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匣钵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40‑60份、二氧化硅10‑20份、氧化镁5‑15份、氧化铝5‑10份、竹炭粉10‑20份、明矾4‑8份、偏硅酸钠0.5‑1份、滑石粉6‑12份、葡萄藤粉3‑7份、蜡乳液2‑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工艺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的配比,使得制备的匣钵的热膨胀系数变小,其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经久耐用,增加了匣钵的循环使用次数,延长了匣钵的使用寿命,降低了陶瓷基体的烧结成本,具有强度高、耐热性好、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匣钵是窑具之一,在烧制陶瓷器过程中,为防止气体及有害物质对坯体、釉面的破坏及污损,将陶瓷器和坯体放置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中焙烧,这种容器即称匣钵,亦称匣子,使用匣钵烧制陶瓷器,不仅可提高装烧量、制品不致粘结、提高成品率,而且匣钵还具有一定的导热性和热稳定性,可保证陶瓷质量,匣钵的形状,依器物形状而异,在现代的陶瓷生产中发挥在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陶瓷生产用匣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火苗不能够起到导流和分散的作用,容易发生局部过热的现象,降低了陶瓷的烧制质量。目前普遍采用的都是刚玉-莫来石匣钵,但是由于原料的选择问题,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较低且稳定性差,开裂变形,高温抗折强度不够,同时出现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陶瓷生产用匣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火苗不能够起到导流和分散的作用,容易发生局部过热的现象,降低了陶瓷的烧制质量,同时匣钵本身使用寿命较低且稳定性差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40-60份、二氧化硅10-20份、氧化镁5-15份、氧化铝5-10份、竹炭粉10-20份、明矾4-8份、偏硅酸钠0.5-1份、滑石粉6-12份、葡萄藤粉3-7份、蜡乳液2-5份。优选的,所述的匣钵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50份、二氧化硅12份、氧化镁10份、氧化铝8份、竹炭粉15份、明矾6份、偏硅酸钠0.8份、滑石粉10份、葡萄藤粉5份、蜡乳液3份。优选的,所述莫来石的粉末颗粒大小为2-3mm。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包括如下步骤:(1)将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按混合料总质量的10%重量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泥浆;(2)成型:利用滚压成型机将步骤(1)得到的泥浆制成各种尺寸规程的匣钵坯;(3)烧成:将步骤(2)得到的匣钵坯烧成温度1310度,烧成周期26小时,得到匣钵半成品;(4)将步骤(3)得到的匣钵半成品进行抛光、打磨,得到匣钵成品。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竹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其分子细密多孔,质地坚硬,可以有效增加匣钵原料之间吸附性和牵延性,增加匣钵原料的附着力度,有效防止匣钵在烧制过程中出现裂纹,耐磨性增强;再者竹炭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而且本身含有多酚类物质,可把吸附后的有害气体氧化、分解,净化室内空气。竹炭粉与滑石粉、葡萄藤粉、蜡乳液等相互配合使用显著降低了匣钵结构松散的问题,使匣钵内部气孔分布均匀,使其经久耐用,避免烧成的产品机械强度低。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工艺过程无毒无污染,原料成本低,微观组织晶粒细小,气孔分布均匀产品的耐压强度高,通过加入竹炭粉、明矾、偏硅酸钠、滑石粉、葡萄藤粉、蜡乳液与其他莫来石等成分相互作用,制得的匣钵具有耐低温抗紫外线性能好,强度高,耐热性好等优点,经久耐用。利用本专利技术匣钵制得的陶瓷产品质量高,极大的陶瓷的使用寿命,促进了陶瓷的发展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50份、二氧化硅12份、氧化镁10份、氧化铝8份、竹炭粉15份、明矾6份、偏硅酸钠0.8份、滑石粉10份、葡萄藤粉5份、蜡乳液3份。该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按混合料总质量的10%重量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泥浆;(2)成型:利用滚压成型机将步骤(1)得到的泥浆制成各种尺寸规程的匣钵坯;(3)烧成:将步骤(2)得到的匣钵坯烧成温度1310度,烧成周期26小时,得到匣钵半成品;(4)将步骤(3)得到的匣钵半成品进行抛光、打磨,得到匣钵成品。实施例2: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40份、二氧化硅10份、氧化镁5份、氧化铝5份、竹炭粉10份、明矾4份、偏硅酸钠0.5份、滑石粉6份、葡萄藤粉3份、蜡乳液2份。该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按混合料总质量的10%重量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泥浆;(2)成型:利用滚压成型机将步骤(1)得到的泥浆制成各种尺寸规程的匣钵坯;(3)烧成:将步骤(2)得到的匣钵坯烧成温度1310度,烧成周期26小时,得到匣钵半成品;(4)将步骤(3)得到的匣钵半成品进行抛光、打磨,得到匣钵成品。实施例3: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60份、二氧化硅20份、氧化镁15份、氧化铝10份、竹炭粉20份、明矾8份、偏硅酸钠1份、滑石粉12份、葡萄藤粉7份、蜡乳液5份。该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各原料组分按比例混合,按混合料总质量的10%重量加水,搅拌均匀,得到泥浆;(2)成型:利用滚压成型机将步骤(1)得到的泥浆制成各种尺寸规程的匣钵坯;(3)烧成:将步骤(2)得到的匣钵坯烧成温度1310度,烧成周期26小时,得到匣钵半成品;(4)将步骤(3)得到的匣钵半成品进行抛光、打磨,得到匣钵成品。对比例1: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是不含有竹炭粉、葡萄藤粉。通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测试,由表1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匣钵性能优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40‑60份、二氧化硅10‑20份、氧化镁5‑15份、氧化铝5‑10份、竹炭粉10‑20份、明矾4‑8份、偏硅酸钠0.5‑1份、滑石粉6‑12份、葡萄藤粉3‑7份、蜡乳液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40-60份、二氧化硅10-20份、氧化镁5-15份、氧化铝5-10份、竹炭粉10-20份、明矾4-8份、偏硅酸钠0.5-1份、滑石粉6-12份、葡萄藤粉3-7份、蜡乳液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用陶瓷生产用匣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匣钵包含有以下质量份组分:莫来石50份、二氧化硅12份、氧化镁10份、氧化铝8份、竹炭粉15份、明矾6份、偏硅酸钠0.8份、滑石粉10份、葡萄藤粉5份、蜡乳液3份。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灿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