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
技术介绍
随着当前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建筑垃圾与日俱增,以及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现象日趋严重,此现象已成为当今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海绵城市”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最优方案,而透水混凝土作为其最重要的建设组成材料。目前,存在建筑垃圾影响生态环境以及透水混凝土使用过程中易堵塞,达不到透水防涝的问题。目前提高透水混凝土使用寿命的途径主要通过表面活性剂降低有机物等对基体的粘附,以及牺牲透水混凝土强度提高其孔隙率为代价的方法实现;并且利用再生骨料制备防堵塞透水混凝土不仅能合理消耗建筑垃圾,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解决城市“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集成再生骨料改性技术、光催化与超疏水自清洁技术并结合路面设计的思路方案,消耗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具有防堵塞能力的透水混凝土,最终实现节能环保,提高透水混凝土使用寿命,提高其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为采用不同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采用不同单粒级预处理的再生骨料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层叠加而成的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中,预处理的再生骨料为采用水玻璃与氟硅酸钠的溶液对再生骨料浸泡进行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为采用不同单粒级预处理的再生骨料制备的透水混凝土层叠加而成的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中,预处理的再生骨料为采用水玻璃与氟硅酸钠的溶液对再生骨料浸泡进行预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由基层到面层按再生骨料粒级由大到小的顺利进行叠加,由基层到面层每一层透水混凝土层的厚度分别为120~200mm、60~120mm、30~50mm、10~3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透水混凝土再生骨料的粒径为2.36mm~4.75mm、4.75mm~9.5mm、9.5mm~16mm、16mm~19mm、19mm~26.5mm、26.5mm~31.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玻璃与氟硅酸钠的质量比为1:0.05~1:0.1,浸泡时间为8~12h。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防堵塞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玻璃模数为1.5~2.2,水玻璃波美度为15~25,氟硅酸钠AR99%。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聪,王军,陈景,卢佳林,甘戈金,曾超,王福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