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井压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0787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井压裂方法,包括采用不同黏度的压裂液、酸液和液体载体等液体多级注入的方法实现压裂改造体积的最大化。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不使用或少用支撑剂,而是通过分级注入的压裂液和酸液的物理及化学综合作用,在裂缝中形成岩石自支撑效应,并实现复杂裂缝在主裂缝范围内的全覆盖及有效连通,从而明显增加压裂裂缝的导流能力,提高压裂施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井压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气井压裂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尤其适用于页岩油气井的压裂方法,属于石油开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主要采用低黏度滑溜水和中高黏度胶液的混合压裂方法。首先利用滑溜水造缝,沟通和延伸众多的微裂缝系统,同时携带70-140目小粒径支撑剂和/或40-70目支撑剂,然后利用中高黏度的胶液造主缝,并携带40-70目和30-50目大粒径支撑剂。这种压裂技术在现场应用已获得较大的成功,并在涪陵、长宁和威远等地区实现了页岩气的商业性开发。但是,上述压裂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经过压裂后,只在近井裂缝带形成了复杂裂缝系统,远井地带裂缝的复杂程度偏低,裂缝的改造体积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压裂施工的综合砂液比一般在5%以下,在深层页岩气压裂时更低,一般在3%左右。因此,不管是主缝还是支缝,或是与支缝连通的微缝,导流能力都相对不足,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有效闭合压力不断加大,裂缝导流能力递减较快,由此导致裂缝失效的可能性增大,压裂的有效周期缩短,尤其是在深层高闭合压力时更是如此。因此,需要研究并提出一种新的体积压裂技术,以提高储层改造体积,避免裂缝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井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地层参数;2)基于步骤1)所测定的地层参数,确定射孔位置,并选择压裂施工参数;3)实施射孔作业,并对目标地层进行预处理;4)向目标地层注入第一压裂液,任选地,在注入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压裂液中加入支撑剂;5)向地层注入第二压裂液,其中,所述第二压裂液的黏度大于所述第一压裂液的黏度;任选地,6)向地层先后注入所述第一压裂液和所述第二压裂液,7)向地层先后注入所述第一压裂液和第三压裂液,其中,所述第三压裂液的黏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压裂液的黏度;8)向地层注入酸液;和9)破胶反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井压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地层参数;2)基于步骤1)所测定的地层参数,确定射孔位置,并选择压裂施工参数;3)实施射孔作业,并对目标地层进行预处理;4)向目标地层注入第一压裂液,任选地,在注入过程中,在所述第一压裂液中加入支撑剂;5)向地层注入第二压裂液,其中,所述第二压裂液的黏度大于所述第一压裂液的黏度;任选地,6)向地层先后注入所述第一压裂液和所述第二压裂液,7)向地层先后注入所述第一压裂液和第三压裂液,其中,所述第三压裂液的黏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压裂液的黏度;8)向地层注入酸液;和9)破胶反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所述酸液被包裹在胶囊中,所述胶囊被液体载体携带输送至地层中;优选地,所述液体载体的黏度在0.5mPa.s~4mPa.s。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对目标地层的岩心的溶蚀率在25%以上,优选30-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包括先后注入的第一酸液和第二酸液,所述第一酸液被第一液体载体携带输送,所述第二酸液被第二液体载体携带输送,其中,所述第一酸液与所述第二酸液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二酸液优选为土酸,所述第一酸液优选为盐酸;所述第二液体载体的黏度大于所述第一液体载体的黏度;优选地,所述第二酸液的注入排量大于第一酸液的注入排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酸液的注入排量为压裂过程中的最大排量的65-75%,第二酸液的注入排量为压裂过程中的最大排量;优选地,第一酸液的用量为第二酸液的30-40体积%。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廷学贾长贵肖博李双明卞晓冰王海涛苏瑗卫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