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98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所述多通换向阀包括壳体和壳体腔,且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隔板、以将壳体腔分隔成壳体上腔和壳体下腔;所述多通换向阀的位于壳体上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所述多通换向阀的位于壳体下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解决流路阀多、控制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水源/地源热泵机组以源水(来源包括地下水、江河水、冷却塔水以及采用地埋管方式冷却水)为主要能源,将源水的低品位能源变为满足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高品位能源。大型螺杆式水源/地源热泵机组是大型建筑的主要空调机组,其与小型热泵机组可通过四通阀切换来实现制冷制热模式变换不同,其普遍采用外管路切换方式进行制冷、制热模式的转换。常见的大型螺杆式水源/地源热泵机组如图1所示,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机构、源水、负载水和水阀1~8。夏天制冷时将水阀1~4打开,将水阀5~8关闭;冬天制热时水阀1~4关闭,将水阀5~8打开。由此可见,系统需要大量水阀,造成系统复杂且造价高。基于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新风空调系统,可以实现温度和湿度独立处理,无需冷凝除湿过程,较高蒸发温度有助于提高系统能效,且制热季节可以实现无水加湿功能。为了实现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材料的吸湿与解吸,同一个除湿换热器需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之间切换;为了保证送风的连续性,新风流路和回风流路也需在两个除湿换热器间进行切换。新风在进入除湿换热器前和流出除湿换热器进入送风口之间,各有两个流路,即新风共有4个流路;同样的,回风也需要4个流路。由此可见,基于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新风空调系统风道一共有8个流路,通过这8个流路的通/断组合,实现新风和回风在不同除湿换热器间的切换。为了实现上述流路通/断组合,现有技术是使用8个风阀进行组合切换控制。由此可见,这类系统需要大量风阀,同样造成系统复杂且造价高的问题。多个水阀或多个风阀组合控制,会导致控制复杂,系统故障率增大,可靠性降低。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大型螺杆式水源/地源热泵机组存在源水和负载水流路水阀多、控制复杂问题,以及基于翅片涂层式固体吸附除湿换热器的新风空调系统存在新风和回风流路风阀多,控制复杂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热泵机组存在流路中控制阀门较多、控制复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多通换向阀和热泵机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通换向阀,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壳体腔,且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壳体腔分隔成壳体上腔和壳体下腔;所述多通换向阀的位于壳体上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所述多通换向阀的位于壳体下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优选地,所述多通换向阀还包括阀片,所述阀片具有带驱动电机的旋转中心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隔板相交以将所述壳体腔分隔成四个腔,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腔中的两个腔和位于所述壳体下腔中的两个腔。优选地,所述阀片与所述隔板相垂直地设置,且所述阀片具有旋转中心轴、使得所述阀片能够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进行旋转,以将所述多通换向阀上的其中一个连通口与另外的连通口之间进行切换连通。优选地,所述多通换向阀还包括电磁铁A和电磁铁B,所述隔板的四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电磁铁A和所述电磁铁B卡设的卡槽,所述电磁铁A和所述电磁铁B用于吸附所述阀片。优选地,多个所述连通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上方且能与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第一上进口和第一上出口,多个所述连通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上方且能与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第二上进口和第二上出口;多个所述连通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下方且能与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第一下进口和第一下出口,多个所述连通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下方且能与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第二下进口和第二下出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泵机组,其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上串联地设置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装置;还包括能与冷凝器进行热交换的第一载冷管路、和能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的第二载冷管路;还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多通换向阀,且所述多通换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冷管路和所述第二载冷管路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能够与所述第一载冷管路的多个端一一对应连通、与所述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能够与所述第二载冷管路的多个端一一对应连通、并且多个端之间能实现切换连通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载冷源,所述第一载冷源能通过所述第一载冷管路与所述冷凝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载冷管路包括与所述冷凝器相连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与所述第一载冷源相连的第五端和第六端;还包括第二载冷源,所述第二载冷源能通过所述第二载冷管路与所述蒸发器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载冷管路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相连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以及与所述第二载冷源相连的第七端和第八端;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三端、所述第四端、所述第五端、所述第六端、所述第七端、所述第八端均能分别连通到所述多通换向阀的每个连通口中,并能实现每个端均能与另外至少一个端连通、并且多个端之间能实现切换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载冷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冷凝器相连的冷凝进口载冷管路和冷凝出口载冷管路,所述冷凝进口载冷管路与所述冷凝出口载冷管路相连接于所述冷凝器内部、以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且所述冷凝进口载冷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冷凝出口载冷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载冷管路包括分别与所述蒸发器相连的蒸发进口载冷管路和蒸发出口载冷管路,所述蒸发进口载冷管路与所述蒸发出口载冷管路相连接于所述蒸发器内部、以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且所述蒸发进口载冷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三端,所述蒸发出口载冷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四端。优选地,所述第一载冷管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载冷源相连的第一载冷出口管路和第一载冷进口管路,所述第一载冷出口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五端,所述第一载冷进口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第六端;和/或,所述第二载冷管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载冷源相连的第二载冷出口管路和第二载冷进口管路,所述第二载冷出口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七端,所述第二载冷进口管路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八端。优选地,当所述多通换向阀的多个所述连通口包括第一上进口和第一上出口、第二上进口和第二上出口、第一下进口和第一下出口、第二下进口和第二下出口时:所述第一上进口与所述第五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出口与所述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进口与所述第七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出口与所述第三端相连;所述第一下进口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下出口与所述第六端相连;所述第二下进口与所述第四端相连,所述第二下出口与所述第八端相连。优选地,所述热泵机组为水源或地源热泵机组,且所述第一载冷源为源水,所述第二载冷源为负载水,且所述多通换向阀上的所述第一上进口为第一上进水口,所述第一上出口为第一上出水口,所述第二上进口为第二上进水口,所述第二上出口为第二上出水口;所述多通换向阀上的所述第一下进口为第一下进水口,所述第一下出口为第一下出水口,所述第二下进口为第二下进水口,所述第二下出口为第二下出水口。优选地,当室内制冷时,所述阀片旋转至第一状态位置,所述第一上进水口与所述源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壳体腔,且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隔板(91)、以将所述壳体腔分隔成壳体上腔和壳体下腔;所述多通换向阀(9)的位于壳体上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所述多通换向阀(9)的位于壳体下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壳体腔,且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隔板(91)、以将所述壳体腔分隔成壳体上腔和壳体下腔;所述多通换向阀(9)的位于壳体上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所述多通换向阀(9)的位于壳体下腔上具有与所述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换向阀(9)还包括阀片(92),所述阀片(92)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隔板(91)相交以将所述壳体腔分隔成四个腔,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上腔中的两个腔和位于所述壳体下腔中的两个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92)与所述隔板(91)相垂直地设置,且所述阀片(92)具有带驱动电机的旋转中心轴(920)、使得所述阀片(92)能够围绕所述旋转中心轴进行旋转,以将所述多通换向阀上的其中一个连通口与另外的连通口之间进行切换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换向阀(9)还包括电磁铁A(93)和电磁铁B(94),所述隔板(91)的四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电磁铁A(93)和所述电磁铁B(94)卡设的卡槽,所述电磁铁A(93)和所述电磁铁B(94)用于吸附所述阀片(92),提高腔体的密封性。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通口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上方且能与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第一上进口(101)和第一上出口(102),多个所述连通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上方且能与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第二上进口(103)和第二上出口(104);多个所述连通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下方且能与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第一下进口(105)和第一下出口(106),多个所述连通口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隔板下方且能与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第二下进口(107)和第二下出口(108)。6.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在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上串联地设置有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和节流装置(4);还包括能与冷凝器(2)进行热交换的第一载冷管路(6)、和能与蒸发器(2)进行热交换的第二载冷管路(8);还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通换向阀(9),且所述多通换向阀(9)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冷管路(6)和所述第二载冷管路(8)之间,且与所述壳体上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能够与所述第一载冷管路(6)的多个端一一对应连通、与所述壳体下腔内部连通的多个连通口能够与所述第二载冷管路(8)的多个端一一对应连通、并且多个端之间能实现切换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换向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载冷源(5),所述第一载冷源(5)能通过所述第一载冷管路(6)与所述冷凝器(2)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载冷管路(6)包括与所述冷凝器(2)相连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以及与所述第一载冷源(5)相连的第五端(15)和第六端(16);还包括第二载冷源(7),所述第二载冷源(7)能通过所述第二载冷管路(8)与所述蒸发器(3)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载冷管路(8)包括与所述蒸发器(3)相连的第三端(13)和第四端(14)、以及与所述第二载冷源(7)相连的第七端(17)和第八端(18);所述第一端(11)、所述第二端(12)、所述第三端(13)、所述第四端(14)、所述第五端(15)、所述第六端(16)、所述第七端(17)、所述第八端(18)均能分别连通到所述多通阀(9)的每个连通口中,并能实现每个端均能与另外至少一个端连通、并且多个端之间能实现切换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冷管路(6)包括分别与所述冷凝器(2)相连的冷凝进口载冷管路(61)和冷凝出口载冷管路(62),所述冷凝进口载冷管路(61)与所述冷凝出口载冷管路(62)相连接于所述冷凝器(2)内部、以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且所述冷凝进口载冷管路(61)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11),所述冷凝出口载冷管路(62)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12);和/或,所述第二载冷管路(8)包括分别与所述蒸发器(3)相连的蒸发进口载冷管路(81)和蒸发出口载冷管路(82),所述蒸发进口载冷管路(81)与所述蒸发出口载冷管路(82)相连接于所述蒸发器(3)内部、以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进行热交换;且所述蒸发进口载冷管路(81)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三端(13),所述蒸发出口载冷管路(82)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四端(14)。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冷管路(6)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载冷源(5)相连的第一载冷出口管路(63)和第一载冷进口管路(64),所述第一载冷出口管路(63)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五端(15),所述第一载冷进口管路(64)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第六端(16);和/或,所述第二载冷管路(8)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二载冷源(7)相连的第二载冷出口管路(83)和第二载冷进口管路(84),所述第二载冷出口管路(83)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七端(17),所述第二载冷进口管路(84)的与所述多通换向阀(9)相连接的一端为所述第八端(18)。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通换向阀(9)的多个所述连通口包括第一上进口(101)和第一上出口(102)、第二上进口(103)和第二上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柏良邓李娇李欣叶强蔚陈远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