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带钩锁定接骨板,用于治疗包括胫骨平台后外侧角骨折及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技术介绍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占所有胫骨平台骨折的8%-15%。随着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胫骨平台后外侧解剖研究的不断深人,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日益受到骨科医生们的关注。由于胫骨平台外侧皮质较内侧薄,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并不少见,其受伤机制国内外文献报道基一致,即膝关节屈曲时受到轴向暴力作用造成胫骨平台后髁在冠状面上的损伤,根据Barei等统计约74%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涉及后外侧髁。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为关节内骨折,且骨折块多有明显移位,治疗目的在于恢复关节面平整、牢固固定,力求早期功能锻炼。由于受到后外侧腓骨头的遮挡,膝关节后侧又有重要血管、神经等结构走行,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块的复位与固定存在诸多困难,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难点之一。膝关节后外侧解剖结构复杂,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手术入路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手术入路选择直接影响手术中骨折部位的显露,进而影响骨折复位、植骨和内固定。目前对胫骨平台后外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带钩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胫骨前外侧配合的干体主板,与胫骨平台前外侧配合以起支撑作用的颈体主板,横跨于腓骨头上方的与胫骨平台外侧配合的头部主板、以及包绕于胫骨平台后外侧角的弧形钩翼板;所述的干体主板、颈体主板、头部主板及弧形钩翼板为一体式连接的金属板;干体主板与颈体主板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40°,干体主板与颈体主板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5°;所述的干体主板、颈体主板、头部主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螺钉孔、光滑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带钩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胫骨前外侧配合的干体主板,与胫骨平台前外侧配合以起支撑作用的颈体主板,横跨于腓骨头上方的与胫骨平台外侧配合的头部主板、以及包绕于胫骨平台后外侧角的弧形钩翼板;所述的干体主板、颈体主板、头部主板及弧形钩翼板为一体式连接的金属板;干体主板与颈体主板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0°~40°,干体主板与颈体主板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45°;所述的干体主板、颈体主板、头部主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螺钉孔、光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带钩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主板上开设有3-4枚锁定螺钉孔a,各个锁定螺钉孔a的轴向朝向不同的方向;所述头部主板上还开设有1-4个光滑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带钩锁定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干体主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树华,叶方,黄淑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