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核酸化学
,特别涉及一种水稻遗传工程不育系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是是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的主食,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和作为工业原料,人类对水稻的需求很大。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表明,杂交水稻一般可比常规稻增产20%以上,因此杂交水稻彰显着巨大的增产潜力。杂交水稻的发展依赖于杂交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大规模被种植。第一代杂交水稻是以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第二代杂交水稻是以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育种技术对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也存在问题。三系法中可利用的具有优良形状的父母本有限,配组不自由,野败保持系频率较低。生产上现有的不育系间遗传差异小,杂交种育性稳定性不够,抵御逆境能力较差。而“两系法”中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受外界温度控制,易导致光温敏不育系自交结实,制种失败。因此开发新一代不育系对杂交水稻的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MIL1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水稻MIL1基因表达盒的获得;B、mCherry基因表达盒的获得;C、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D、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水稻MIL1基因表达盒的获得;B、mCherry基因表达盒的获得;C、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子Pg47的扩增;D、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扩增;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包括:第一步,将完整的水稻MIL1基因连接到pCAMBIA1390载体上;第二步,将mCherry基因表达元件引入第一步中已经引入MIL1基因的pCAMBIA1390载体上;第三步,将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Pg47连入到已经连有水稻MIL1基因和mCherry基因表达元件的pCAMBIA1390双元载体上;第四步,将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连接到前三步已经连接上水稻MIL1基因、mCherry基因表达元件和小麦花粉特异性启动Pg47的复合载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各基因表达元件的连接,进一步包括:第一步,利用上下游引物中引入的SmaI和AceI酶切位点和pCAMBIA1390双元载体上SmaI和AceI酶切位点,将MIL1基因连接到pCAMBIA1390载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MIL1基因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栋,刘佳音,米铁柱,万吉丽,徐春莹,葛序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袁策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