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全悬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工程
,尤指一种智能安全悬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主要地面采油工具为抽油机,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井液含水、含蜡、井液粘度逐年增加,导致驴头上下冲程的悬点载荷差愈来愈大,差值愈大导致整个杆柱系统的冲击震动愈大。井液含水逐年增加,导致杆管偏磨情况愈发严重,引起光杆处附加弯矩,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在此处造成光杆断裂,导致严重的安全环保事故。光杆断裂后容易引起如下严重后果:十几吨的杆柱撞击防喷盒造成漏油,需要作业;抽油机驴头上冲程时无负载,容易造成电机烧损及各种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抽油机光杆断裂后会产生严重安全事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悬绳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缓冲箱、悬绳器本体、智能模块、耐油橡胶、方卡、挡板、光杆及至少一备卡;所述缓冲箱内部底端设置一第一凹槽;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悬绳器本体上,所述方卡设置于所述挡板上,所述缓冲箱设置在所述悬绳器本体底部;所述耐油橡胶设置于所述缓冲箱的第一凹槽中;所述光杆垂直贯穿所述方卡、挡板、悬绳器本体、缓冲箱、备卡与耐油橡胶,所述光杆与所述方卡及备卡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安全悬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缓冲箱、悬绳器本体、智能模块、耐油橡胶、方卡、挡板、光杆及至少一备卡;所述缓冲箱内部底端设置一第一凹槽;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悬绳器本体上,所述方卡设置于所述挡板上,所述缓冲箱设置在所述悬绳器本体底部;所述耐油橡胶设置于所述缓冲箱的第一凹槽中;所述光杆垂直贯穿所述方卡、挡板、悬绳器本体、缓冲箱、备卡与耐油橡胶,所述光杆与所述方卡及备卡固定连接;所述备卡设置于所述缓冲箱内部,且所述备卡底面与所述耐油橡胶相距一碰撞高度;所述智能模块设置于所述缓冲箱内部,所述智能模块包括碰撞开关与信号发送控制板,所述碰撞开关与所述信号发送控制板电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全悬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缓冲箱、悬绳器本体、智能模块、耐油橡胶、方卡、挡板、光杆及至少一备卡;所述缓冲箱内部底端设置一第一凹槽;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悬绳器本体上,所述方卡设置于所述挡板上,所述缓冲箱设置在所述悬绳器本体底部;所述耐油橡胶设置于所述缓冲箱的第一凹槽中;所述光杆垂直贯穿所述方卡、挡板、悬绳器本体、缓冲箱、备卡与耐油橡胶,所述光杆与所述方卡及备卡固定连接;所述备卡设置于所述缓冲箱内部,且所述备卡底面与所述耐油橡胶相距一碰撞高度;所述智能模块设置于所述缓冲箱内部,所述智能模块包括碰撞开关与信号发送控制板,所述碰撞开关与所述信号发送控制板电连接,当所述备卡碰撞所述碰撞开关时,所述碰撞开关闭合,所述信号发送控制板用于当所述碰撞开关闭合时向控制柜发送碰撞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开关包括壳体、弹簧、第一碰撞电极与第二碰撞电极;所述耐油橡胶设有一凹槽;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耐油橡胶的凹槽中;所述弹簧竖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接触;所述第一碰撞电极通过所述壳体顶端的开口插入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碰撞电极的底端位于所述弹簧的顶部;所述第二碰撞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剪树旭,高峰,塔耀晶,杜晓雪,杨淑英,何川,吴清东,张国龙,王铁强,徐静,贾真,孙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