的部位会受到切应力,长期工作后,接骨板会断裂,导致复位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具有使用寿命长的效果。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沉头螺孔,所述主板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数个位于沉头螺孔两侧的定位螺孔,两个所述沉头螺孔之间贯通有两个去应力孔,两个所述去应力孔之间通过去应力槽连通,所述去应力槽的两端与相邻的去应力孔相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断裂的骨头的端部开个手术口,将主板贴合骨头表面插入肌肉内,使定位螺孔位于断骨处的两端,将螺栓旋入定位螺孔,使断骨相对固定。断裂的骨头运动时,一根骨头上的力通过去应力槽一侧的螺栓传递到主板上,再通过另一侧的螺栓传递到另一根骨头上,避免断骨处受力,去应力槽所在的主板便会受到宽度方向的剪切力,主板在剪切力作用下形成沿宽度方向运动的趋势,去应力槽和去应力孔给主板提供足够的形变空间,去应力槽附近的主板通过变形将切应力弥散到主板的其他地方,避免主板中部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断裂,取得了延长接骨板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去应力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置为向另一侧壁靠拢的凸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去应力槽变形过多时,两个凸弧形的侧壁会相互抵接,阻碍去应力槽继续横向变形,避免去应力槽发生不可逆形变,导致骨头错位,取得了提高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去应力槽中点处的槽宽在0.1-0.5mm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去应力槽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同时也不会影响主板的整体机械强度,提高结构合理性。作为优选,所述去应力孔的直径在3.4-3.6mm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去应力孔和去应力槽的相切处曲线平缓,避免去应力槽的两端过薄,导致去应力槽处的主板机械强度降低,取得了提高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主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宽度向远离主板的方向逐渐变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导向板插入肌体内,宽度逐渐向主板增大的导向板可以逐渐撑开肌肉,避免主板割伤肌肉,取得了保护肌肉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板相对主板向上翘起为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头的长度方向两端厚度大于中部,因此骨头的外侧壁会具有一定弧度,将接骨板贴合骨头放置后,导向板与骨头存在一定空隙,避免导向板贴合骨头,使主板和骨头之间空隙过大,取得了提高紧密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螺孔背离主板中点的一侧设置有贯穿主板的挤压槽,所述挤压槽的槽口设置为凹坑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根断裂的骨头借助定位螺孔与接骨板保持相对固定,将销钉穿过另一根骨头上的挤压槽并钉入骨头,当销钉贴合挤压槽后,随着销钉的不断深入骨头,由于接骨板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骨头相对固定,销钉会顺着凹坑形的挤压槽滑移,销钉便会带着骨头相对接骨板移动,进而将两根骨头紧密贴合在一起,加快断骨的接续,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主板贴合骨头的一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为凹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板贴合骨头放置后,凹弧形的主板与骨头的接触面积更大,将骨头上的肌肉更多地推开,避免肌肉分布在主板和骨头之间,肌肉长入螺栓孔与螺栓之间的缝隙,导致后期拆卸时损伤肌肉,取得了提高结构合理性的有益效果。作为优选,所述主板贴合骨头的一面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两侧凹陷有若干个凹弧形的错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头在运动时拉动肌肉跟随运动,错位槽能够减轻主板和肌肉之间的摩擦,避免肌肉被损伤,取得了保护肌肉的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效果:1、借助去应力槽和去应力孔的配合,实现了主板应力的迅速弥散,延长了使用寿命;2、借助导向板和错位槽,保护了肌肉组织;3、借助定位螺孔和挤压槽,实现了骨头位置的细微调节,实现两根断骨的紧密对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整体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图1中用于表现去应力槽的具体结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主板背面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主板;11、沉头螺孔;12、定位螺孔;13、去应力孔;14、去应力槽;15、导向板;16、挤压槽;17、错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如图1所示,包括主板1,主板1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沉头螺孔11,主板1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数个位于沉头螺孔11两侧的定位螺孔12,两个沉头螺孔11之间贯通有两个去应力孔13,两个去应力孔13之间通过去应力槽14连通,去应力槽14的两端与相邻的去应力孔13相切。如图2所示,去应力槽14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置为向另一侧壁靠拢的凸弧形。当去应力槽14变形过多时,两个凸弧形的侧壁会相互抵接,阻碍去应力槽14继续横向变形,避免去应力槽14发生不可逆形变,导致骨头错位。如图2所示,去应力槽14中点处的槽宽在0.1-0.5mm之间,去应力孔13的直径在3.4-3.6mm之间。去应力槽14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同时也不会影响主板1的整体机械强度,提高结构合理性,去应力孔13和去应力槽14的相切处曲线平缓,避免去应力槽14的两端过薄,导致去应力槽14处的主板1机械强度降低。如图1所示,主板1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导向板15,导向板15的宽度向远离主板1的方向逐渐变小。先将导向板15插入肌体内,宽度逐渐向主板1增大的导向板15可以逐渐撑开肌肉,避免主板1割伤肌肉。如图1所示,导向板15相对主板1向上翘起为弧形,骨头的长度方向两端厚度大于中部,因此骨头的外侧壁会具有一定弧度,将接骨板贴合骨头放置后,导向板15与骨头存在一定空隙,避免导向板15贴合骨头,使主板1和骨头之间空隙过大。如图2所示,定位螺孔12背离主板1中点的一侧设置有贯穿主板1的挤压槽16,挤压槽16的槽口设置为凹坑形。将一根断裂的骨头借助定位螺孔12与接骨板保持相对固定,将销钉穿过另一根骨头上的挤压槽16并钉入骨头,当销钉贴合挤压槽16后,随着销钉的不断深入骨头,由于接骨板的另一端与另一根骨头相对固定,销钉会顺着凹坑形的挤压槽16滑移,销钉便会带着骨头相对接骨板移动,进而将两根骨头紧密贴合在一起,加快断骨的接续。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包括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沉头螺孔(11),所述主板(1)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数个位于沉头螺孔(11)两侧的定位螺孔(12),两个所述沉头螺孔(11)之间贯通有两个去应力孔(13),两个所述去应力孔(13)之间通过去应力槽(14)连通,所述去应力槽(14)的两端与相邻的去应力孔(13)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包括主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中部设置有两个沉头螺孔(11),所述主板(1)沿自身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数个位于沉头螺孔(11)两侧的定位螺孔(12),两个所述沉头螺孔(11)之间贯通有两个去应力孔(13),两个所述去应力孔(13)之间通过去应力槽(14)连通,所述去应力槽(14)的两端与相邻的去应力孔(13)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槽(14)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分别设置为向另一侧壁靠拢的凸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槽(14)中点处的槽宽在0.1-0.5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应力金属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应力孔(13)的直径在3.4-3.6mm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俊栋王亚坤叶树严忠良谈进严迪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